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探究方法中定量和定性探究结合【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教育研究中最主 要的两种研究方法,二者在哲学理论基础、研究操作过程、 资料搜集方式、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不同,但是二者可以相 互借鉴,相互补充关键词】教育研究;定量;定性;结合一、 概念界定1•定量研究所谓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 分析和研究事物的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 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 量表示的规定性” [1]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定量研究侧重于 对事物进行量的分析,通过对数字的描述、分析来研究事物, 揭示事物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2•定性分析所谓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 的分析和研究事物的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 的规定性” [2]定性研究侧重对事物进行质的研究,是通过 解决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等性质方面的问题,对教 育问题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描述,来揭示事物的特征二、 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比较1.哲学理论基础不同定量研究源于经验主义哲学的实 证主义哲学它的主要观点是: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 体,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价值因素的影响,但 是主体可以通过对一套工具的操作来获得对客体的认识。
19 世纪末20世纪初是定量研究占主导的时期,实验教育学运 动使得定量研究成为研究教育研究的主要手段定性研究则 源于象征和现象学的解释主义方法论它的主要观点是:主 体和客体并不是两个截然分离的实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 实际上是主体在和客体互动关系中,对客体的重新构建,人 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事物的性质,主客体的关系是一个互 为主体,相互渗透的过程2•研究操作过程的不同定量研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 假设、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抽样、选择测量工具、 控制无关变量、实施测量、检验效度、数据运算与分析、验 证假设、得出结论[3]定量研究遵循的是以演绎为主的假 设,先提出研究假设,这个假设基本上确定了研究的方向, 研究过程是从上到下逐步演绎的过程定性研究的过程一般 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陈述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了解 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与研究对象建立关系、深入调查、搜 集资料、统计、分析资料、形成结论[4]从中我们可以看 出定性研究是从特殊的情景当中总结归纳出结论,遵循的是 从下往上归纳建构的过程3•资料搜集方式不同定量研究中所搜集的资料是具有 数量关系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测量和数学分 析得来的,一般是通过数据或者图表图形等形式给表现出 来,因此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精确性。
定量研究中搜集资 料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和统计 法等等从这种资料搜集过程中可以看出,定量研究是通过 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量化,采用数据的形式来验证之前的 假设,从而揭示客观事实定性研究中所搜集的资料一般是 描述性的资料,在自然场合下的来的资料,通常我们是以文 字或者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得出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 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定性研究中搜集资料的的主要方法 有: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行动研究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从搜集资料的方法上看出,定性研究一般是通过归纳研究者 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转化,形成理论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缺点分析定量研究的优越性表现在:(1)客观性用数字描述事 物比用语言描述的主观程度要小,更符合客观事实;(2)严 密性事物质变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 将引起质变,定量研究能观测到事物的微小变化,防止事物 的质变;(3)普遍性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大量抽样统计基础 上的,研究对象的范围较大,更具有说服力;(4)验证性 定量研究往往是在有目的控制某些条件下,按严格的程序进 行的,因此,就有可能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某一课题的 研究过程。
定量研究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其主要表现为: 定量研究把研究对象看作客观事物,要求研究者不能带有主 观情感,这种情况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比较容易实行,但是在 社会科学中,人是主体,研究者的主观情感不能完全的排除 在外,因此容易对研究的结果造成影响定性研究的优越性表现在:(1)真实性和全面性定性 研究法的实质在于要求研究人员深入到研究现场,作为现场 情境中的一个成员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工作,在他们自然生 活情境中,全面描述现场情境;(2)灵活性定性研究强调 研究者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测、尊重事实,允许并鼓励研究对 象根据自己的认知框架,而不是根据预先安排好的问题结构 来做出回答;(3)准确性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主 要的研究工具,而不是问卷或调查表,定性研究是一种基于 经验和直觉之上的研究方法,由于经验是生动的、深刻的、 可信的,定性研究的结果往往是正确的;定性研究的局限性 表现在:由于定性研究是在生活当中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带 有很强的主观体验,研究者个人背景以及和被研究者之间的 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四、定量与定性研究的联系1•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 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因此,定量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为定性研 究提供了前提和基础2•两种研究方法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定量研究与 定性研究是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事物进行的研 究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而定量研究又为进一 步的定性研究创造条件” [5] o五、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的理论基础教育研究要想 全面准确、系统深刻地揭示、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科 学化水平,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必须要结合起来其次,系 统科学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 法论基础系统科学理论要求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教育教 学过程既要进行质的研究,又要进行量的研究,把定性研究 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互补性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具有互补性, “与其说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方法,不如说是一个连续统一 体,相互之间有很多相辅相成之处” [6]二者的各自的缺 陷和不足可以相互弥补,教育研究中将二者的结合可以取长 补短,相互提供帮助和支持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新技术现代教育技术 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其方法论基础上源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 究地整合。
随着软件系统的开发,SAS和SPSS等软件包在教 育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整合有了新的进展[7]【参考文献】[1] 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5.[2] 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7.[3] 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 科学,1996 (06).[4] 嘎日达•论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两种取向与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01).[5] 沈剑平,瞿堡奎.教育研究范式简论[J].华东师大学 报(教育科学版),1990 (01).[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2000.[7] 付瑛,周谊.教育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 比较[J]•医学教育探索,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