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首形义辨析与识字教学建议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55KB
约4页
文档ID:229239649
部首形义辨析与识字教学建议_第1页
1/4

部首形义辨析与识字教学建议 庄晓珊对识字教学,我们提倡“科学识字”汉字中约90%是合体字,部首是合体字中有明显意义的构字部件对部首形义进行科学辨析,能给学生传递汉字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汉字的科学方法,发挥部首“举一形而统众形”作用当前,部分教师对部首的意义知之不多,造成识字教学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对部首的形义进行科学辨析并提出教学实践建议一、部首“冫、氵、灬”形义辨析形 状 名 称 例 字 含 义冫 两点水 冰、冷、凛 寒冷、凝结氵 三点水 汗、泳、液 水流、液体灬 四点底 热、照、焦 火、光、热三个部首形状相似且名称相仿,很容易混为一体我们可以用溯源分析法,通过展示部首的古文字形,了解其音形义关系,实现科学辨析冫,金文 像冰面隆起的形状或冰裂纹形,是“冰”的初文,作意符时所从字大都与寒冷、凝结等义有关氵,金文 像水流动形,一长画是弯曲的水脉,几个长点是流水,作意符时所从字大都与水流、液体等义有关,如“汗、泳、汤”灬,金文 像火焰升腾的形状,左右两点表示火星,作意符时所从字大都与火、光、热等义有关,如“照、焦、煎”分清了部首形义,教学中可及时渗透,实现科学识字如《称象》中出现生字“照”,如何引导学生识记它?有老师自以为聪明,自创识记法“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下四点血。

虽然帮助学生记住字形,但这是不科学的识字方法学生误以为“灬”就是指液体,以后学习“煎、熬、煮”就会很茫然汉字是音形义和谐统一体,怎样教呢?可采用溯源分析法,出示金文 ,跟学生讲解:这是“照”的古文字,其中“日”表示日光,“火”表示火光,“召”与“照”读音相近,“照”的意思是光明照耀后来其中的“火”演变成“灬”,称“四点底”所以含有“灬”的字大都与火、光、热等义有关再让学生联系所认识的“热、煮”加以体会以后学习“焦、煎、熬、熏”时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迎难而解二、部首“亻、彳”形义辨析形 状 名 称 例 字 含 义亻 单人旁 侵、化、休 人或人的动作、性质彳 双人旁 徐、行、德 行走、道路、行为如果你认为 “亻”表示一个人,那么“彳”就表示两个人,那就错误了亻”所从字大部分与人或人的动作、性质等义有关那“彳”呢?请看“彳”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原来甲骨文 是十字路口形,即“行”字小篆 是“行”的省写,表示道路或行走在路上现在写成“彳”,如“彳亍”(ch ch)就是小步慢走或走走停停因此“彳”作意符时所从字大都与行走、道路、行为等义有关,如“徜徉、徘徊”三、部首“卩、阝(左耳旁)、阝(右耳旁)”形义辨析形 状 名 称 例 字 含 义卩 单耳刀 即、印、卸 人或人的腿部动作阝 左耳旁 陆、阴、阳 山、阶梯阝 右耳旁 邦、郊、郡 地域、地名、城郭、古代诸侯的封国卩,甲骨文 是象形字,人屈膝跪坐之形,本义是屈膝跪坐之人,例字“印、即、卸”等。

以下是前两个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从中可看出“ ”是会意字,古文字表示用手强按使人跪下,本义是按、抑,引申为印章、痕迹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即”甲骨文是会意兼形声字,一个人跪坐在盛食物的高足容器前,表示人在就餐引申为接近,靠近,如“即将”阝(左耳旁),在合体字中居字左边甲骨文 是象形字,像土山高坡边上挖的台阶隶书 脱离原来的象形,作偏旁写作“阝”,称“左阜”,本義是土山作意符时所从字大都与山、阶梯等义有关例字“阴、阳、阡、陵”如“阳”(甲骨文 )表示山冈向日的部分,本义是山南面、水北面贵阳”本义是贵山之南,现指贵阳市 “阴”表示山冈背阳的部分,本义是阴暗,引申为山北面、水南面华阴”本义是华山之北,“淮阴”是指淮河之南阝 (右耳旁),在合体字中居字右边 甲骨文 从口(围,疆域)从卩(跪着的人),表示人群居住地金文写作“ ”,隶书写作“ ”,作偏旁写作“阝”,称作“右邑”,所从字大都与地域、地名、城郭、古代诸侯的封国等义有关例字“邦、郡”等如“邦”本义是古代诸侯的封国,泛指国家,可组词“邻邦”人教版五年级《白杨》《冬阳童年骆驼队》《人物描写一组》分别出现生字“陷、卸、郎”,它们部首相近,意思却毫不相同。

陷,小篆 造意为在山野挖掘的用来伏击敌人或捕捉野兽的阱坑卸,金文 造意为人在停车解去套在马身上的东西郎,金文 造意为古代宫殿的观景游廊,通“廊”,后引申为侍郎官或青少年男子的称呼我们可在期末复习的时候,把这几个字归纳比较分析,让学生知道“卩” “阝” “阝”形义的不同这样当他们再看到“立即、陷阱、邯郸”等词,就可以联系所掌握的知识触类旁通以上分三组对个别部首进行科学辨析,并谈谈教学建议,力求从形义方面带来较深入的理解其实,《新华字典》列出部首有201部,这里抛砖引玉,分析有代表性的八个,剩下190多个部首还等着我们去继续探究偏旁部首及其构成的汉字,从甲骨文的出现到现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每个部首每个字都有既神奇又波浪壮阔的成长史让我们去倾听它们的神奇故事,去了解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真正实现科学识字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