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 防灾减灾 | 人美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是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第18课,教学内容为防灾减灾,其所属教材为人美版在中国,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防灾减灾已经成为每一个人必须关注的问题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形成自我防灾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需要培养孩子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美术教育在防灾减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绘画艺术,让学生更好地懂得自然灾害对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并对灾害中的日常获得防御能力本次教学将传达防灾减灾的实际重要性,并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防灾活动维护安全,提升学生的防灾、自救能力二、教学目标1.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采取相应防范措施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3. 让学生认识到防灾减灾与个人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同时增加学生维护家庭安全的能力4.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思维、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成为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播者2. 能够简单地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教学难点:1. 能够让学生形成防灾减灾的自我意识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环节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水彩画,然后让学生发现画中存在的自然灾害,并就如何应对自然灾害进行简短讨论2. 学习环节(1)知识讲解1. 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特征,如水灾、地震等2. 介绍各种自然灾害预防知识2)实践体验老师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一次防灾练习,模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应急疏散,灾后自救等3. 创作环节(1)要求学生用书法或者画画的形式创作防灾减灾的主题作品,并添加创作主题2)创作步骤1. 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防灾减灾主题和创作构思2. 根据创意和构思开始进行创作,有需要的可以查阅网络图片或者书籍获取创作灵感3. 完成作品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创作思路和经验,互相交流学习4. 总结环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作品的创作灵感和防灾减灾的实际应用,来体验成果与收获五、教学评价学生创作的作品侧重于实践性和创新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 创作质量的高低,如画面的完整度和残缺无醒,色彩的明亮度和艳丽度2. 应用防灾减灾知识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如自主离开灾害现场的意识训练、火灾疏散等试验训练3. 学生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对于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措施的了解,应急救援等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在参与互动的情况下,更能体验防灾减灾的实际意义,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并在实践中培养出对于危机的应对能力本次教学中难点在于如何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同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和方式,加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