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洪易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0KB
约9页
文档ID:40646014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_第1页
1/9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5 年)年)发表日期:04/21/2011 12:21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是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为了贯彻《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精神,落实《中共公安部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以及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适应甘肃公安工作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我院的总体办学目标,根据《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年)》,特制定我院专业建设规划一、指导思想以服务甘肃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宗旨,以教育训练工作为中心,以提高教育训练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基层公安机关需要的公安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科学规划,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我院师资、设施、设备、财力及其它办学资源合理配置并使其产生最大效益二、总体目标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根据甘肃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对公安专业人才的需求,依据我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逐步形成各专业协调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

在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建设 3—5 个省级特色专业,使其在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与改革发展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具体目标是:用五年时间,积极推进我院教育训练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发展,为我省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良好服务和警力支持;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师和兼职教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特别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锻炼,建设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较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与公安业务部门的专家共同研究课程设置;适时修订教学训练大纲,实施模块化教学,在坚持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同时,将公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公安实战中的鲜活案(事)例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教材(讲义)内容滞后于公安工作实战、落后于公安理论研究的问题;逐年增加对各专业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坚持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和中青年教师的导师指导制度,严格教学执行环节,规范教学过程,改革创新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最大体现各专业教学特色和风格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基层公安机关实战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主要内容(一)学科(一)学科专业专业方向建方向建设设1、学科方向建设兼顾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在职民警培训和公安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专科专业需要,并要科学合理、协调发展2、2012 年,申报特警专业;2013 年至 2015 年,筹办并申报安全防范专业3、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在我院刑事侦查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再立项重点建设治安管理、刑事技术、交通管理等具有公安特色的专业,争取其中的两个专业在“十二五”期间申报并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二)(二)师资队师资队伍建伍建设设根据我院师资队伍的现状,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设一支数量够用、职称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1、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措施培养,主要是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鼓励或选派教师进修培训、访问学习、下基层锻炼实践和参加学术交流或研讨会议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教学训练能力引进,主要是选招一批高学历或高职称人才来我院任教,至 2015 年,我院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50%左右2、到 2015 年,我院专任教师总数达到 100 人(其中公安专业教师达到 60 人),并具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60%左右,讲师和助教占教师总数的 40%左右。

3、按照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官(教师)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兼职教官(教师)库,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选聘 60 名基层实战经验丰富、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公安民警充实业务课教师队伍,使兼职教官(教师)承担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 30%左右4、做好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到 2015 年,建立一支由 2-3 名省级学科带头人、3—5 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0—15 名校级学科带头人、20—30 名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院骨干教师队伍加大投入,创造条件,挖掘潜能,鼓励他们教学出成绩、科研出成果、工作出效益,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及其后备军在专业建设和教研教改中的生力军作用三)(三)实验实验、 、实训场实训场地建地建设设根据我院总体发展规划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今后五年,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进一步满足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训练模式的需要1、完善刑事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等基础教学训练实验室建设和基础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新建或扩建 10个左右实验室(中心、平台、基地);建设 8 跑道 400 米标准运动场和警务技能训练场等。

2、加强专业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刑事技术、刑事侦查、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综合实训基地和“警综平台”等,逐步创造系统配套、功能较齐全的教学实训条件3、建设民警心理行为训练场和心理健康测试实验室、模拟审讯室;完善警务战术训练场(模拟街区等)和射击馆等建设4、力争将刑事技术实验室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四)(四)课课程建程建设设1、加强治安管理、刑事技术、刑事侦查、警务战术、公安实用法律、公安应用写作等课程建设,确保其中 3 门以上课程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申报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争取其中 1 门课程建设申报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成为省级及其以上的精品课程,均要在视频或网络上公开教学2、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达 10 门左右校级及其以上精品课程均要实现多媒体教学五)教材建(五)教材建设设1、在公安部统编教材基础上,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有计划地推进教材建设工作至 2015 年,编写出版 5 门教材,1套案例选编;编写教学训练辅助教材 10 部左右2、突出重点,提高质量,着力抓好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建设和规划教材的建设工作3、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建设4、加强电子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的建设工作。

六)科研建(六)科研建设设大力推进学院的科研工作,积极拓宽科研立项渠道争取通过 2-3 年的努力,取得并完成公安部、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逐年增加省教育厅规划重点课题的立项数;校本科研课题每年立 10 项左右要加强与公安机关实战部门密切合作,及时调整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课题研究,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凡由我院立项和完成的科研课题(包括校本科研课题),均按等级学院给予适当的资助和奖励通过科研课题的立项和研究,促进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促进教学训练水平的提高,并为公安实战服务2011-2015 年,学院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 50 篇左右,其中核心刊物发表 10 篇左右;每年编写出版学术专著 3 部左右凡以我院教师(干部)为主发表的与公安工作或教学训练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包括调研文章等),均按等级学院给予适当的资助和奖励四、工作措施(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公安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和招录培养体制改革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强与公安实战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适时掌握基层业务部门的人才需求状况,与实战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基层公安机关需要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二)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教学训练内容要充分反映社会治安现况、特点、任务和要求等,并且要不断更新内容,做到常讲常新紧密联系我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编写融“教、学、练、战”于一体的专业课教材,实施模块化教学三)建立教师培养使用机制,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教官)队伍强化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侧重进行教学艺术、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大力开展专业课教师岗位业务练兵活动、教学业务交流活动和评教评讲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训练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绩效考核机制,把绩效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职称、报酬等挂钩,充分调动教师教学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省内公安机关各业务实战部门选聘一批专家和业务能手兼任我院的业务教官,实行优胜劣汰四)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依托现有的警务训练馆、刑事技术实验楼、计算机室、语音室,新建、扩建、改建刑事技术、刑事侦查、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民警心理健康测试实验室和“警综平台”等,不断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在省内各市州公安机关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实践实习制度,建立我院和实习单位共同参与的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的评价机制。

五)通过专业建设特别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巩固和提高,真正把我院各专业建设成全省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实用的、协调发展的专业,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并具有明显的公安特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