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0.50KB
约10页
文档ID:233999407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_第1页
1/10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摘要: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15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 查,以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 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 发展不均衡,在乐观和希望维度上发展较好,而在自信心和坚持性维度上 发展较欠缺;(3)人口学(性别、专业)、家庭背景(生源地、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状况)和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都会 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关键词:心理资本;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张,大学生群体口渐庞 大冃前,“95后”己步入大学,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情感丰富、 眼界开阔,同时却在学业、情感、人际、就业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这些 压力常常会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丿力年来备受 各类高校和学者们的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聚焦于学生的问题,虽 然研究结果对我们整体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一 定意义,但这种消极取向的问题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品 质,忽略了学生本身潜在的能力和正面力量心理资本是近年來积极心理 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它聚焦于个体内在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力量,通过对 其进行研究与开发,帮助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激发内在潜能与优势,促 进其更高效而有意义地生活。

因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通 过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调查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冇 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为高校更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一、调查基本情况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普通本科高校中随机抽取4所,以其 在校大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800份,在收回问卷中剔除明显 漏答、乱答的问卷,剩下有效问卷1516份,有效率84. 22%;调查对象年 龄范围为17-23岁,平均年龄(20. 75±2.25)岁其中男生952人,女 生564人;理工学生1128人,文史学生388人;来自城市的学生668人, 来自农村的学生848人;独生子女717人,非独生子女799人;贫困生839 人,非贫怵I生677人;学生干部440人,非学生干部1076人;完整家庭 学生1212人,重组家庭学生70人,单亲家庭学生196人,寄居家庭学生 38人;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1041人,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274 人,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81人,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120人2. 调查方法和工具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学生班会时间团体施测所用问卷冇:(1)大学 生基本信息调查表。

包括大学生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所学专业)、家 庭背景信息(包括生源地、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即 是否贫困生)、家庭教养方式(即父母教育方式)以及是否学生干部等方 面的信息2)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 [1]本问卷由张阔编制,采用 Likert t点式计分法,共26个题项,包括4个因子,分别是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和希望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 为0.91,分量表a系数分别为0.78、0.88、0. 84. 0.80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6. 0软件对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 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条件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家庭教育 方式和家庭结构大学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二、调查结果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状况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为(4・42±0・46)分,高于中等 临界值4分,可见大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木四个因子的得 分分别为乐观(4. 63±0. 78)分、希望(4. 52±0. 72)分、自我效能(4. 38 ±0. 73)分、韧性(4.18±0・79)分,均高于中等临界值总体上看,大 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

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统计分析(1)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性别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 男、女大学生在心理资本总分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男生的韧性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 28, P<0.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2)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统计分析釆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理工科和文科大学生在心理资本及其因子 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4.74, P<0. 001理工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得分均显著高 于文科大学生,t分别为3.25、2. 70. 3. 94,均P〈0.001,差异具冇统计 学意义(见表2)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生源地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表 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韧性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t二-5.29, P<0. 001;希望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t=-2. 72, P<0. 05 (见表 3)o(4) 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木T检验,分析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在心理资本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 子女,t 分别为-18.20、-9.67、-11・21、-9. 42,均 P<0. 001,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吕兆华发现非独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显著 高于独生子女[2],与本硏究结果一致5) 是否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心理资木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 响结果表明,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乐观 得分均极显著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t分别为4. 61、3. 77、4. 13, 均P (6)是否贫困生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家庭经济是否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结果 表明,非贫困生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贫困生,t分别为 -10.42、-7. 12. -5.93、-6.79、-5. 06,均 P<0.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这与己有研究结果一致,贺斌以高职高专贫困生为研究対象, 发现贫怵I生心理资本中的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维度得分及其心理资本 整体状况明显低于非贫困生[5],潘清泉等的研究也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 理资本及其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6]。

7)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资木的影响以父母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采用单 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民主、溺爱、放任、专制四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资 木的影响结果显示,教养方式在大学生心理资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有 显著主效应事后比较显示,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 及四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溺爱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资本 总分和乐观得分显著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放任型教养方式下 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得分显著高于溺爱型 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7)8) 家庭结构对大一新生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家庭结构为自变量,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 方差分析比较完整家庭和三种不完整家庭(重组、单亲、寄居家庭)对大 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显示,完整型家庭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 四个因子分均最高,且显著高于重组家庭、单亲家庭和寄居家庭的大学生, 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重组型家庭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四个因子分 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和寄居家庭的大学生,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单亲家庭 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四个因子分得分均最低。

三、讨论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状况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均略高于临界值4,可见大学生心理 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单个因子上,乐观得分最高,希望得分其次,韧性得 分最低,这一方面提示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在自信 心和坚持性上亟需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还有提升空间, 可以有针对性地釆取相应措施加以开发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及原因分析心理资本作为大学生内在心理品质,其发展状况和水平必然受到个体 内在特性及外在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性别、专业等人口学因素影响 大学生心理资木水平在心理资木的四个因子中,男生比女生更具“韧性” 这可能与男女生所承载的社会角色和受到的不同社会期望有关在我国文 化中,男性是“坚强”“勇敢”的象征,这种教育使得男生在遇到怵I难吋 更多依靠自身力量或努力加以解决;而女生往往被认为是弱势群体,遇到 困难时可能更倾向于向外部力量求助,外力的不确定性易导致她们放弃 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资木总体水平及因子发展均优于文科大学生,这有可 能是性别差异的另一种表现本调查选取的几所高校虽然是综合类大学, 但均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理工专业学生大部分是男生,而文科专业大部分 是女生。

也有可能与理工科专业的性质有关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学校的整 体氛围中更受重视,有更多的实践和做实验等动手的机会,这使得他们更 为自信、乐观,在遇到困难时也更具韧性家庭是个体出生、成长和发展最原始和最重耍的基地,因此家庭对心 理资本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冇研究发现,心理资本每一个维度的产生和 发展都与家庭息息相关[7]本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所在地、 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等均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首先,更优良的 家庭经济状况和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心理资本的培养和发展本研究中,非 贫困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因子均更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可能是相对富足的家庭或成长环境能为大学生自信、乐观、坚韧、希望 等品质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其次,家庭内环境对心理资本的影响 也极其显著冇研究发现,个体心理资本水平受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8] [9] o木研究发现父母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 高,专制型的最低这可能是采用民主型教养的父母更倾向于营造和谐、 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家庭氛围,这有利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釆用专制型教养的父母往往更权威,对孩子会有各种约束和限制,孩子 要么比较软弱,没冇主见,要么个性强一点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压抑、委 屈和不满,和父母容易产生矛盾,形成叛逆心理,这些感受无疑会影响其 心理资本更良性地发展。

是否独生子女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独生孩子往往受到溺爱式或保护式教养,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 强、抗挫力弱、问题解决模式单一或极端等特点而非独生子女在成长过 程中冇更多机会被教育分享、互助和合作,这冇利于他们心理资本的发展 本研究也确实发现非独生子女的心理资本发展优于独生子女有研究发 现,青少年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对其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10],成长在不完 整家庭中的大学生会面临更多负性生活事件,并影响其心理资木的良性发 展本研究中,来自不完幣家庭包括重组、单亲和寄居家庭的大学生心理 资本水平更低,其中,单亲家庭的最低相比重组家庭和寄居家庭大学生, 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由于面临父亲或母亲的缺位可能更容易遭受不公 平对待,引起更多负性情绪,并影响其心理资本的发展而担任学生干部 的经丿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更多是一种有利于心理资本发展的正性生活事件, 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我或获得认可,因此英心理资本水平 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四、对策与建议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结 果,提出以下的对策与建议第一,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可开发和提升的空间较大,尤英 在自信心和坚持性上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作为教育者,在开发学生心理 资本时,需耍根据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特点,针对他们心理资本各维度 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冇侧重点地对他们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进行开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