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儒家修身敖依昌

ji****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79.50KB
约9页
文档ID:54799020
儒家修身敖依昌_第1页
1/9

儒家的修身与管理及人际沟通文化 重庆大学 敖依昌教授,,一、儒家的修身旨在构建理想人格 ——儒家关于理想人格的自我修炼与建功立业有机融通的理念,(一)儒家理想人格的价值基础是精英价值儒家理想人格的模式源于儒家精英价值理论,是儒家治国及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石 根据儒家的社会分层理论及由此产生社会分层结构社会价值分层为 :,精英价值 1.追求社会价值(让渡个人利益) 2.追求精神价值(让渡物质利益) 3.追求长远价值(让渡短期利益) 平民价值 1.追求个人价值 2.追求物质价值 3.追求近期价值,平民进入社会精英阶层,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完成价值转化平民价值与精英价值相互分离,有机互补,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提供价值支撑西方近代理想人格是浮士德人格:让横决天下的动力实现个人价值,进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价值浮士德是德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歌德在《浮士德》中塑造的主人公,其心理结构为现代西方人格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基石林布兰所绘的浮士德版画 (circa 1650),(二)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是以“内圣外王”为内核的圣贤人格,“内圣”是指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外王”是指在社会功业建树的最大成就 《论语·宪问》:“修己以安人”、“修己达人”。

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一致与和谐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内圣”的修炼途径,《大学》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作为实现“内圣”(理想人格模式)的途径 1.格物,探究事物之理 2.致知,获取理性层面的认识 3.诚意,诚其意《大学》:“毋自欺,如好好色,教君子好慎其独 4.正心,心不存邪念 5.修身,内在素质的完善,动态地完善“君子日三省吾身”(类似于西方的忏悔精神) 6.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易经·象传·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豪杰精神:仁、义、礼、智、信、勇经天纬地,建功立业以及扶危定倾身任天下的使命感 8.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知行合一的精神,二、儒家的人性论及尽人之性治国 及人际沟通理念,(一)儒家的性善说儒家主张人性本善法家主张人性本恶现代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性是善与恶的复杂矛盾统一体 (二)儒家尽人性的理论儒家主张尽人性则能尽物之性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人有善根,只要激活善根,就能转化为善性,就能促成人际和谐,成就事业孙中山先生主张“人尽其才,货畅其流”即是源于儒家的上述思想三)传统文化对各类人性的考察举要,1.《战国策》对领导品性的考察 郭隗(wěi)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2.《逸周书》关于考察人性的方法设之以谋以观其智,示之以难以观其勇,烦之以事以观其治,临之以利以观其不贪滥之以乐以观其不荒,喜之以观其轻,怒之以观其重,醉之以观其恭,从之色以观其常,远之以观其不二,昵之以观其不狎复征其言以观其精,曲省其行以观其备此之谓观诚四)儒家的沟通文化举要,1、沟通主体的自我完善,发奋读书,悬梁刺股,博古通今尽可能地掌握最多的知识、信息、情报目前要善于利用数字图书资源)2、知己知彼研究沟通客体(对象)的情况了然于胸,洞若观火对各类领导者的欲求和人性有深刻了解3、周密谋划,管理沟通的基础是谋略与规划4、对症下药,因人因事辩证应对五)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沟通案例举要,1.苏秦说赵肃侯合纵 2.张仪说秦连横 3.邹忌讽齐王纳谏 4.烛之武退秦师 5.祝龙说赵太后 6.诸葛亮《隆中对》的古典系统决策科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