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邮政代理保险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范文

志高****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24KB
约10页
文档ID:200505311
邮政代理保险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范文_第1页
1/10

邮政代理保险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范文目录/提纲: 一是作为委托人的保险公司实现了市场范围的迅速扩大 二是文章来源于网作为代理人的邮政部门巩固了已有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客户享受到了物美价廉的服务 一是各级管理阶层的认知缺乏 一、前台营销 二、后台服务 一、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合作的积极性 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三、提高邮政代理保险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健全灵活有效的营销管理机制 、加强对储蓄前台营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利用目前的技术优势,系统管理分析客户信息,整合客户资源 一是抓好售后跟踪和信息反馈环节,落实回访客户、生日问候等服务项目 二是加强保单管理  邮政代理保险的发展特点及对策 上世纪年代中期,人寿保险公司通过在银行基层网点代理销售专门的银行代理产品,拉开了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帷幕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首家推出银行代理产品,该业务的发展才得到了真正启动此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发展迅猛,规模日渐壮大当年,各大保险公司纷纷与包括邮政储蓄在内的各家银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了初步竞争局势年,银行保险规模达亿元,占人身险的,成为人身保险的三大支柱之一。

年银行保险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年为%,一时间成为了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筹码 而早在年,在广州等个别地市的邮政储蓄机构已经开始代理保险业务,但是一直未形成规模当时,邮政保险无论是所占市场份额,还是公众认知度都非常低,几乎是处于一种被“忽略”的角色但在年的时候,邮政保险呈现出了一种“爆炸式”的发展态势:该年度邮政代理保费为亿元,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但却占到了银行保险的%;年代收保费飙升至亿元,⒉年的增长率分别高达%和.%年,邮政代理保险保费量达亿元,增长幅度为%同年,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呈鲜明对比的是,邮政代理保险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也从的%上升至的%邮政代理保险在三年的时间内,快速启动,规模迅速膨胀,充分显示了邮政代理保险的优势及良好的市场前景 第一,中国邮政实力强大,网点众多,为保险分销提供了地利优势我国邮政储蓄点多面广,全国邮政局、所达多处,邮政储蓄网点 缺乏在储蓄余额增长的压力下,单一的储蓄型保险产品与储蓄业务产生了矛盾代理保险业务发展将拉动储蓄业务下滑”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代理保险业务发展一直属于被动状态,邮储两项创收业务未能形成“两手抓”的局面 业务发展的被动性,导致管理的不规范。

邮保业务发展往往仅是通过“几个竞赛方案,几个硬性指标”进行,该项业务未能获得深入细化的发展很多情况下,往往是由业务发展规模去决定了管理模式的成形,而并非利用正确的管理机制去引导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因此邮政代理保险业务发展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性的业务 邮保合作过于单一 邮政与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仅停留在“追求保费收入,增加手续费”的合作层面上为了争夺销售渠道,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邮政采取的“一对多”的协议合作方式该种方式较为随意,与各家保险公司间合作不够深入,缺乏长期利益共享二者无法通过优势互补,亦无法实现双方利益均衡,达到共赢得预期目标 产品没有吸引力 各保险公司虽有积极开发邮保产品,但都是分红型的两全保险,保险责任雷同、保险费及保险金额相近,缴费方式大多以五年期趸交为主未能实现与储蓄产品互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由于产品基本雷同,不能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大大限制了银保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大量的趸交形式,易导致客户资源的过渡开采,业务容易大起大落,不利于市场的合理开发和培育 营销机制不成熟 一、前台营销 由于储蓄前台的营销员缺乏系统的保险知识培训,业务拓展方式不得当,在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将保险与储蓄相比,盲目套用储蓄中本金”、“利息”、“存入”等概念,或是夸大了预期收益,模糊客户对邮保产品的认知,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长此下去,必将降低了邮政储蓄的信用,过高的分红要求也给保险公司带来压力 二、后台服务 邮政代理保险系统虽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运行,但售后服务网络系统尚未健全,目前的保单保全、理赔等售后事宜,要么由客户直接到保险公司办理,要么经由储蓄前台通过银管员进行交接,客户感觉很不方便 在客户维护方面,管理部门的服务机制未完善,对于原有客源的巩固和及新增客源的维护制度都不够完善,无法建立系统的代理保险管理模式 目前,邮政代理保险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也可以说面临着一个转折点,如何保持邮政保险的发展成果,深层挖掘其发展潜力,促进邮保业务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几项工作势在必行: 一、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合作的积极性 邮政代理保险是邮政储蓄的收入增长点,是邮政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一方面管理者要转变经营意识,变被动配合为主动经营;另一方面,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克服短期行为邮保产品虽具有投保容易、核保简便等特点,但作为一种无形产品,其推销的难度、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亚于保险营销人员,因此,管理者在利益分配上应对首期业务坚持谁经办谁受益的原则,及时兑现佣金,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活代理保险市场通过确立一系列的市场拓展目标,规划发展蓝图,依据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使邮政代理保险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

在经营管理层面,加强对险种市场追踪,确立主打险种品牌,唱响品牌效应同时,加强与保险公司间有关新产品开发、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多方面交流,站立主动性 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储蓄与保险的结合,是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二者的高速发展为邮保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二者深入的发展要求既是邮保合作的必然趋势邮政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利益共享的关系但就目前形势,绝大多数的邮政机构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多是一年期的代理协议,难以保证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为谋求进一步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一套适合竞争的合作机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双方签订长期协议是必要的 邮政与保险公司在追求业务增长,手续费提升的同时,应加强彼此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邮政、保险的合作还限于简单的代理销售模式,没有长期的共同利益机制,合作关系不稳固,多家保险公司在竞争中,采取了手续费的攀比方式,使得保险公司的收益减少,同时给邮政储蓄前台管理带来混乱资料显示,保险公司%的个人业务创造的内涵价值是%;%的团险的创造价值是%;%的银行保险业务创造的内涵价值是%,由于内涵价值低,很多寿险公司已经开始退出或放弃银保市场,从而造成市场萎缩事实表明,双方应摒除简单的业务代理模式,采用产品、技术的融合,直至资本、客户的融合,形成战略联盟的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全面综合的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本质上增强邮政和保险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提高邮政代理保险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现在邮保代理的保险产品虽然名称多种多样,但均为同质的分红型产品,保险保障功能不强,属于储蓄的替代产品而非互补产品,成为制约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狭窄,资金运用困难,保险公司的分红压力较大,在去年的利率调升后,分红型产品受到严重冲击在接下来的升息周期中,考验更加严峻,产品压力将不断增加因此,大 1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