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申论范文1200字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47KB
约7页
文档ID:290259830
教育申论范文1200字_第1页
1/7

    教育申论范文1200字    申论范文: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关于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六大任务时首先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振兴,当然首先要依靠人的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美国,达到世界排第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尽人意之处依然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还应进一步减轻;素质教育还应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改革还应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重数量轻质量、重招生轻教学、重硬件轻软件、学术腐败还在一定程度上滋长教育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进一步努力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水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只有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才是人成长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很多贫困家庭咬紧牙关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摆脱贫困教育公平是千千万万的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曙光首先,进一步做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对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健全学生的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基本素质;在城市,重点规范教育收费,严禁通过择校等手段乱收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第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已经超过美国,达到世界排名第一使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这本身对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高等教育规模、数量迅速膨胀的同时,质量却没有全面跟上个别高校、个别专业出现了教学水平滑坡、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就业工作统计弄虚作假、教育腐败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滋生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监督,特别是财务制度的监督规范高等院校基础建设的规模和招投标制度畅通举报渠道,杜绝学术腐败、弄虚作假等现象第三,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继续做好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的贯彻加大财政投入,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得了职业教育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应健全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这既是培养大批优秀教师、鼓励更多优秀青年投身教育事业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促进贫困家庭子女能够上得起大学的有力举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教育是传播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培养思想道德的主要手段我们应站在为人民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的战略高度,积极有效地采取措施,加大投入,打造好教育这块民族发展的基石第二篇:申论范文:大学精神与价值观教育 2400字考德上——为国育才 德者为上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指导之申论范文——大学精神与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除了需要相应的途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外,还需要有大学精神的保障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与精髓所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如若得不到大学精神的支撑,无疑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国家的人才培育重镇,大学必须采取有效手段确保其教育品质,特别要在精神塑造方面有所建树,才能为国家培育更多高定位、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功能第一,凝聚功能大学精神是吸引、荟萃优秀人才的主要因素一方面, 大学精神能够对外界优秀人才形成强大的精神吸引力,促使他们因心向往之而行趋附之,从而进一步提升一所大学的师资水平,加强其学术力量另一方面,大学精神对于内部师生员工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凝聚力量作用,当大学精神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积淀和明晰的人文理念,逐渐衍化为大学人深层次的群体意识, 甚至内化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格气质和行为习惯时,这所大学的内部机制的运作就无需完全依赖制度管理和条令约束,而是一种自动化的集体意识和向心力在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能够在根本上推进大学的科学发展。

第二,拓展功能一所有大学精神作为内在支撑的大学,其自然也就具有了向外拓展的雄厚实力这种拓展力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方面,是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所产生的强大社会反馈力量这是一所大学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外界影响的最重要的依托,也是最具说服力的成功依据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场所,在大学接受教育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大学精神的感染,当这些人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他们也把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传播到社会上去,从而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为这所学校带来不可估量的外部拓展力另一方面,是学校自身的整体学术力量和学术团队及个人的社会影响力,这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高雅文化,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大学推广运动等手段向社会广泛扩散和传播,同时也可藉此影响力向社会各领域以及广大的国际外部空间进行拓展,发挥积极作用考德上2013国考交流群:242308323考德上——为国育才 德者为上第三,激励和导向功能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积极向上的激发、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大学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更需要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激励力量而大学精神能够为置身其中的每个个体有效提供这种力量。

这种激励力量对于知识分子的人生规划与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当大学精神被内化为人们共同的一种学术良心、道德规范乃至人格气质时,就会产生一种价值指向,激励着人们去不断追求真理、关怀社会;又因为精神力量是富有渗透性的,这种渗透实质上是思想方法、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启迪、感化、陶冶作用,它通过形成一定的氛围,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最终形成巨大的精神导向力量第四,规范功能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严格的规范正是大学精神的必有之义大学精神应该自然地贯穿、渗透在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术研究、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如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发展思路、规章制度、价值取向、学术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等,它对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起着制约和规范作用这种规约作用通过每一个教师、学生的言行举止及精神面貌得以体现,并最终融合、汇聚成一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彰显出来大学精神与当代价值观教育大学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其使命是把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放在首位的大学教育作为引导人的力量,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较之获得知识在教育目的上更具终极意义。

基于这一点,大学精神首先是把价值观的教育,体现在它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对世界、人类和人生给予热忱关怀,并热情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世界的前途命运、人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作为永恒主题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就是大学人群体这种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人持有的或追求他们所认同并自信为理想的且努力传播的价值观及其体系某一具体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鲜明个性,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通过师生员工在办学过程中的目标选择、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以及校园环境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以一种“能动”的形式呈现,并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对进入该环境的个体或群体产生影响,使之在其中表现出一致的价值观及其体考德上2013国考交流群:242308323考德上——为国育才 德者为上系所以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大学精神的价值引导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将大学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并勇于实践,逐步形成行为习惯的过程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追求真理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大学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对真理的无止境探索逐步使大学人形成了为社会追求真理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不断追求真理成为大学人共同的追求。

二是引导大学生培养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以创新知识为使命,它本能地要求大学人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人要创新知识,就需要批判,批判不是否定已有的知识积累,而是在扬弃中达到更高的境界大学生在大学里与老师的朝夕相处中会很自然地向老师学习这种批判和创新的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批判与创新能力三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是我们这个社会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是共同理想考德上2013国考交流群:242308323+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