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过江隧道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探讨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53KB
约6页
文档ID:229236915
过江隧道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1/6

过江隧道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探讨 韩雪摘 要:过江隧道作为一种过江模式,在沿江城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桥位资源不足的城市,过江隧道为一种可选的有益补充明确过江隧道的功能等级、施工方法、技术特点,对指导各地的过江隧道规划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过江隧道;盾构法;沉管法;双层隧道;潮汐车道隧道;:U45 :A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减少交通运行时间,加强交通联系,改善交通运行环境,过江隧道的出现和应用就显现出其特有的作用过江隧道作为一种跨越江河、联系两岸的主要结构物,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相比桥梁来说,过江隧道具有不影响通航、拆迁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国内与江河相关的大型城市,如上海、香港、武汉、南京等均修建了大量过江隧道,为满足城市的交通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探讨了各城市过江隧道的功能等级、施工方法、技术特点,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1案例分析江底隧道作为水底隧道的一种,最早源于国外,国内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国内第一座江底隧道为1969年建成的上海打浦路隧道,为黄浦江上的主干路隧道,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km/h国内首次采用沉管法的广州珠江隧道于1993年建成通车,为珠江上的主干路隧道,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50km/h。

2008年,国内首个穿越长江的武汉长江隧道建成通车,主干路隧道,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50km/h,长3.6km2功能分析过江隧道对于各城市来说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对上海来说,作为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系统如上海长江隧道为G40沪陕高速的过江通道使用,发挥了高速干路的功能上海的军工路隧道、上中路隧道作为中环快速路的过江通道,发挥了快速路的功能上海的打浦路隧道 、大连路隧道 、复兴东路隧道等隧道作为主干路,发挥了相邻组团联系的作用上海外环内现状16个过江通道中,隧道的数量为12个,远大于桥梁的数量对武汉来说,作为城市主干路系统武汉长江隧道2008年建成,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之间,双线4车道,设计车速50km/h,是国内第一条建成的长江公路隧道对南京来说,作为城市快速路,南京长江隧道为联系浦口区与江南主城区的快速路,承担了城市间中长距离的跨组团联系,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在建纬三路隧道为双向8车道隧道,设计速度80km/h对重庆来说,作为城市主干路系统重庆规划修建的朝天门两江隧道作为联系三个CBD的过江通道,主要发挥了相邻片区联系的作用3施工技术过江隧道过江段施工风险大,要对开挖面的稳定泥浆、添加材料的泄漏或喷涌,隧道上浮问题和管片变形等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为确保安全施工提供技术保障,所以过江隧道的施工方法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对于过江部分采用盾构法施工,一般覆土厚度1~2倍管径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盾构设备进行隧道掘进,对岩层扰动小,施工技术成熟,风险可控如上海长江隧道、南京长江隧道、武汉长江隧道均采用此类施工方法此外可以采用沉管法进行施工通过临时围堰采用趸船进行安装,受水流、冲刷等因素制约,施工难度大,一般覆土1~2m即可如上海外环隧道采用此类方法修建而对于传统的钻爆法施工,覆土高度较高,对岩层有扰动,风险较高同时由于覆土深,不利于两端接线故过江隧道中很少采用4先进理念在过江隧道的应用中,各种先进理念不断出现如上海上中路隧道为双向八车道隧道,隧道内径为13.3m,外径为14.5m,共分为上下两层,每层都设有2条车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大断面隧道均可采用此类形式上海外环隧道为采用沉管法施工的特大型江底隧道,中间两车道为潮汐车道,可根据早晚高峰情况设置通行方向管段断面宽43m、高9.55m,为3孔 2管廊8车道形式5桥位影响受城市规划、工程地质、水文条件、通航要求、拆迁用地等因素制约,城市的桥位资源极其有限在城市桥位资源受限情况下,过江隧道成为了一个可用的替代性通道加上过江隧道拆迁少,基本只在出入洞口附近对用地有少量影响。

可以预见,在未来不管在平原城市或是山地城市,过江隧道将是一个更加重要的过江模式6 规划分析过江隧道的建设需要根据该城市的现状交通状况,周边土地利用情况,隧道相关设计,出入口及接线条件分析进行考虑,从而寻求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譬如考虑到可在过江隧道附近相交道路建设立交以缓解交通的组织运行对于都市功能核心区快速交通需求较大,考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核心区快速通行能力,完善都市功能核心区路网结构,综合考虑都市区过江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置控制过江通道,优化两侧接线,发挥系统最大功能结语(1)本文通过对上海武汉南京等城市过江隧道的案例分析,阐述了过江隧道的功能等级、施工方法2)盾构法施工的过江隧道可采用双层隧道结构,一个隧道即可设置4个车道为城市短距离的交通联系,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经济的模式3)沉管法施工的过江隧道可采用潮汐车道模式,为职住分离、潮汐现象突出的区域提供了新的示范4)随着城市桥位的枯竭,过江隧道将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过江模式参考文献[1]奚峰.双层道路隧道通风设计的特点和典型实例[J].中国市政工程,2010(11):26-30.[2]朱家祥.上海外环沉管隧道关键施工技术概述[J].岩土工程界,2003(08):2-5.[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24期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的其它文章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浅谈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探索和思考农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因素试析变电施工中变压器现场安装技术措施林业资源中林业造林方法的应用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发展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