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古诗词复习要点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8页
文档ID:457224236
九年级古诗词复习要点_第1页
1/8

九年级(上)古诗词复习要点《渔家傲 秋思》复习要点:1、写出词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雁去”(限2个字)2、写出词上下阕各自表达方式,并概括各自内容上阕描写,描写秋天边塞的荒凉、萧条景象下阕抒情:抒发作者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3、“塞下秋来风景异”“异”统领哪些景物?用文中的关键词回答雁去 、边声连角、千嶂、落日、孤城4、 用优美语言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展示的画面并分析其作用:崇山峻岭中,云雾缭绕,夕阳西下,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早紧闭城门该句渲染边塞荒凉肃杀的氛围,暗示边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5、“燕然未勒归无计”中借用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典故,含蓄表达作者(戍边报国、建功立业 )的思想感情6、分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复杂情感表达作者和征夫们思念家乡但又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7、 自选角度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一种凄凉氛围,夜深霜重,加上悠悠羌笛,加重了征人的愁思8、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军征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作者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同时含蓄表达对朝廷腐朽无能、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9、 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江城子 密州出猎》复习要点:1、 从表达方式看,上阕( 描写 ),描写( 描写太守出猎的盛大场面下阕( 抒情),表达词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决心2、 用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3、 赏析“卷”字妙用:一字传神,形象突现太守率领的队伍人数之多,行进速度之快,场面之壮观4、 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倾城______”5、 “亲射虎,看孙郎”这个典故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明自己虽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人的豪情壮志6、 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虽然年纪大了,但仍能跃马疆场,杀敌报国。

7、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诗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为朝廷效力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词人为自己勾勒了_弯弓劲射、英武豪迈、征战沙场、保家卫国_______的形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_西北来犯的西夏军队_______请写出该句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瞄准西北方,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9、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 (亲射虎 ),( 看孙郎 )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_持节云中____,_何日遣冯唐?10、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 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 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武陵春》复习要点:1、 上阕(花已尽 )交代了季节特征;( 倦梳头 )通过描绘日常生活起居来表现内心的哀愁2、 全词如何表达词人内心的哀愁的?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具体行为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内心的浓重哀愁3、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4、自选角度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并再写出两句形象表达“愁”的诗句比喻新奇贴切,将无法触摸的愁化为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形象的表达出作者内心哀愁的浓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复习要点:1、 表现词人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的两个细节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3、赏析:“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效果交代点兵季节,渲染萧杀悲凉的氛围4、自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比喻修辞,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形象描写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5、表明作者远大理想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天下事”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6、“可怜白发生”属于全词的点睛之笔,试分析其作用笔锋陡转,感情由雄壮变为悲壮,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7、 结合作品分析“赋壮词”中的“壮”体现在哪些地方从题材上看,写的是军营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塞外曲,分八百里、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8、 全词融( 梦境 )与(现实 )为一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观刈麦》复习要点:1、 描写母子给在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2、表明农民劳动生活艰辛的句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从正面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3、表明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从侧面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艰辛4、描写贫妇人“拾遗穗”场景的句子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5、“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来(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6、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句子是(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