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00KB
约78页
文档ID:48688718
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_第1页
1/78

第十章 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中山大学妇幼卫生系 刘建安公共卫生学院706室 办公 020-87332498目的要求­掌握婴幼儿疾病统计指标体系­掌握妇幼卫生资源利用情况指标体系­熟悉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体系­熟悉反映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及效果指标内容提要第一节 妇女保健工作指标体系1)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2)婚姻保健指标 第二节 婴幼儿保健工作指标1)婴幼儿死亡统计指标2)婴幼儿疾病统计指标3)健康检查及缺点矫治指标4)预防接种5)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率内容提要第三节 妇幼卫生服务及管理工作指标体系 1)反映妇幼卫生管理的统计指标 2)妇幼卫生资源投入指标 3)妇幼卫生资源利用指标 4)妇幼卫生服务情况指标 第四节 计划生育统计指标体系 1)人口生育水平指标 2)人口再生育指标 3)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及效果指标第十章 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一、意义(新法接生为例)­是制订妇幼保健政策、规划及计划的主要内 容;­是总结、评价妇幼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 学依据;­是反映妇幼人群健康水平的具体指标 第一节 妇女保健工作指标体系­防治工作资料通过妇科检查和有计划的普查 而获得­妇女疾病包括子宫和附件肿瘤、宫颈糜烂、 附件炎、阴道炎、外阴疾病、月经不调、不 孕症和子宫脱垂等。

­各项指标都应据任务要求按病种进行统计 一、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1)普查率说明妇女疾病普查的全面性 2)治疗率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 3)治愈率治疗效果的评估 4)发病率 描述疾病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 假说和评价防治措施 一、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续)5)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包括时点患病率 和期间患病率 (1)时点患病率:描述慢性病存在或流行频度, 其降低可能是发病率降低或技术设施改进, 也可能是两者共同的结果慢性宫颈炎为例)第一节 妇保指标体系(续)(2)期间患病率 资料收集较困难且只有对固定人群才能确定现患 病例,实际中应用不多劳务女工为例) 7) 某病死亡率(mortality rate)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健康生命威胁程度 ,前者反映疾病的预后,后者反映因该病而死亡 的频率两者反映的对象和意义不同一、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续)8)因病缺勤率和休工率均能较好地反映疾病对劳动力的影响 (劳务女工月经不调为例)一、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计算)一、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计算)一、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计算续)一、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计算续)二、婚姻保健指标1)婚前检查率(下降) 2)婚前检查疾病检出率 (遗传性疾病为例)二、婚姻保健指标(计算)三、孕产期保健指标(一)孕期保性指标 1)孕期受检率 孕妇保健工作普及性。

2) 孕早期受检率 接受检查及时性,对防病 、防畸有重要意义肢体畸形为例) 3)孕妇平均产前检查次数 接受保健检查的系 统性三、孕产期保健指标(续)4)孕期并发症发生率 (自然流产、妊高征、前置胎盘) 5)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新生儿百分比反映孕期营养和健康状况三、孕产期保健指标(计算)三、孕产期保健指标(计算)续(二)接生工作指标新法接生是指用消毒产包进行的接生新 法接生率在95%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在1 %以下,反映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好坏 我国迄今仍有个别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1%,尚未完全普及新法接生孕产妇死亡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非意外原 因而死亡的妇女其中不论妊娠时间与部位 ,凡是与妊娠有关,如宫外孕、葡萄胎等疾 病,也不论是否采取过医疗措施而死亡者直接反映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与社会 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直接联系,同婴儿死亡 率,孕产妇死亡率可作为评价社会、经济状 况指标二)接生工作指标(续)1)新法接生率 2)住院分娩率 医院有消毒环境设备及抢救设备 3)会阴破裂率接产技术,把初经产妇、人工切开等分开计算 4)剖宫产率 5)手术产率 6)其他反映接产工作情况(产后出血率、产后感染率) 7) 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MMR) 8)孕产妇死于产科大出血的比例 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和努 力方向。

二)接生工作指标(计算)(二)接生工作指标(计算)(二)接生工作指标(计算)(三)产后保健工作指标1)产后访视率 产后保健的普及性 2)平均产后访视次 产后保健系统性 3)产后42天检查率 保健的及时性 (社区产后抑郁水平访视)(三)产后保健工作指标(计算)第二节 婴幼儿保健指标体系降低围产儿、新生儿、婴幼儿死亡率, 加强重点多发病的防治,定期访视及卫生指 导,定期健康检查及缺点矫治,有计划地预 防接种等,是婴幼儿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应需要掌握有关指标体系婴幼儿死亡水平是反映该地区社会经济 状况、文化水平及评价妇幼卫生工作效果的 主要标志一、婴幼儿死亡统计指标­ 新生儿死亡指出生后(活产)在不满28天内 ,因各种原因死亡者­ 活产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时(孕期满28周), 有呼吸或他任何一种生命现象(心跳、脐带 搏动或随意肌收缩)者­ 婴儿死亡是指出生后(活产)到差1天满1周 岁,因各种原因死亡者一)常用年龄别死亡率1)新生儿死亡率 (neonatal mortality rate,NMR)指某年每1000名活产儿中,未满28天的新 生儿死亡数分析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比例和新生 儿死亡的原因。

2、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 )指一年内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未 满1周岁的婴儿死亡数2、婴儿死亡率­可反映出国家或地区婴儿健康水平、妇幼保健、医疗 服务的水平;­可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等综合因素 它是健康状况指标,也是重要的社会、经济状况指 标之一­ 婴儿死亡率的优点是不受人口构成不同的影响,不 同国家之间可直接比较­确切反映婴儿死亡水平,用调整婴儿死亡率­当婴儿出生率变动不大时,婴儿死亡率校正与否相差 不大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率资料不易准确掌握 ,而5岁以下死亡率又很高,故用5岁以下儿 童死亡率来反映婴幼儿死亡水平联合国儿 童基金会也用此指标来衡量其健康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nder-5 mortality rate or U5MR)指某年内每1000名活产儿中,从出生到未 满5周岁的孩子死亡概率不受人口构成影响,可进行国家、地区间 直接比较,应用广泛二)补充的年龄别死亡率1.围产儿死亡率指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000克或身长35厘米,相 当于28周胎龄,一直到出生后足7天,凡这一阶段死 亡胎儿、新生儿与同期活产、死胎、死产总和的比值。

来自产科病历记录,反映围产儿健康状况,也是 衡量围产期或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基本指标2.早期新生儿死亡率 3.后期新生儿死亡率 4.后期婴儿死亡率 5.1-4岁儿童死亡率(二)补充的年龄别死亡率(计算)(二)补充的年龄别死亡率(计算)(三)不同年龄组死因别死亡率某年龄(组)某病死亡率:指一个地区某 年龄(组)每10万人中,因某病而死亡的儿 童数有助于明确对不同年龄组儿童保健重点 内容如肺炎和腹泻疾病是贫穷落后的国家 和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用于评价医疗、保健工作好坏,也可用 于评价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两病管理程度 (三)不同年龄组死因别死亡率(计算)二、婴幼儿童疾病统计指标1.出生缺陷发生率 2.低出生体重儿百分比 3.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 4.婴幼儿某病发病率4.婴幼儿某病发病率(1)小儿肺炎发病率:指1年内每100名活产儿中, 从出生到未满5周岁肺炎的发病概率 (2)小儿腹泻发病率:指1年内每100名活产儿中, 从出生到未满5周岁腹泻的发病概率 (3)小儿贫血发病率:指1年内每100名活产儿中, 从出生到未满5周岁小儿贫血的发病概率 (4)小儿佝偻病发病率:指1年内每100名活产儿中 ,从出生到未满5周岁佝偻病的发病概率。

“四病”发病率已成为评价儿保工作质量重要指标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 (5)儿童地方病甲状腺肿大率本指标只用于缺碘地区,被监测的年龄组 为8-10岁儿童 (6)低体重(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 (7)中、重度生长迟缓患症率三、儿童健康检查及缺点矫治有关指标1)儿童健康检查率 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100 名儿童中已检查的儿童数该指标说明保健 检查的全面性 2)儿童患病率 指平均每100名受检儿童,患 有某病儿童数3)儿童缺点率 指在健康检查中发现的沙眼、 龋齿、脊椎弯曲、视力减退、头癣及肠道寄 生虫病等常见儿童疾病,可说明儿童缺点存 在或治疗频度,提出儿童保健工作重点 4)缺点矫治率 指每100名在健康检查时发现 有缺点的儿童中,已矫治缺点的人数该指 标说明儿童缺点普治的质量 5)残疾患病率指每100名受检儿童中,患有残 疾的人数四、预防接种包括卡介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麻疹、脊髓灰质炎及乙型肝炎等,预 防接种率说明儿童计划免疫的全面性五、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率1.纯母乳喂养率2.母乳为主喂养率3.适时辅食添加率4.母婴同室率第三节 妇幼卫生服务及管理工作 指标体系一、反映妇幼卫生管理的统计指标1.围产保健管理(乡、村)覆盖率 2.婴幼儿童系统管理乡(村)覆盖率 3.孕产妇系统管理乡(村)覆盖率 4.“四苗”覆盖率一、反映妇幼卫生管理统计指标(续)5.围产保健建册(卡)率 6.围产保健册(卡)回收率 7.新生儿访视率 8.母乳喂养率一、反映妇幼卫生管理统计指标(续)­围产保健管理乡(村)覆盖率及围产保健册(卡)率 ,说明围产保健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围产保健册(卡)回收率说明围产保健管理的系统性 ;­婴幼儿系统管理乡(村)覆盖率、新生儿访视率及母 乳喂养率则是说明婴幼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 有效性;­“四苗”覆盖率说明婴幼儿童预防接种计划管理的全面 性;­孕产妇系统管理乡(村)覆盖率则是说明孕产妇系统 管理工作的全面性。

二、妇幼卫生资源投入指标1.每千人口妇幼卫生技术人员数2.大专(或中专)及其以上妇幼卫生技术人员比例3.年内新增妇幼卫生技术人员占新增卫生技术人员的 比例4.人均妇幼卫生费用5.妇幼卫生经费占该地区卫生经费的比6.妇幼卫生必备设备装备率7.每千人口妇幼卫生床位数(钱、人、物)三、妇幼卫生资源利用情况指标1.妇科(产科,儿科)每日门、急诊量 2.每1妇科(产科,儿科)医生(医师、士)每 日门、急诊量 3.实际用于妇幼卫生方面的经费比例 4.妇幼卫生必备设备使用率 5.妇幼卫生床位的使用率四、妇幼卫生服务情况指标1.孕妇产前检查覆盖率与产前检查质量的指标相结合,如孕12周 以内接受第1次产前检查比例,高危孕妇检出 率等指标以及孕产妇死亡率,才更有意义2.产妇产后访视率产妇产后访视 指产妇产后42天之内,在规 定的时间内被妇幼保健医生按访视要求进行 的访视 该应结合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死亡原 因同时分析,为我们了解掌握产妇产后访视 情况,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3.产妇住院分娩率同时结合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 等情况一起分析将更有意义4.使用生长发育监测图对3岁及其以下 儿童进行管理的覆盖率是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可及时了解儿童的生长发 育情况,反映儿保工作情况。

5. 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卫生状况好的发达国家,比例小于2% ,提示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列各项指标较直接地反映妇幼卫生服务 及管理工作质量,妇儿保健工作指标也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妇幼卫生服务及管理工作质量 ,在评价后者时也应列于考虑范围第四节 计划生育统计指标体系1.出生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1000人口中的 出生人数(活产数)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高低与育龄 妇女生育率和人口中育龄妇女比例有关出生率与生育率的关系是:2.生育率指15-49岁年龄范围内的妇女,有的国家 生育年龄范围是15-44岁,比较生育水平时, 生育率更为确切3.年龄别育龄妇女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