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言断句二轮复习暨一模讲评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63.18KB
约37页
文档ID:47973610
文言断句二轮复习暨一模讲评_第1页
1/37

文言断句二轮复习暨一模讲评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 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然 后集中精力分析难 断句与上下文的 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断句步骤规律一:寻找主干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 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 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文言句式与现代文句式一般相同,大多是主谓结构而常常 省略主语查结构,重点是抓动词,以动词为中心, 在它 之前找主语,在它之后找谓语,确定其句子主干,从而断句 和标点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 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⑴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 、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 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 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⑵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 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 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 “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 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 ”“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规律三: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 常常用“曰 ”“云”“道”“言”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 用“曰”,而把主语省略这些词语后面是直接引述的的内容,须要停顿 ;这些词语后面是间接引述的的内容,不须停 顿规律四:借助文言句式和修辞定句 读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 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 句提供了方便 • 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 • …乎”、“何……之有”,“孰与……乎” • “为……所……”、“受……于……”, • “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 •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 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 一模分析•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 • 尤 恶 平 章 王 毅 右 丞 高 昉 因 京 诸 仓 粮 储 失 陷 欲 奏 诛 之 拜 住 密 言 于 帝 论 道 经 邦 宰 相 事 也 以 金 谷 细 务 责 之 可 乎 帝 然 之 俱 得 不 死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 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 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给下面答案打分: • 〖评分说明〗 • 3分,每错、漏三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平章 王毅/右丞高昉”中间可断可不断错、漏1-2处不 扣分,错、漏3-5处扣1分,错、漏6-8处扣2分, 错、漏9处及以上扣3分 • 示例1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 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 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 • 示例2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 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 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漏5处,错3处, 1分]漏3处,错3处,1分• 示例1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 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 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 死 • 示例2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 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 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 • 示例3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 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 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 [漏1处,错2处,2分][漏3处,错2处,2分][漏2处,3分1、寻找主干定句读。

2、找虚词,定句读3、对话、引文定句读 4、借助文言修辞、句 式定句读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实际 操作 中要 综合 运用练一练:1、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 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2008年广东高考)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 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练一练:2、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 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 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 社稷臣于斯见之 (2009广东高考)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 ∕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 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练一练:3、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 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 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 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010年广东高考)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 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 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 咸顿首称善速效提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 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 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 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 学家之律绳之 (2011年广东高考)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 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 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 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 之第三课时:翻译• (2)翻译下面的句子。

7分) • ①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 得罪,岂太子福耶?(3分) • ②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 欲更广之4分)二标准六方法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留:删:换: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 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 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 、虚词删去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 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 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换成今 义的词等文从句顺 调:补:贯:把文言句中的特殊句式,按 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补出省略内容主语、谓 语、宾语、介词等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 贯通地翻译(就是意译) (注意运用修辞的句子)翻译方法总结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遇到疑难不要慌最后一招猜猜看一、联想推断法• ⒈根据所学来推断 • ⒉联想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推断:二、相似结构推断法(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 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 三、以形释词法四、以音释词法五、位置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中的位置推知 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和其它信息推知它的意义)方法指导(如何踩中得分点)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 今异义词等)。

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 式等)①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 得罪,岂太子福耶?(3分)• 译对“长”给1分长”意为“担任长官”或“执掌部 队”之意,按此处语境要求必须解释为“担任……宿 卫长”或“执掌……宿卫队”(“统领”“掌管”亦可) ;译为“是”,不得分 “而与东宫私相往来”一句中“而”字可以译为“如果”,也 可以不译,但整个句子必须译出假设意思而”字译 为“却”“但是”转折等意思的,均不得分大意落分点在后两个分句上,译错其中一个分句,不得分 第一分句特别关注“固”(可译为“固然”“本来”“应该”) 和“得罪”(译为“获罪”,或译出遭到处罚的意思),第二 个分句特别关注“岂”字(可译为“大概”“难道”“哪里”“怎 么”) 给下面答案打分 • 示例1 我是长天子的宿卫却与东宫私自往来,我 固然得罪太子,但这不是太子的福气吗? • 示例2 我长时间以来是皇上的宿卫长如果和东宫 的人私下相互往来,我如果获罪,难道是太子的福 气呢? • 示例3 我身为天子的宿卫却和东宫私下往来,我 固然有罪,哪里是太子的福事啊? • 我担任皇上的宿卫长,却和东宫(太子)私自往 来,我固然会遭到罪行,难道太子会得到好处吗? • 示例4 我掌管天子的宿卫队,如果和东宫私下互 相交往,我应当受到处罚,这样又怎么会是太子的 福气呢? • 示例5 我统领天子的宿卫,如果与东宫私下互相 交往,我固然会获罪,难道太子就有福了吗?(假设句,1分。

0分大意,1分长”1分,大意1分3分3分②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 更广之4分) “制度”译为“规模”,不能译为“格局”“模式”“地方”“ 面积”之类的;“卑隘”译为“狭小”“狭窄”,不可译为“狭隘”“卑劣”等;“广”字译为“扩建”“扩张”“扩充”“扩大”,也可按使 动用法译为“使……扩大”增其旧制”“广开言路”大意的落分点放在以下几点:第一个分句中补出省略的成份“拜住” 和“皇帝”;“幸”译出“出巡”“到”的意思即可;第二个分句中的“以” 译为“认为”,如译为“因为”亦可,而译为“凭借”之类的不可;第三 个分句中的“更”字译为“再次”“进一步”“重新”,不能译为动词,如 “更改”“更换”之类的错译,漏译以上两处的,不能得大意分 请你评分 • 示例1 皇帝用行宫中亨丽殿的制度办事, 想要更加广泛的使用它0分 示例2 和皇帝到都城,皇帝认为行宫亨丽殿设备简陋 不华美,想要扩充它1分示例3 拜住跟随皇上去到上都,皇上认为上都行宫华丽 的宫殿规模太小,很狭窄,想要把行宫扩建更大3分示例4 拜住跟从皇上回到大都,皇上因为认为行宫不华丽且十 分低微,狭隘,想使它变得更宽广2分 示例5 拜住跟随皇上到上都,皇上认为行宫亨丽殿规模小 而狭窄,想要重新扩建它。

4分归纳总结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 ①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 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 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 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 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 :“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 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10年广东高考节选) •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课堂练习:翻译划线句子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译文: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 ),不可错过(机会)呀课堂练习(10年广东高考)翻译下面句子把“之”“吾”“之”今/天• 丁丑年,俞瑱在居庸关大肆抢掠,在当地居住的百姓 偷偷地前来报信,皇上说:“通往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 高峰林立,是北方边境通往北平的咽喉。

如果有一百个人(在 这个地方),那么有一万个人窥视中原,据守此地就可以不用 担心北面的忧患现在,俞瑱占领了这个地方,这种地理上 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们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