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村庄搬迁安置补偿方案

天****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7KB
约8页
文档ID:321054958
村庄搬迁安置补偿方案_第1页
1/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村庄搬迁安置补偿方案 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庄实施搬迁安置,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对于加快全省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此类村庄搬迁安置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粤发〔2022〕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老区建设工作的看法》(粤办发〔2022〕8号)要求,结合实际状况,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积极稳妥实行移民扶贫,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庄群众实行搬迁安置,动员社会各方力气,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帮忙搬迁群众改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一是政府引导、村民自愿政府积极引导,充分尊重村民看法,做到成熟一个村搬迁一个村,不搞突击行动,不搞强迫搬迁二是整村搬迁、稳步推进搬迁的村庄需全部农户搬迁,但可以分期分批举行。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当地实际和农户意愿,实行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农村安置和城镇安置相结合,建房安置和买房安置相结合,概括安置形式由农户自行确定激励农户到城镇安置,原则上不搞跨县(市、区)安置四是规划先行、讲求实效集中建新村安置的,依照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并切实搞好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民住宅原则上由农户按规划自行组织建设,不搞统包建房 二、扶持范围 离村委会或大村6公里以上、200人以下,且解决“五难〞问题本金过大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石灰岩地区等贫困地区的边远分散村庄,以及存在严重地质灾难的村庄,列入扶持范围,逐年帮忙其搬迁安置 三、补助标准及要求 (一)补助标准:搬迁建房以农户自筹资金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省财政给予搬迁农户每户补助1万元,地级市和县级财政根据当地实际给予补助 (二)有关要求:1、原则上以一个家庭为一户,一个家庭有多个儿子的,未结婚的与父母共作一户; 已结婚的单独作一户;全都结婚的,父母跟随其中一个儿子作一户2、在上报年度搬迁计划前已自发搬迁离村,并且已建或购买楼房的农户不列入补助范围;靠租房或建泥砖房居住的农户可列入补助范围。

3、搬迁户数和户主名单经核定后在村内张榜公布,无异议后上报,凡多报户数的一律取消补助县级扶贫办应设立举报举行监视 四、有关政策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搬迁农户在原村承包集体的耕地、林地等农用地的经营权不变,并有权自行决定依法流转原享有公益林补助的,补助仍归承包农户原则上在安置地不给搬迁户配置耕地,但有条件配置耕地、林地等农用地的,应依法办理承包经营手续; 在安置地承租土地举行种植、养殖的,应签订书面协议,并经当地村委会鉴证;与安置地村民或集体置换耕地、林地等农用地的,双方应签订置换协议,经乡镇国土所鉴证,并划出置换地的红线图 (二)宅基地搬迁农户在本行政村内安置的,其宅基地由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协商解决; 搬到本乡镇其他行政村安置的,由乡镇政府与接收安置方协商安排;与安置地农户置换宅基地的,双方应签订置换协议,并经乡镇国土所认可搬迁农户的宅基地应符合乡镇、村庄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利用荒坡地和空闲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规定标准涉及占用农用地、未利用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涉及使用林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另行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

搬迁农户办理用地手续后,相关部门应即时发给集体土地使用证,已开展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地方,应即时发给房屋所有权证,并免除建房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只收取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的工本费 (三)户籍和行政管理搬迁农户原则上应将户口迁入安置地安置地公安机关按属地管理原则,即时办理搬迁农户的迁移落户手续搬迁农户入户后实行属地化管理,涉及计划生育、合作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民主权利、社会治安、就业培训等方面均由安置地政府管理,享受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待遇 (四)其他扶持政策搬迁农户从事个体经营、兴办工商企业的,当地有关部门给予扶持,优先发给经营证照搬迁村中的农民工回乡创办各类企业或者设立个体工商户的,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优惠政策搬迁农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按规定免收各项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搬迁农户符合低保条件的,民政部门优先列入低保救助,保障其根本生活 五、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和扶持工作的主要内容 各级有关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切实抓好各项扶持措施的落实 (一)财政部门负责按时下达、发放扶持资金省财政厅根据确定的年度搬迁计划下达补助资金。

地级市财政部门在收到省下达资金的一个月内,与本级补助资金一并下拨县级县级财政部门在收到市下达资金的一个月内,与本级补助资金一并安排到户,并根据搬迁农户的建房进度发放补助资金,原则上搞好房屋基础发给一半补助资金,第一层封顶发给全部补助资金 (二)水利部门对集中安置新村修建自来水工程,按其已列入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范围的人数予以补助 (三)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扶持集中安置新村的进村马路建设 (四)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优先给搬迁村安排宅基地用地指标和办理审批手续,即时发给集体土地使用证 (五)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给集中安置的新村搞好规划和设计,即时发给乡村建设许可证已开展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地方,应即时发给房屋所有权证 (六)林业部门办理搬迁农户宅基地使用林地审批手续时,免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七)教育部门负责安排搬迁户子女在安置地就近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给予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同等待遇,免缴义务教育借读费,并在两年内享受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生活补助优先招收符合条件的搬迁农户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入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享受国家助学政策。

(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把搬迁农户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重点,纳入智力扶贫范围户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搬迁农户家庭初、高中毕业生,优先纳入智力扶贫范围,享受免费入读技工院校等国家助学政策优先免费吸收搬迁农户家庭45周岁以下、有就业才能和就业意愿的劳动力举行就业技能培训,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就业援助 (九)供电部门负责扶持集中安置新村通电设施建设,免收增容费,原则上把低压线路拉到农户电表前,表后线路及相关设施由农户出资解决 其他各级有关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和要求做好相关扶持工作 六、组织领导 整村搬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协调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密切协同,确保取得实效 (一)县级政府是组织实施搬迁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对搬迁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专心摸清需搬迁村庄的状况,逐村举行搬迁安置的可行性论证,制订扶持搬迁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抓好搬迁安置任务的落实 (二)搬迁村所在的乡镇政府是搬迁安置工作的概括组织者,负责协调落实安置地点,解决建房宅基地,协调建设规划部门做好新村规划和设计,指导搬迁农户建房,协调有关部门扶持新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三)各级扶贫办(老建办)负责概括管理工作,包括把握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的状况,拟订扶持搬迁计划,检查督促和指导镇、村抓好搬迁安置落实等工作县级扶贫办(老建办)要对全县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造册登记,逐级上报省扶贫办; 要加强与同级业务主管部门协商,共同研究落实扶持集中安置新村的供电、自来水、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的年度搬迁计划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报本级政府审定后逐级上报省扶贫办省扶贫办根据各市上报的计划,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竞争程序确定年度安排计划方案 — 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