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坦桑石锂辉石和透辉石的区别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KB
约4页
文档ID:384157814
坦桑石锂辉石和透辉石的区别_第1页
1/4

古艺袋提供坦桑石(Zoisite)  坦桑石的矿物名称是黝帘石,早期黝帘石是作为装饰材料,60年代在坦桑尼亚发现了蓝到紫色的透明晶体,即为坦桑石 1. 基本特征 成份 Ca2Al3(SiO4)(Si2O7)O(OH) 晶系及结晶形态 斜方晶系,柱状晶形,晶面有平行柱状条纹 颜色 绿蓝色常见,其次有灰、褐、黄、绿色等优化处理后,去掉褐绿至灰黄色,只剩下蓝色、蓝紫色 透明度及光泽 透明,玻璃光泽 光性 二轴晶、正光性 折射率及双折射率 1.691-1.700,双折射率 0.009-0.010 多色性 三色性明显 紫外荧光 无 吸收光谱 595nm有一吸收带,528nm和455nm处有两条弱带 硬度 6-7 密度 3.35 g/cm3 解理 无2.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坦桑石在外观上与紫蓝色蓝宝石和堇青石相似,可据其明显的三色性和折射率与它们区别十七.锂辉石(Spodumene)1.物理化学性质   成份 LiAlSi2O6,可有Cr、Mn、Fe等杂质。

  晶系及晶形 单斜晶系,柱状晶形,晶面具平行C轴的纵纹(图3-38)图3-38 锂辉石晶体   颜色 含Cr者呈翠绿色,含Mn者呈紫色  透明度及光泽 透明,玻璃光泽  光性 二轴晶,正光性  折射率及双折射率 1.666-1.676,双折射率:0.014-0.016  多色性 三色性明显  发光性 长波紫外光下紫锂辉石呈中-强粉橙色荧光,短波紫外光下,荧光相对较弱  吸收光谱 Cr致色的有Cr谱,红区有4条吸收线,Fe致色的黄绿色辉石有433nm、438 nm吸收线  解理 柱面解理中等完全  硬度 6.5-7  密度 3.18 g/cm32.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锂辉石在外观上与石英、绿柱石、黄玉等相似,可根据其折射率和密度将其区别十八.透辉石(Diopsite)1.物理化学性质   化学成份 CaMgSi2O6, Mg可被Fe完全替代,可含少量Cr,成铬透辉石   晶系及晶形 单斜晶系,柱状晶形(图3-39),单晶较少见 图3-39 透辉石   颜色 无色、绿色、褐色、墨色,铬透辉石呈翠绿色   透明度及光泽 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   光性 二轴晶,正光性   折射率及双折率1.675-1.710 双折射率为0.024-0.030   多色性 绿色越深,多色性越明显   紫外荧光 无   吸收光谱 具505nm吸收线,铬透辉石在690nm处有双线,另外670nm、655nm和635nm处可有吸收线。

  解理 具两组近直交的完全解理  硬度 5.5-6.3  密度 3.29 g/cm32.与相似宝石的区别在外观上,透辉石与橄榄石、翠榴石、钒铬钙铝榴石、电气石、金绿宝石、祖母绿和绿帘石相似,通过双折射率和光谱特征可与橄榄石区别,通过折射率和密度可与其他相似宝石相区别5.1.2 5 辉石(透辉石,顽火辉石,普通辉石,锂辉石) 5.1.25.1 英文名称: pyroxene (diopside, enstatite, augite, spodumene) 5.1.25.2 矿物名称:辉石(透辉石,顽火辉石,普通辉石,锂辉石) 5.1.2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 XYZ 2 O 6 , X 为 Ca 、 Mg 、 Fe 、 Mn 、 Na 、 Li. Y 为 Mg 、 Fe 、 Mn 、 Al 、 Cr 、 Ti 、 V Z 为 Si 、 Al 透 辉 石: CaMgSi 2 O 6 ;可含有 CrFeVMn 等元素 顽火辉石: (Mg, Fe) 2 Si 2 O 6 ;可含有 Ca 、 Al 等元素 普通辉石: (Ca, Mg, Fe) 2 (Si, Al) 2 O 6 。

锂 辉 石: LiAlSi 2 O 6 ;可含有 Fe 、 Mn 、 Ti 、 Ga 、 Cr 、 V 、 Co 、 Ni 、 Cu 、 Sn 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透辉石:单斜晶系 顽火辉石:斜方晶系 普通辉石:三斜晶系 锂 辉 石:单斜晶系 晶体习性:常见柱状晶体,也可呈片状、放射状、纤维状集合体,普通辉石 可见板状晶体 常见颜色:透辉 石:常见蓝绿色至黄绿色、褐色、黑色、紫色、无色至白色 顽火辉石:红褐色、褐绿色、黄绿色、无色(稀少) 普通辉石:灰褐、褐、紫褐、绿黑色 锂辉石:粉红色至蓝绿红色、绿色、黄色、无色、蓝色,通常色调较浅 光 泽:玻璃光泽 解 理:两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 5 ~ 6 ;锂辉石 6.5 ~ 7 密 度: 3.10g/cm 3 ~ 3.52g/cm 3 透 辉 石: 3.29(+0.11 ,— 0.07)g/cm 3 顽火辉石: 3.25(+0.15 ,— 0.02)g/cm 3 普通辉石: 3.23g/cm 3 ~ 3.52g/cm 3 锂 辉 石: 3.18 ( ± 0.03)g/cm 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 色 性:弱至强,三色性。

透辉石:浅至深绿色 顽火辉石:褐黄,黄;绿,黄绿 普通辉石:浅绿,浅褐,绿黄色 锂辉石:粉红色至蓝紫红色:中等至强,粉红色至浅紫红色; 无色、绿色:中等,蓝绿和黄绿 折 射 率: 1.660 ~ 1.772 透 辉 石: 1.675 ~ 1.701 ( +0.029 ,— 0.010 ),点测法 1.68 左右 顽火辉石: 1.663 ~ 1.673 (± 0.010 ) 普通辉石: 1.670 ~ 1.772 锂 辉 石: 1.660 ~ 1.676 (± 0.005 ) 双折射率: 0.008 ~ 0.033 透 辉 石: 0.024 ~ 0.030 顽火辉石: 0.008 ~ 0.011 普通辉石: 0.018 ~ 0.033 锂 辉 石: 0.014 ~ 0.016 紫外荧光:通常无 透辉石:绿色透辉石:长波:绿色;短波:无 锂辉石:粉红色至蓝紫红色:长波:中至强,粉红色至橙色; 短波:弱至中,粉红色至橙色 黄绿色:长波:弱橙黄色;短波:极弱,橙黄色 绿色:无 吸收光谱:透辉石: 505nm 吸收线;铬透辉石: 635nm , 655nm , 670 吸收线, 690nm 双吸收线。

顽火辉石: 505nm , 550nm 吸收线 普通辉石:不特征 锂辉石:粉红色至蓝紫红色:不特征 黄绿色: 433nm , 438nm 吸收线 绿 色: 646nm , 669nm , 686nm 吸收线, 620nm 附近宽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纤维状包体,矿物包体,解理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四射星光),猫眼效应 5.1.25.4 优化处理 辐照处理:常用于锂辉石,无色或近于无色的锂辉石经辐照可转变成粉红,紫色调可转变成暗绿 色,稍加热或见光会褪色辐照产生的橙色、黄色、黄绿色锂辉石残留放射性,稳定, 不易检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