1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网络构建 83 10 m/s自然光源:恒星、太阳光源人造光源:烛焰、发光的电灯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等光速:真空中“三线共面”内容“法线居中”反射定律“两角相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光的反射 种类漫反射成像特点平面镜应用凹面镜球面镜光现象凸面镜发生的条件当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的折射 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折射现象:池水变浅、海市蜃楼、铅笔错位等定义色散光的色散可见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热作用强,利用红外线加热红外线穿透能力强,利用红外线探测看不见的光D化学作用强,可使照相底片感光紫外线 生理作用强,促进人体维生素 的合成,可用于杀菌、消毒荧光效应,用于防伪等 高频考点透析 序号 考点 考频 1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 光的反射定律 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 光的折射规律 5 光的色散现象 6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2 第一讲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光源 概念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等 按形成原因分 人造光源 如: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等 点光源 如:电灯、蜡烛等 分类 按光束形状分 平行光源 如:激光笔、太阳等 说明 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明情况。
如月亮靠反射太阳的光、自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银幕是靠反射射向它们的光,它们本身不能发光,因此不是光源 知能解读:(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在有雾的天气组,可以看到从汽车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在电影院中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由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光 是沿自线传播的拓展: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弯曲例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就是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曲的缘故,如图所示因此应该说,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经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箭头的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如图所示应注意的是,光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而是在研究光的行进过程中对细窄光束的抽象它是人们研究光现象的一种方法,即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知能解读:(三)影的形成 1影的形成原因:光在一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城所形的跟物体相似的黑暗区域称为“影”。
它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产生的,手影游戏是很好的例证如图所示2实例:自然界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日食和月食的产生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光束光线3 释如图所示为日食形成的原因当地球转到月球的影子里时,处在区和区的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日偏食;处在区的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日全食;处在区的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日环食知能解读:(四)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原理: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实验:暗室里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放一个带小孔的屏,调节小孔的大小,使孔足够小,在光屏上得到光源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知能解读:(五)光速 光速与介质种类的关系: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 c 表示,其值为83 10 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可以视为83 10 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点拨: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因此打雷下雨时,虽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知能解读:(六)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所有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2实例: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倒影等3基本概念 一点 光的入射点,用一字母“O”表示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i 两角 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r 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的光线,如图中的 AO 法线 经过入射点 O 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它是一条辅助线,通常用虚线表示,如上图中的 ON 三线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 的光线,如图中的 OB 注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有方向,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如 AO、月日a riONBA4 OB 等4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方法:光的反射定律描述了“三线”“两角”的关系,可缩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三线位置关系),两角相等(两角量值关系)”5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图甲所示,AO 为入射光线,OB 为反射光线,如果光线从 BO 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从 OA 的方向反射出去,如图乙所示,即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知能解读:(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光滑反射面上将沿同一方向平行地反射出去,像这种反射称为镜面反射在镜面反射中,反射光线向着同一方向,其他方向上没有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2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上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像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漫反射中,即使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如图乙所示)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能解读:(八)平而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光源 S 在镜后的像 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 S是 S 的虚像如果把光屏放在 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光屏上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对称、虚像”,可以解释为:“大小相等,线面垂直,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像为虚像”1)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2)线面垂直:像和物体的对应点连线跟镜面垂直。
3)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左右相反:像和物体的左右是相反的5)像为虚像: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用光屏去承接,且在镜后用障碍物遮挡不住虚像3平面镜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如制作潜望镜,在挖井、掘山洞时,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作业区照明;(2)利用平而镜成像,如制作各种镜子,商场和家庭装饰时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强宽敞明亮的空间效果;(3)利用平而镜反射光可以使微小的形变放大,以便观测知能解读:(九)三种面镜的比较 ABNOONBA5 平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反射面 平面 凸面 凹面 示意图 对平行光的反射特点(1)既不会聚也不发散(2)光路可逆(3)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有发散作用(2)F 为虚焦点(3)光路可逆(4)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有会聚作用(2)F 为实焦点(3)光路可逆(4)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应用 式衣镜 汽车观后镜 太阳灶 解题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一)根据反射定律作图的方法(1)根据入射光线作反射光线:先作法线确定入射角,再依据入射角的大小作出反射角和反射光线2)根据反射光线作入射光线:先作法线确定反射角,再依据反射角的大小作出入射角和入射光线。
3)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先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并以此为法线,再过角的顶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警示:作图时,法线用虚线,光线的箭头标在表示光线线段的中间方法技巧:(二)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的方法 方法: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简记为:对称、虚像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3)确定光路;(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具体方法:先借助数学中轴对称图形的画法,画出物体上各对应点的虚像,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用虚线连接虚像跨越思维误区 思维误区:误认为像的大小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有关;误认为要更清楚地看清像,应照亮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我们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射出的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如图)物体离人越近视角越大,人感到物体越大;反之,人感到物体越小同样的道理,我们在镜中看到自己离镜子越远像“越小”,也是受视角的影响其实,像与自己的大小是相等的,即像的大小是不变的若要更清楚地看清像,即增加通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则应增加物体的亮度,从而有更强的入射光线通过反射进入眼睛。
物理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一)理想模型法 为了更形象、简单地描述和研究光现象及规律,物理学采用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用光线来6 表示光的传播路线,而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只是在研究光的行进过程中对细窄光束的抽象,是物理学家建立的物理模型思想方法:(二)对称法作图 作图法就是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灵活运用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通过作图求解未知量的方法因此必须注意作图的规范性,掌握光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实像、虚像等画法的规定,逐步学会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利用对称法作图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光路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3)确定光路;(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在作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称法作图的核心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讲涉及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综合作图,有光的反射中“二角”和“三线”的关系及作图、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图反射光路图 已知入射光线 画反射光线 已知反射光线 画入射光线 已知入射光线和反 射光线画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图 成像原理图 中考考点链接 考点链接:(一)中考考点解读 本讲的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作图。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和探究题等考点链接:(二)中考典题剖析 1光现象的辨别 2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 3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 4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 第二讲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点拨:折射的产生是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里时,在分界面处发生的因为光是在两种物质里传播的,所以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发生折射时,同时也一定发生反射如图所示2光的折射规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甲所示2)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SS7 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乙所示点拨: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法线既是界面的垂线,又是在作图时画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的参照标准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图甲、丙所示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例,叙述时应先说折射角后说入射角。
3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往脸盆中倒水,看到盆底深度变浅;潜入水中的人看岸边的人变高;从厚玻璃砖后看到钢笔“错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