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应用题 2教案 人教版教学内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5题)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使学出了解生活中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2.能力目标: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加深学生对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关系的理解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难点:分析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激发 1.玩具厂要生产1800只小熊猫,计划每天生产200只实际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任务 (1)计划要几天做完? (2)实际比计划少用几天? (3)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只? (4)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几只?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2.生独立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提问: ①“每天节省5千克”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 ②题中有“计划烧40天”,为什么又问“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4.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①要想求出这批煤实际可以烧几天,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计划每天烧煤的吨数和实际每天烧煤的吨数) ②所需的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给出了吗? ③你是怎样想的?5.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提示:题中的单位名称不一样,要先化为一致再计算列式为:1000÷(1000÷40-50)或1÷(1÷40-0.05)6.检验7.改变例4的条件和问题,投影出示改变后的题目: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改进炉造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10天每天实际烧煤多少千克? 8.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出来,指名板演算式:1000÷(40+10)9.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0.比较例4与改变后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三、应用1.做一做:红星小学计划20天收集树种120千克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收集2千克,收集这批树种实际用了多少天?生独立解答,师个别集体订正时,指1—2名学生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2.如果把上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为“实际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收集多少千克?”该怎样解答?四、体验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解题的关键五、作业练习十三第1—5题六、板书。
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例2. 想一想:⑴⑵⑶综合算式:第三课时练习内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巩固练习练习十三第6—10题)练习要求:通过解答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及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练习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练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练习十三第6题)1.4×0.5 0.25-0.18 0.5÷0.25 7.6+2.4 0.64÷16 0.17×0.41.5÷0.3 1.2×0.4 0.16+0.642.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小王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20个,1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加工30个①这批零件多少个? 20×15=300(个)②实际几天完成任务? 20×15÷30=20(天)③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几个? 30-20=10(个)④计划比实际多用多少天? 20-10=10(天)二、指导练习 1.指导学生弄清题意。
练习十三第8题:红星小学帮助公园种草坪原计划每天种27.9平方米,5天种完实际只用4天半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种多少平方米?(1)生独立弄清题意2)题中的“4天半”等于多少天? (4.5天) (3)要求“实际每天种多少平方米”就是求什么?(实际的工效,也就是用工作总量(27.9×5)除以工作时间(4.5天)4)如果把问题改为“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种多少平方米”该怎样解答?(也就是把实际每天种的减去计划每天种的)练习十三第9题:洗衣机厂计划全年生产洗衣机16800台,结果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照这样的速度,全年可生产洗衣机多少台?(1)生独立弄清题意 (2)“计划全年生产洗衣机16800台”和“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任务”是什么意思?(本来计划12个月生产16800台洗衣机的,结果10个月就完成了) (3)“照这样的速度”是怎样的速度?(10个月生产16800台洗衣机) 练习十三第7题1)生弄清题意2)从问题开始分析: ①要求“完成原生产任务要多少天”,必须要知道什么?(总共要制作多少教具和实际每天做多少教具) ②这两个条件都已知吗?(已知要制作4500套教具,实际每天做的没有直接告诉) ③你打算怎样做这道题? (3)从已知条件开始分析: ①由后两个已知条件,你们可以算出什么?(实际每天做多少套) ②算出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条件4500套一起又可以算出什么?(实际完成任务要多少天) (4)练习十三第7题的第(2)小题:如果把第二个已知条件改成“计划15天做完”该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分别从问题和条件开始,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三、课堂练习练习十三第7、8题学生解答后,集体订正四、作业1.练习十三第 9、10题2.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练习十三第19题附送: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应用题 3教案 人教版练习内容:混合练习练习十三第11—18题)练习要求:使学生能正确地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练习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练习过程:一、基本训练 1.练习十三第11题:先按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 ,然后列综合算式 5 0.68 0.61 1.75 - + 1.2 9.08 ÷ - 0.4 3.2 × ÷(1)学生按要求在课本上做,指2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是怎样想的2)综合算式:0.4×[(5-0.68)÷1.2 [9.08-(0.61+1.75)]÷3.22.练习十三第12题1)3.6与2.8的差乘以0.3与0.5的和,积是多少?(2)10.5减去5.6与3.2的和,所得的差除以6.8,商是多少?(3)1.32与0.24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6.48,商是多少?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只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对括号的使用指3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二、指导练习 l.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 练习十三第14题:一个机耕队用拖拉机耕6.8公顷棉田,用了4天照这样计算,再耕13.6公顷棉田,一共要用多少天?(用两种方法解答)(1)生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2) 一种方法是:先求出“再耕13.6公顷棉田”要多少天,再加上耕6.8公顷棉田”所用的4天另一种方法是:先求出每天耕地的公顷数,再去除一共要耕地的公顷数 2.指导学生学会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补充问题 练习十三第17题:新风服装厂用一批布料裁制套装按原设计剪裁方法可裁成120套,平均每套用布2.75米实际剪裁时多裁出了5套, ? (1)生分小组讨论。
2)老师猜学生的讨论结果 ①实际裁了多少套?为什么? ②这批布一共几米?为什么?③实际每套用布几米?为什么?练习十三第16题:发电厂原来发电1万千瓦·时用煤4.5吨改进设备后,发电1万千瓦·时少用煤0.5吨原来发电5.6万千瓦·时所用的煤,现在可以发电多少万千瓦·时?(1)“千瓦·时”什么意思?(2)要求现在可以发电多少万千瓦·时,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原来发5.6万千瓦·时需用多少煤和实际发电1万千瓦·时需用多少煤)(3)该怎么解答?2.生列式解答刚才讲解的几道题三、攻破难题1.练习十三第20题: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分析与解:本题关键是求出一个纸箱(或木箱)可以装多少双鞋用代换的方法进行思考,因为2个指向于1个木箱装的同样多,所以2个木箱和4个纸箱装的同样多这样2个木箱和6个纸箱装的鞋数就于10个纸箱装的同样多用300除以10就可以求出1个纸箱可以装鞋30双,由此可以求出一个木箱装60是双鞋四、作业练习十三13、15、18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行程问题(一)(“准备题”、例3,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能通过画线段图或实际演示,理解什么是“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形成空间表象。
弄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2.能力目标: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根据此数量关系解答求路程的相遇应用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弄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的变化,并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教学难点:理解行程问题中的“相遇求路程”的解题思路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答:(1)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3分钟走多少米? (2)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6小时行多少千米? 要求:读题列出算式并说出数量关系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提问:这两题研究的是什么?2.揭题:以前研究的行程应用题,是指一个物体、一个人的运动情况,今天我们根据这个数量关系研究两个物体或两个人运动的一种情况板书:应用题)二、尝试1.出示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李诚每分钟走60米,张华每分钟走70 米1)读题看线段图,汇报你知道了什么?(回答:这题是两个人同时出发,对着而行;是两个人共同走这段路程的。
每分60米 每分70米 张华 李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