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编)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创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7.13KB
约16页
文档ID:238429520
(可编)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1/16

一、 名词解释1 、 结节区 或称功能区、 枢纽区 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 连,具 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例如,目前在区域研究和规划中普遍采用 的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2、霍夫曼系数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在工业化过程 中,霍 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3、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 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4、增长极开发模式: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生产增长 中心,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增长极开发模式( P163)5、情景分析法:就是就某一主体或某一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一种特 殊研究方 法 通过对环境的研究, 识别影响研究主体或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 模 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多种交叉情景分析和预测各种可能前景。

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 是在推测的基础上, 策提供依据 P296)情景分析法, 又对可能的未来情景加以描述, 为决 策对6、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渐下降; 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 经济进一步发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对比重逐 展,第三次产业7、区域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后发展规划,预期在一定时期后要求 达到后实 现的区域发展目的和状态, 它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的主 要依据 P2169、区域:地球表面(层)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 所固定的 空间系统 P1 10 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揭示自 然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自然综合体 P2 11 、经济区域: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 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性 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

如东北经济区就是有生 产、交换、分配等环节构成的区域 P212 区域系统的结构:区域系统内各部分各子区域、各部门、各要素、各方面及 其相互之 间的关系和有机联系 从两个方面研究区域系统的结构: 一是区域系统 内部各种比例关 系, 这是区域系统最直接的反映; 二是区域系统内部各方面之间 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的方式,这是对区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实质的补充和深 化 P1313、资源优化配置:在区域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各要素投入的合理分配和相互组大限度地提高区域要素投入的总体产出水平14 、 GDP: 是一个国家 (地区) 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 造的增加值之和 P39)P35( 一年) 内生产的最15 、 产业集群:指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P103)16 、 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 P103)合,最终成果所创并形成17 、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n P114)18 、 生产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以合作经营的方式,在生产过 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有利条件,共同生产某项产品19 、 部门经济区 (nP129) : 是指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 形成的经济区20 、 经济特区 ( nP130): 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用减免税收等优惠 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定地区程中,内集聚所办法和提21 、 出口加工区 ( P131): 国家划定或开辟的专门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的特 殊工业区经济特区的形式之一,常享受减免各种地方征税的优惠22 、 保税区 ( nP132): 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便利的口岸城市,戈 U 出一定区域,开际贸易和保税业务的经济区23 、 自由港 ( free port ) ( nP132) : 是指一国划定的、位于海关管辖之外的外国 人员可以自由进出,全部或对大多数外国商品豁免关税的港口展国船只和二、 填空题1. 区域系统的特征:综合性与整体性,动态性与开放性,空间性与地域性,层 次性和嵌 套性,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

2.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 投资,消费,出口3. 空间扩散的四种方式: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4. 经济区的四种类型: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新型经济区5.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一国开发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因素有四 个,分别是: 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 竞争度,以及机 遇和政府作用6. 区域形象设计的基本程序是: 提案阶段、调研阶段、开发阶段、实施管理阶 段7. 区域系统分析的特点: 合、创造性8. 区域系统的开放性包括:多科学性、分析结果的多方案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析相结信息开放、物质开放、技术开放、人员开放 9. 循环经济建立在 3R 原则上,分别是: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10. 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四个原则: 客观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最佳效应原则、则11. 区际贸易量的大小一般取决于哪三个方面: 区域输出商品的比较优势、区际碍和区域外部需求三个方面。

12. 产业集群的类型: 传统产业集群、高新科技产业集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 群13. 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 “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之间上尽量相连14. 通常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反映的能力称为系统的功能15. 地区工业化过程实际上是 地区主导产业相互更替和结构不断演进的连续渐进 程16.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认为, 城市化进程是一条拉平的 S 曲线17.1933 年,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泰勒出版《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理论》一书,成 区位论的代表性著作18. 韦伯区位论是以成本分析为依据,研究自由竞争条件下工业地域结构的完整 其分析方法是静态分析19. 世纪 80 年代后期,由赫尔普曼、克鲁格曼、格罗斯等人提出的新贸易理论,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 使国际贸易理论有了重大进展20. 区域规模经济的衡量是 内部规模经济;布局规模经济;城市化规模经济竞争原贸易障业集间在空的过为城市体系,大量四、简答三、判断题1、从各种因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看,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分 素和间接因素。

直接因素比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 ( F )2、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取决于科技技术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推 度和生产技术的革新 ( T )3 、 GDP 是生产的概念, GNP 是收入分配的概念 (T )4 、 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 ( F )为直接因广应用程5 、 区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就是城镇化不断提高的过程、非农产业不断扩大的过程、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过程 ( T )6 、 对于落后地区进行的开发,多从自然资源开发起步 ( T )7 、 区域经济(开发)决策过程模式是:战略—规划—计划—实施—反馈—修正 个宏观到中观、 微观,由粗到细, 由虚到实, 由软到硬的多重反馈的过程 T )8 、 距离衰减原理认为: 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 F )9 、 主体功能区的区划程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这是一距离( T )10 、 生产积聚又称为间接积累,它是由积聚的外部原因引起的 ( F )11 、 国民收入只统计了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所有部门 (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所有部门的新增价值12 、 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程度,最好用人均 GDP 或单位面积国土所创造的 GDP, GDP 对于地方政府很有意义; GNP 是收入分配的概念,是富裕程度的标( T )志;要反映一个地方居民富裕与否,最好用人均 GNP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