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繁殖构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幼龄构树母树上剪下半木质化嫩枝做插穗,将插穗消毒后,用0.1-0.2g/L的生长素处理;2)将经步骤1)处理过的插穗扦插在营养袋中,在育苗室内温度为28℃-30℃、空气温度为25-32℃、营养袋相对湿度为50-70%、空气相对湿度为75-80%、每天光照时间为5-7小时、光照强度为5000LUX-6000LUX的条件下,培育即得成活的扦插苗本发明的方法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生根率在85%以上,萌发率在85%以上叶楮根繁殖技术初探 颜培岭 1,张 敏 2*,蒋泽平 2,乔其川 3 (1.江苏省东海县安峰山林场,江苏东海 222331; 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53; 3.江苏省东海县林牧业局,江苏东海 222331) 摘要:对光叶楮根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根段长度与根段直径对根萌苗的数 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综合根萌苗繁殖系数、生根率和月平均生长量 3 方面结果,认为长度为 35 cm,直径 1·5 cm 的根段作为根繁材料最 为适合埋根方式以浅层平埋为宜光叶楮根萌苗的发育可分为 4 个阶段,根萌芽形成期, 萌苗生长期;母根上新 生吸收根生长期;幼苗新根生长期。
光叶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落叶乔木,属桑 科构树属,是近年来引进的能进行叶、皮、杆综合利用 的树种其杆枝通直,节枝少,材质松软,颜色浅,纸 浆获得率和白度高,适合造纸;树皮可生产特种纸;树 叶中粗蛋白含量高,Ca、P、Zn、Fe、Mn、Cu 等微量元素 和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优质饲料原料;杆可用于制造 中纤板等,发展前景广阔[1-3]光叶楮的繁殖方法有 扦插、埋根和组织培养等[4-7],其中埋根繁殖简单易 行、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本试验旨在摸索光叶楮埋 根繁殖技术,筛选最佳规格的根段、埋根方式、埋根时 间,试图短期内生产出大量低成本优质种苗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试验材料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都基地 2年生光叶楮树根 1. 2 方法 取母根截成 4 种长度:即 35, 25, 15, 5 cm,从截 好的根段中选取大头直径为 1·5, 1·1, 0·8, 0·5 cm 的根段进行埋根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因素 a 为长度,因素 b 为直径,每一组合重复 3 个 将 16 组不同长度与直径组合的根段平埋在长 *收稿日期:2008-03-24;修回日期:2008-04-10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海洋渔业与滩涂保护及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 范”子专题研究内容(2006BAD09A04-01-06) 作者简介:颜培岭(1963-),男,江苏东海人,工程师,大学本科毕业,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与 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张 敏(1980-),女,内蒙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生,主要从事林木良种选育与植物 组织培养研究工作 盘内,试验采用混合 基质,配比如下:沙∶砻糠灰∶珍珠岩=1∶1∶1(体积 比),埋根深度为 0·5~1 cm试验于 2007 年 5~11 月进行,埋根后 15 d 调查萌苗情况对萌芽采取抹 芽措施,以减小对前期萌苗生长及生根的影响;埋根 后 30 d,统计月平均苗高;埋根后 45 d,统计幼苗生 根率采取常规育苗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规格根段对萌芽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 1)表明,根段长度和直径对萌苗数均 有显著影响从表 1 可以看出,根段越长,萌苗数越 多在根段长度一致的情况下,直径越大,萌苗率越 高以 35 cm 根段为例,根段直径 1·5 cm,平均萌苗系 数为 5·56,随着直径减小,繁殖系数逐渐降低,当直径 为 0·5 cm,繁殖系数仅为 3·31方差分析表明,直径 1·5 cm 与其他 3 组处理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2 cm 为统计标准字母表示 2 因素随机区组方差分 析(P<0·01)一般 15~20 cm 根段上潜伏 10~15 个不定芽原 始体,但并非所有原始体都能萌发。
其活力除受温 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以外,同母根发育状况密切 相关根段直径越大,表明母根发育状况良好,营养 物质及内源激素含量丰富,利于萌苗的产生和生长 2·2 不同规格根段对萌苗生长和生根的影响 结果见表 2,根段长度为 35 cm 时萌苗生根率 最高在 71·15% ~95·32%之间;根段长度为 5 cm 时 生根率最低为 4·44% ~25·88%方差分析表明, 根段长度 4 种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月 平均苗高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规律,根段越长,萌苗月 生长量越高根段直径对萌苗生根率的影响却相 反,直径为 0·5 cm 的根萌苗生根率均高于其他 3 组,差异极显著(P<0·01)由本试验可以看出,根 段直径粗利于萌苗生长,却不利于其生根根段直 径越细反而促进母根及根萌苗长出新根,以便吸收 水分及营养,满足生长需要因此,从直径较粗根段 萌发的幼苗可选择及时移栽,促进生根 表 2 不同规格根段对成苗的影响 编号根段长度/cm 根段直径/cm 生根率/%月平均苗高/cm1 35 1·5 95·32ab 13·94 abc 2 35 1·1 71·15 bc 12·57 abcd 3 35 0·8 86·77 ab 14·74 ab 4 35 0·5 92·86 ab 16·38 a 5 25 1·5 73·33 bc 15·22 ab 6 25 1·1 61·36 cde 10·60 bcde 7 25 0·8 47·37 cde 10·42 bcde 8 25 0·5 100·00 a 12·51 abcd 9 15 1·5 30·00 fg 13·49 abc 10 15 1·1 44·44 ef 9·27 cde 11 15 0·8 53·33 cde 10·33 bcde 12 15 0·5 69·44b cd 12·25 abcd 13 5 1·5 10·00 gh 8·13 def14 5 1·1 4·44 h 4·21 f 15 5 0·8 10·83 gh 6·46 ef 16 5 0·5 25·88 fgh 5·78 ef字母表示 2 因素随机区组方差分析(P<0·01)。
2. 3 不同埋根方式对根萌苗成活的影响 以 5 cm 根段为材料,对平埋和竖埋 2 种埋根方 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萌苗率还是萌苗 成活率,采用平埋方式均明显优于竖埋在试验过 程中,发现覆土不宜过厚在浅埋条件下,由于光 照、温度,通气条件良好,不仅利于根萌苗的产生,而 且避免了根萌苗出土时土壤阻力的影响竖埋方式 和埋根过深会导致根系呼吸系统受阻,即使萌芽原 始体启动生长,萌芽也很难破土而出但根段也不 能过多暴露于土外,否则容易造成暴露部分失水过 多,甚至干枯[8]因此,根萌苗培育以覆厚度小于 1 cm 的疏松基质较为合适,埋根方式为平埋 2. 4 光叶楮根萌苗发育阶段 光叶楮根萌苗的发育可分为 4 个阶段:母根萌 芽形成期;萌苗生长期;母根上新生吸收根生长期; 44 江 苏 林 业 科 技第 35 卷 根后,保证水分、温度 和通气状况良好,在根部内源生长激素作用下[9], 根皮下不定芽的原始体分生组织的活性增强,促进 形成根萌芽[2]光叶楮母根条段埋植后 5~7 d 即 可形成根萌芽(见图 1, 2)从本试验结果分析, 5 月至 7 月是根萌芽的形成期将母根取回后,如采 取适当保水措施,未埋植到扦插盘的母根也可见大 量根萌芽形成(见图 3)。
可见,原根系活力、水分及 图 1 光叶楮母根埋植后生长的根萌芽(1) 图 2 光叶楮母根埋植后生长的根萌芽(2) 图 3 光叶楮未埋扦插盘的母根萌芽形成情况 温度对根萌芽的形成影响很大 2.4.2 萌苗生长期 根萌芽出土后,进入旺盛生长 期根繁幼苗白化现象很少由于光叶楮的速生特 点,幼苗月生长量最高可达 40 cm随着营养物质的 积累,绿色嫩茎逐渐木质化,变为褐色(见图 4) 图 4 光叶楮根萌芽出土后的芽苗生长情况 2.4. 3 母根上新生吸收根生长期 埋根后,特别是 萌苗形成后, 80%的母根都会长出新的吸收根,维持 母根及新生幼苗的水分及营养供给(见图 5)新吸 收根数量越多,萌苗长势越好 图 5 光叶楮埋根后母根新吸收根生长情况 2.4.4 幼苗新根生长期 萌苗形成 15 d,即可观察 到幼苗和老根结合处出现白色初生根40 d 时,部分处理组的萌苗新根数量很多,平均根长 20 cm 左右 (见图 6)新根颜色已由白色变为黄棕色此时,根 萌幼苗即从依赖母根的异养阶段转为自养阶段 3 结 论 (1)根段规格对光叶楮根萌苗的数量和质量有 45 第 3 期颜培岭等:光叶楮根繁殖技术初探 形成情况 重要影响,选用根系发达的母根,选取长度超过 25 cm,直径大于 1 cm 的根段作为根繁殖材料较为 适宜。
2)埋根方式以覆浅土平埋方式最佳宜选用 疏松基质3)光叶楮根萌苗的发育可分为 4 个阶段:母 根萌芽形成期;萌苗生长期;母根上新生吸收根生长 期;幼苗新根生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