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0KB
约5页
文档ID:6512182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_第1页
1/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本章内容概要本章内容属于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总论部分,考生需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实践基础,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知识框架图考点详解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核心考点提示:考生备考的重点放在对“马克思主义”涵义的理解与记忆上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善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4.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主义,还包括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核心考点提示:考生备考的重点放在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的记忆上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一)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发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19 世纪 30 至 40 年代,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所以,几次运动均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三)思想渊源(1997、2011 年有命题)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此基础上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997 年,单选题)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答疑编号 200001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  2.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2011 年,多选题) A.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 [答疑编号 200001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是二大理论,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二大理论使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这样就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我们从他们的生平事业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革命理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他们始终同人民息息相通、命运与共,有为人类谋幸福、为无产阶级求解放的革命献身精神;二是他们的革命精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他们的全部科学研究都是同革命实践紧密联系的,是伟大的理论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三是他们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治学态度之严谨、勤奋毅力之惊人、涉及领域之广、造诣之深,为世界思想史所罕见。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核心考点提示:本部分内容一般性掌握即可《共产党宣言》发表 160 多年以来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2.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无产阶级“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列宁依据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3.中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4.历史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具体表现为:1.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1995 年,单选题)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学说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 [答疑编号 2000010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学说的最根本特征在于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强调对世界的改造,而不应仅限于对世界的解释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章末知识树讲解 (知识框架图、内容记忆逻辑图)  从它的创造者和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