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建设火电部分标准强制性条文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8MB
约93页
文档ID:433581749
工程建设火电部分标准强制性条文_第1页
1/9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目 录1 综合规定 12 勘测设计 132.1 工艺 132.2 土建 252.3 发电厂电气部分 543 施工及验收 583.1 锅炉与压力容器 583.2 汽轮机机组 643.3 焊接检查 693.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751 综合规定《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6.2.2 发电厂的楼梯、平台、坑池和孔洞等周围,均应设置栏杆或盖板楼梯、平台均应采取防滑措施6.2.4上人屋面应设置净高大于1.05m的女儿墙或栏杆6.2.5凡离地面或露面高1m以上的高价平台,应设置栏杆6.2.6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和冷却塔等处的直爬梯必须设有护圈,其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爬梯中间,应设置间歇平台6.2.7当发电厂煤场需设置地下受煤斗时,斗口处必须设有煤箅子7.2.2产生有害物质场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2.2.1加氯间宜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当与其它车间联合布置时,必须设隔墙,并应有通向室外的外开门室内采暖设施不宜靠近氯气瓶和加氯机,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

7.2.2.2加氯间应设有漏氯检测仪及报警装置7.2.2.3液氯瓶、联氨贮存罐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房间内7.2.2.4联氨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贮存7.2.2.5联氨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7.2.2.6加联氨的蒸汽,不应作生活用汽7.2.2.7加氨间及充氨瓶间、联氨仓库及加药间、电气检修间的浸漆室、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间,均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间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7.2.2.8调酸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通风换气指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7.2.3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市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市内空气中SF6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³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设事故排风装置7.3.3卸酸、碱泵房,酸、碱库及酸、碱计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3.3.1酸、碱贮存设备地上布置时,周围应设有防护围沿,围沿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酸、碱设备的容积当围沿有排放措施时,可适当减小其容积7.3.3.2酸、碱贮存间、计量间及卸酸、碱泵房必须设置安全通道、淋浴装置、冲洗及排水设施7.3.3.5盐酸贮罐及计量箱的排气,应设置酸雾吸收装置7.3.3.6卸酸泵房、酸库及酸计量间,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8.1.1 发电厂各类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等规定,其噪声限值见表8.1.1表8.1.1 电厂各类地点的噪声标准序号地 点 类 别噪声限制值dB(A)1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902主厂房碎煤机等设置的值班室、观察室、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级)无通信要求75有通信要求703电子计算机室(正常工作状态)704车间所属办公室、化验室、设计室、(室内背景噪声级)705主控制室、集中控制室、汽机控制室、锅炉控制室、通信室、总机室、单元控制室、网络控制室(室内背景噪声级)606厂部所属办公室、会议室、设计室、化验室、(室内背景噪声级)607医务室、哺乳室、托儿所、夜班人员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级)55注1:对于工人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接触时间减半噪声限制值增加3dB(A)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制值;注2:本表所列的室内背景声级,系在室内无声源发声的条件下,从室外经由墙、门、窗(门窗启闭状况为常规状况)传入室内的平均噪声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强制性,不单独摘录。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第1.0.5条 电力设施应根据其抗震的重要性和特点分为重要电力设施和一般电力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符合下列条款之一者为重要电力设施:1. 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或规划容量为8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厂;2. 停电会造成重要设备严重破坏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工矿企业的自备电厂;3. 设计容量为750MW及以上的水力发电厂;4. 330kV、500kV变电所,500kV线路大跨越塔;5. 不得中断的电力系统的通信设施;6. 经主管部(委)批准的,在地震时必须保障正常供电的其他重要电力设施二、除重要电力设施以外的其他电力设施为一般电力设施第1.0.6条 电力设施中的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三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重要电力设施中的主要建筑物以及国家生命线工程中的供电建筑物为一类建筑物二、一般电力设施中的主要建筑物和有连续生产运行设备的建筑物以及公用建筑物、重要材料库为二类建筑物三、其他次要建筑物等为三类建筑物《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9.1.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9.1.1的规定。

表9.1.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主控制楼戊二级通信楼戊二级电缆夹层丙二级内配电装置楼(室)单台设备油量60kg以上丙二级单台设备油量60kg及以下丁二级屋外配电装置丙二级油浸变压器室丙一级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室丙二级油处理室丙二级总事故贮油池丙一级检修间丁二级调相机厂房丁二级汽车库丁二级材料库、工具间(有可燃物)丙二级材料棚库戊三级天桥下面设置电缆夹层时丙二级下面不设置电缆夹层时戊二级锅炉房丁二级水泵房、水处理室、水塔、水池戊二级制氢站、贮氢罐甲二级空气压缩机室(无润滑油或不喷油螺杆式)戊二级注:主控制楼、通信楼当不采取防止电缆着火后延燃的措施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9.1.4 变电所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9.1.4的规定 表9.1.4 变电所内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 m名 称火灾危险性为丙、丁、戊类生产建(构)筑物一)生产建筑物(一、二级耐火等级)屋外配电装置屋外可燃介质电容器总事故贮油池火灾危险性为丙、丁、戊类生产建(构)筑物(一、二级耐火等级)10101010(应按电压等级区分)5生活建筑物(一、二级耐火等级)106101510屋外配电装置1010-105屋外可燃介质电容器101510-5总事故贮油池51055-注:两建筑物相邻,其较高一边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不限。

但两座建筑物门窗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m《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9.1.7 蓄电池室内照明灯具应为防爆型,且应布置在通道的上方,地面最低照度应为30Lx,事故照明最低照度应为3Lx蓄电池室内照明线宜采用穿管暗敷,室内不应装设开关和插座9.1.10 蓄电池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室内的通风换气量应按保证室内含氢量(按体积计算)低于0.7%,含酸量小于2mg/m3计算通风电动机应为防爆式9.1.11 蓄电池室内的门应向外开启,应采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实体门,门的尺寸不应小于750㎜×1960㎜(宽×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统计规范》GB50084-20014.2.9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下列组件、配件和设施:1. 应设有洒水喷头、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压力开关等组建和末端试水装置,以及管道、供水设施2. 控制管道净压的区段宜分区供水或设减压阀,控制管道的动压的区段宜设减压孔板或节流管3. 应设有泄水阀(或泄水口)、排气阀(或排气口)和排污口4. 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的配水管道应设快速排气阀有充压充气管道的快速排气阀入口前应设电动阀5.0.1 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不应低于表5.0.1规定。

表5.0.1 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火灾危险等级水强度〔L/(m in·m2)〕作用面积(m2)喷头工作压力(MPa)轻危险级41600.10中危险级Ⅰ级6Ⅱ级8严重危险级Ⅰ级12260Ⅱ级16注:系统最不利点喷头处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 Mpa5.0.2 仅在走道设置单排喷头的闭式系统,其作用面积按最大疏散距离所对应的走道面积确定5.0.3 装设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技术规范表5.0.1规定值的1.3倍确定5.0.5 仓库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不应低于表5.0.5的规定表5.0.5 仓库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火灾危险等级大净空高度(m)货品最大堆积高度(m)喷水强度(L/min·m2)作用面积(m2)喷头工作压力(MPa)仓库危险级Ⅰ级9.04.5122000.10仓库危险级级Ⅱ16300仓库危险级Ⅲ级6.53.520260注:系统最小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 Mpa5.0.10 水幕系统的设计参数应符合表5.0.10的规定表5.0.10 水幕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水幕类别喷水点高度(m)喷水强度(L/min·m2)喷头工作压力(MPa)防水分隔水幕≤1220.1防护冷却水幕≤40.5注:防护冷却水幕的喷水点高度每增加1m,喷水强度应增加0.1 L/(min·m2),但超过9m时喷水强度仍采用1.0 L/(min·m2)。

5.0.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1h确定6.1.1 采用闭式系统场所的最大净空高度不应大于表6.1.1的规定,仅用于保护室内屋架等建筑构件和设置货架内喷头的闭式系统,不受此表的限制 表6.1.1 采用闭式系统场所的最大净空高度 m设置场所采用闭式系统场所的最大净空高度民用建筑和厂房8仓库9采用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的仓库126.1.3 湿式系统的喷头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作吊顶的场所,当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时,应采用直立型喷头;2. 吊顶下布置的喷头,应采用下垂型喷头或吊顶型喷头;3. 顶板为水平面的轻微险级、中危险级Ⅰ级居室和办公室,可采用边墙型喷头;4. 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应采用洒水喷头;5. 易受碰撞的部位,应采用带保护罩的喷头或吊顶型喷头6.2.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报警阀组保护室内钢屋架等建筑构件的闭式系统,应设独立的报警阀组水幕系统应设独立的报警阀组或感温雨淋阀6.2.5 雨淋阀组的电磁阀,其入口应设过滤器并联设置雨淋阀组的雨淋系统,其雨淋阀组控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