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500首篇一:中小学生必背唐诗宋词500首(全集) 中小学生必背 唐诗三百首合集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 1 -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八阵图》作者:杜甫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2 -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3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咏柳》 作者:贺知章 人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月花 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行》杜牧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咏鹅》(洛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剃下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小时不识月,呼作金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独坐敬亭山》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望二三里》 - 5 - 篇二:古诗词大文库(500首) 1. 诗 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诗 经《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 诗 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4. 汉乐府《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水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此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5. 古 诗《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6. 曹 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踊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曹 植《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9. 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10. 王 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13.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 王昌龄《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5. 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6.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7. 王昌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8.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 崔 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 王 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1. 高 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2. 李 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3. 李 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 李 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5. 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26.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篇三:古典诗词500首过级篇目 第一级 1. **** 诗 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 诗 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 ****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 **** 汉乐府《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 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水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此谁家姝?秦氏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