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雨的经典诗句及赏析 1、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 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8、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杜甫《秋雨叹》其二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杜甫《秋雨叹》其三 1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3、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陶澹人《秋暮遣怀》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5、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模糊天欲曙——冯延巳《应天长》 栾家濑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赏析】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它把腿脚静静插在水中,树枝似的一动不动,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鱼游到嘴边,才猛然啄取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扑漉〞一声,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于是,小溪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情景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浅浅石溜泻〞,正面描述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浅浅〔jiān间〕〞,同“溅溅〞,水流急的样子泻〞字也极传神,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
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1、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4、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 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 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8、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杜甫《秋雨叹》其二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杜甫《秋雨叹》其三1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3、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陶澹人《秋暮遣怀》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5、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模糊天欲曙——冯延巳《应天长》4.关于秋的经典古诗,及赏析.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无论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关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述,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浮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或许,诗人是以“鹤〞自喻,或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栾家濑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赏析】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 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溜泻的流水 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它把腿脚静静插在水中,树枝似的一动不动,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鱼游到嘴边,才猛然啄取 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扑漉〞一声,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 于是,小溪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情景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浅浅石溜泻〞,正面描述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浅浅〔jiān间〕〞,同“溅溅〞,水流急的样子泻〞字也极传神,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 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
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 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以描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为例鉴赏: 《夜雨寄北》 年代: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处: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翻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互相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解释: 解释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入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扩展资料: 鉴赏: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推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末尾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将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 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幻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思归的急切心情 参照资料:百度百科-夜雨寄北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赏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赏析:写山中溪流: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