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1_T 2283-2022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高清现行)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6.84KB
约17页
文档ID:402450073
DB41_T 2283-2022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高清现行)_第1页
1/17

ICS03.200CCSA 1241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1/T 2283—2022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for the demonstration village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2022 - 07 - 12 发布2022 - 10 - 10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等级划分 26 等级评定内容 27 评定方法 4附录 A(规范性) 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评定评分细则 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洛阳师范学院、大乘智库(杭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继鼎、李延庆、师东坡、施保清、千利民、石长高、周哲睿、芦帅帅、曹威威、毛向红、张瑞、张翔宇、肖万新、史晨昊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的等级划分、评定条件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行政村(社区)或自然村为单位的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32000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 39000 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LB/T 051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康养旅游将康养作为旅游的重要元素,通过自然观光、生态游憩、文化体验、户外运动、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方式使游客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3.2乡村康养旅游依托乡村环境开展的康养旅游活动3.3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在开展乡村康养旅游活动中,对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行政村(社区)或自然村。

4 基本要求GB/T 100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0001.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4.1 有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设计4.2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良4.3 有完善的康养旅游公共设施和监管机制4.4 有一定数量和品质的康养旅游产品、康养民宿等服务设施4.5 有类型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多元融合发展业态,产业振兴效果明显4.6 有序传承乡村文化,特色风貌保持完好4.7 有健全的基层组织4.8 综合效益明显4.9 乡村创意活动丰富,发展模式新颖4.10 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事件,或重大破坏乡土风貌和形态的行为,或重大负面舆情5 等级划分5.1 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由低到高分为 3 个等级,依次为 AAA 级、AAAA 级和 AAAAA 级5.2 统一颁发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标牌、证书6 等级评定内容6.1 乡村设计6.1.1 制定有乡村康养旅游等相关规划设计,有休闲度假、康体养老、康复疗养、营养膳食、运动健身、民俗节庆等产品和短居、长居、定居等不同旅居业态。

6.1.2 应尊重乡土风貌,保持乡村肌理,建筑设计应体现和谐美、生态美、人文美、田园美,融入健康元素,活化当地民居,传承民间工艺,凸显田园风光6.1.3 建立有详实、完整、动态的闲置资源库,通过重塑再造等方式,有效盘活闲置旧房、宅基地、废弃学校、荒山、荒滩等资产资源6.2 生态环境6.2.1 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良好,空气质量优良6.2.2 卫生环境整洁有序、管理到位,无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等现象6.2.3 乡村人居环境优良,村庄绿化、彩化、亮化品质高6.2.4 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及措施6.3 公共服务6.3.1 乡村旅游公路通达便捷,内外部交通连接良好,有适量的公共停车场或泊位6.3.2 服务中心或服务驿站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6.3.3 有规范的旅游标识系统6.3.4 旅游厕所分布合理,数量充足,管理规范,整洁卫生,倡导文明6.3.5 有主客共享的医疗、急救、通信、商业服务、休憩、邮递、充电桩、安全饮水、消防、警务等设施有针对特殊人群的无障碍服务,以及多样化的特色文化设施6.3.6 有完善的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投诉与处理制度6.3.7 有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措施及其必要设施设备。

6.4 康养旅居6.4.1 结合本地康养资源,开发有相应的健康类、养老类、养生类产业形态,有运动健身、养颜健体、养生膳食、中医康养、温泉康养、山林康养、田园康养、养老服务、康养社区、康复疗养、健康管理等康养产品6.4.2 有特色民宿、精品民宿,且服务质量满足 GB/T 39000 规定的要求;能针对亚健康、银发、亲子等不同客群需求提供特色化康养服务和护理服务6.4.3 有地方特色美食,并结合地域绿色蔬果、可食用中药材、有机膳食开发康养理念的特色餐饮6.4.4 餐饮卫生安全达标,相关机构及从业人员取得相关资格证书6.4.5 有村民利用自有住宅开办民宿、农家乐,带动本地农户致富效应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6.4.6 民宿主人参与民宿建设、运营、服务全过程6.5 旅游产业6.5.1 旅游产品类型丰富,有观光休闲、研学旅游、民俗风情、红色文化、体育旅游、乡村营地、乡村庄园等特色旅游产品6.5.2 有当地特色的土特产品、文旅文创产品、纪念品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5.3 有“农业+旅游”“体育+旅游”“交通+旅游”“科技+旅游”“森林+旅游”等多元融合发展业态6.5.4 立足乡村资源特色,创意发展多元化夜间旅游产品。

6.5.5 实现网络信号全覆盖,宜提供便捷高效的智慧化服务和体验场景6.5.6 有统一鲜明的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能利用新媒体,打造热点,形成更多吸睛点6.6 文化赋能6.6.1 有农耕文化、康养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体验展示场景场所,有序传承乡村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6.6.2 有非遗工坊、非遗展示馆(传习所)等,有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开展各类非遗传承活动,有地方特色文化形态6.6.3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齐全,有村级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等,宜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6.6.4 有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从业人员定期参加技能培训6.6.5 有在培育文明乡风、涵育良好家风、厚养淳朴民风等方面的活动载体6.7 组织建设6.7.1 基层组织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村党支部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应有力推动乡村建设, 且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高6.7.2 有乡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村民应普遍受益6.7.3 有农产品展销场所,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有产品在帮扶平台展销6.7.4 有龙头企业、帮扶企业、帮扶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及其他帮扶新型经营主体6.8 综合效益6.8.1 年接待人次达到一定数量。

6.8.2 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一定规模6.8.3 旅游就业持续稳定6.8.4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6.8.5 人均收入稳步增长6.9 乡村创意6.9.1 引入专业团队,有康养团队、乡村策划运营公司、乡村运营师、文产特派员等参与策划、建设和管理,有当地居民参与乡村营造6.9.2 引进有社会影响力、有经济实力、有技术能力、有营销通道、有乡土情怀的本地企业家、社会贤达、“三农”专家、文化能人、网红达人、青年创业人员等新乡贤,提炼经验、培育典型,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6.9.3 有“非遗点亮”“文化合作社”“字节乡村”等创意类活动6.9.4 有乡村“互联网+”,有智慧化旅游平台7 评定方法7.1 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评定按照附录 A 进行,总分为 1000 分7.2 各等级标准分值划分:评定得分 700 分至 799 分为 AAA 级、800 分至 899 分为 AAAA 级、900 分及其以上为 AAAAA 级附 录 A(规范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评定的评分细则见表A.1表A.1 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评定评分细则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评定评分细则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定项目评定分值得分乡村设计(120 分)规划设计(40 分)顺应本村自然人文,围绕特色制定乡村康养旅游专项规划,得 5 分;有乡村旅游、乡村建设等“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得 5 分。

10 分)规划设计要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涵盖村容村貌、用地布局、旅游产品、康养产品、乡村产业、文化保护等内容每项得 2 分,最高得 10 分10 分)规划设计指导性强,有康养文化展示和体验,有康养旅游产品体系,有休闲度假、康体养老、康复疗养、运动健身、营养膳食、民俗节庆、农事体验等产品每项得 2 分,最高得 10 分10 分)规划设计执行效果好,得 3 分;村庄整体功能布局、产业分布、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等得到有效改善,得 3分;不同时长旅居业态得到有效发展,得 4 分10 分)村庄风貌(45 分)乡村风貌独特,传统建筑保护良好,得5 分;村落建筑富有地方特点和乡土特色,得5 分;造型、结构、材料及装饰有美学价值,传承传统技艺,得5 分;明确建筑高度、体量等空间形态管控要求,建筑外观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得5 分20 分)延续乡村原有肌理,优先保护田园景观的原真性、整体性和乡土性,得 5 分;聚落空间格局完整度高、层次清晰,得 5 分;与环境融为一体,得 5 分15 分)村庄入口主题景观采用本地工艺和材质,得 4 分;体现村庄风貌特色,得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