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选修4 化学3.3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2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5.55KB
约6页
文档ID:525642600
人教版选修4 化学3.3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2_第1页
1/6

核心素养背景下—《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及反思该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选修 4》中的第三章第三节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盐类的水解》在人教版选修 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并讨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是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是后续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2.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盐类水解的过程、定义及实质,盐类水解的过程和实质是重点内容,盐类水解的实质是难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并不一定呈中性的感性认知,这是第一层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分类讨论了盐在水溶液中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变化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更深刻的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实质。

二)学情分析: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已有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的 pH 等知识,这几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均有一定的难度,而盐类的水解又是这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就更有难度,因此,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认识盐类水解的过程、原理、实质及规律;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2.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落实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3.通过实验探究及问题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落实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4.运用类比、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实质,锻炼分析、推理能力落实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5.通过对身边纯碱去油污、工业上用氯化锌溶液来清洗金属上的锈斑等问题的分析,体会化学与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落实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盐类水解的的过程及实质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揭示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实质四、教学过程设计及解析教学环节 1: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提问:常温下,水为什么呈中性?如果在水中加入酸或碱后溶液分别呈什么性?为什么?学生回答:常温下,水中 c( H+)= c(OH-)呈中性,酸溶液中 c( H+)> c(OH-)溶液呈酸性,碱溶液中 :c( H+)< c(OH-)溶液呈碱性追问:那么盐溶液的酸碱性情况怎么样呢?盐溶液是不是一定呈中性呢?学生回答:有的说是,有的说不一定设计意图: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解决真实问题本节课以水为什么呈中性?如果在水中加入酸或碱后溶液分别呈什么性?为什么?盐溶液是不是一定呈中性?设置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过渡自然,激发学习兴趣,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对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原因的回忆,明确溶液的酸碱性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相对多少决定,为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做好铺垫教学环节 2:实验探究,掌握规律教师提出:下面大家利用所给仪器和药品,自己检验所给几种盐溶液的酸碱性。

分组实验:对盐溶液进行酸碱性测定(教材 54 页)见下表:各实验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并填写下表(教材 54 页表格)盐溶液 NaCl Na2CO3 NaHCO3NH4Cl   Na2SO4   CH3COONa  (NH4)2SO4酸碱性交流小结: 溶液呈中性的有:NaCl 、 Na2SO4溶液呈酸性的有:NH4Cl 、(NH4)2SO4溶液呈碱性的有:CH3COONa、 NaHCO3、 Na2CO3得出结论:盐溶液有酸性、碱性还有中性寻找规律;请同学们分析盐的类型与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并完成下表盐的类型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交流小结:由学生讨论并归纳盐的类型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得到初步的判断盐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思考:显示不同酸碱性的盐溶液中 C(H+)和 C(OH-)又怎样的关系呢?结论:强酸弱碱盐——酸性,C(H+)>C(OH-)强碱弱酸盐——碱性,C(H+)<C(OH-)强酸强碱盐——中性,C(H+)= C(OH-)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盐溶液并不都是呈中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这是为什么呢?”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提示学生借用2分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将盐分成不同的三类,从而为进一步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搭设了探究的台阶我最初给学生准备的是 PH 试纸,结果发现 PH 试纸对中性和弱碱性或弱酸性溶液的区分度不大,不利于学生迅速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而且每次要和比色卡对照,花费时间较长最后改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作为指示剂供学生选择,效果较好这个过程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了解事物的宏观现象,同时也落实了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教师质疑:1.为什么都是盐溶液,却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其原因是什么?2.上述三种类型的盐溶液中 H+与 OH—都来自于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来的 H+和 OH-的浓度总是相等的,为什么某些盐溶液中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呢?教学环节 3:深入分析,理解实质教师引导:以 CH3COONa 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水溶液中的粒子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分析、感悟盐溶液是呈酸碱性的原因,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并用板书展示变化过程:解析: 当 CH3COONa 溶于水后,溶液中共有 Na +、CH3COO-、H+、OH-四种离子。

CH3COO-和 H+能发生反应结合成弱电解质 CH3COOH ,结果改变了溶液中 H+和 OH-浓度的相对大小,使 OH-浓度大于 H+浓度,所以 CH3COONa 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CH3COO-+ H2O → CH3COOH + OH-可以从 CH3OONa 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中,同学们可以发现盐的水解可以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碱+酸 盐+水水解设计意图:通过板书和讲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给学生一个示范,为学生下一步的类比分析和正确书写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打好基础通过深入分析,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讨论了盐在水溶液中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变化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更深刻的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实质,进而正确地书写了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这个过程充分地落实了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化学变化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思考:氯化铵溶液中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有无结合成“新分 子”的可能?请同学们自主分析:学生分析后用展示:3分析: 有 NH4+、Cl-、H+、OH-四种离子NH4+和 OH-能结发生反应合成弱电解质 NH3·H2O,即产生了新的可逆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同时建立了新的平衡体系。

结果改变了溶液中 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使 H+浓度大于 OH-浓度,所以氯化铵溶液呈酸性课堂练习: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离子方程式:NH4++ H2O →NH3·H2O+ H+讲解:1.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盐溶液中的粒子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运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当各种粒子的量相当时达到平衡,共存于溶液中2.盐类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①可逆 ②程度微弱,无气体或沉淀符号 ③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的,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是一步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为得出盐类的水解的概念打下铺垫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类比迁移的能力 类推思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用上述学会的思想进行合理推测,这样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思想,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讨论:以 NaCl 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为什么显中性?学生: 由于 NaCl 电离出的 Na+和 Cl-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 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教师:通过对以上 CH3COONa、 NH4Cl、NaCl 的水溶液酸碱性的探究,请同学们归纳: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呈酸性有些呈碱性?交流小结: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上述微观过程的共同点:①盐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时溶液中必然产生弱电解质产生弱电解质的原因是盐在溶液中可电离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②水的电离被破坏,即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 C(H+)≠C(OH-)了,使溶液呈酸碱性盐溶液中这一变化我们称之为盐类的水解投影:盐类的水解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盐类水解的定义,思考盐电离出的所有离子是否都发生了水解,加深对定义的理解投影 1.定义:在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 H+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交流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盐类要发生水解需具备什么条件?学生小结: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才能发生水解(或在溶液中生成弱电解质的盐才能水解)投影 2.条件: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才能发生水解(或在溶液中生成弱电解质的盐才能水解)4思考:盐类水解的本质是什么?投影:3.实质: 弱电解质的生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结果使溶液中 H+和OH-浓度不相等。

思考与交流:盐类的水解是否属于离子反应?学了本节知识后,你对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有没有新的认识?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离子反应的发生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