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拟人体童话教学策略初探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64KB
约2页
文档ID:234595024
拟人体童话教学策略初探_第1页
1/2

    拟人体童话教学策略初探    陈颖童话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充满幻想、童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是活泼、可爱、充满童趣的,童话是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一种文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童话题材的课文更是比比皆是利用童话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笔者以部编版教材两篇童话教学为例,对童话中的对话进行分析一、结合生活实际,模拟对话,理解意蕴学生每一次读文都是对文章内容的思考安排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后,在详细的读文、解文中,通过再次读文,随文识字;再通过师生共读对话,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通过读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体会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通过师生共读小壁虎和燕子阿姨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师:老师做小鱼姐姐,谁来做这只难过的小壁虎?你读出了什么?生:小壁虎很有礼貌学生通过读文,获得自己的体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再请学生来读课文学生在自己产生感悟后,读课文会更加投人,感情更加真挚师:小壁虎真懂礼貌,小鱼姐姐把尾巴借给他了吗?生:没有师:小鱼,小鱼,小壁虎这么诚恳有礼貌,你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他呢?生:失去尾巴就不能拨水了/失去尾巴,我会死的在学生说出“没有(借出尾巴)”后,教师紧接着继续追问,将学生带人小鱼姐姐这一形象中。

让学生迅速进行角色转换,结合生活,理解童话课文的意蕴二、关注课文共同话语,引发共鸣,提升情感在两课的教学中,我关注到两课课文的人物对话中,都有一段类似对话,主人公的多次求助是以相同形式的求助性对话来表达的如《棉花姑娘》中的“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和《小壁虎借尾巴》中的“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在《棉花姑娘》教学最后,进行总结时,我根据棉花姑娘的三次求助进行提问:师:大家觉得棉花姑娘三次求助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生:一样/不一样学生在这里出现了分歧,我选择一个认为一样的学生,提问:“当你向别人寻求帮助时,第一次没有人帮你,什么感觉?第二次、第三次还是没有人帮你,什么感觉?”学生说出了是一次比一次难过,而且棉花姑娘越来越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学生理解后再进行对话读文,就能够读出棉花姑娘一次比一次迫切的心情了有了这一课的基础体验,学生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顺利体会到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一次比一次难过,一次比一次想要借到尾巴的心情了孩子们有了前面一课奠定的基础,这里就能够顺利体察人物情感,读出两种相近的感受了三、强化角色扮演对话,体会童话故事情感组织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对话操练,让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加深对所学童话故事的理解。

在學习课文后,儿童已经基本掌握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物情感,在进行巩固、小节时,再度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开对话练习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教学安排特色是多方面的:①提高真实感为了促进情境营造,推动学生进入角色,通过佩戴头饰,加上动作,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②要求不拘泥在对话阅读中,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增加一些自己的体会,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上一层楼;③安排反复练习通过课后的反复对话操练,自然地完成课文的巩固与总结;④讲评结合练除进行角色表演的学生以外,鼓励其余学生做小老师、小听众,对别人的表演进行点评,安排进行二次表演,以对课文内容更好地进行体会、感悟,从而做到人人参与课堂,人人有所感悟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