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复习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1518****09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450.20KB
约15页
文档ID:561771462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复习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1/15

章末专题复习专题地质构造图的判读1获取图中重要信息(1)图名:可反映图示事象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图的核心内容2)图例:反映岩层的新老关系和不同的岩石类型3)指向标和比例尺2据图中信息进行以下分析应用分析图像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重点观察分析以下要点1)分析图中地质构造特征:如区分背斜、向斜,有无断层,有无火山构造,有无岩层缺失,如背斜顶部的岩层缺失2)判定岩石类型:具有层理构造或有生物化石的必为沉积岩;有无侵入岩和变质岩,变质岩往往紧邻岩浆侵入体,火山锥上必为喷出岩,在判读岩石类型的基础上进而判断其特征3)判定地质构造或岩层形成顺序:一般而言,沉积岩层下老上新,岩浆侵入体或断层、褶皱、火山喷发晚于其所在的沉积岩层,总之,之后出现的破坏是在原有岩层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图所示,图中有侵入岩,说明在某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被侵入岩层的形成时间4)推测岩层形成环境岩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岩层形成时是海洋环境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岩层形成于暖湿的气候环境,当时周围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石灰岩反映出温暖的浅海环境岩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

如图所示)某种岩层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当时地壳隆起,地势升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隆起后被外力侵蚀;三是当时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所示)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在侵蚀面上又经过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新的岩层如图所示)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所示)若出现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5)在上述判断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程选址、资源开发、旅游观光等应用体验下图为“某区域岩层水平分布简图”该区域沉积地层有T1、T2、T3、P1、P2,其年代依次变老据此完成12题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答案:D解析:从甲地到乙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表明为山谷,排除A、B;“T1、T2、T3、P1、P2,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可知,从甲地到乙地,中间岩层比较老,两侧岩层新,为背斜,即岩层向上弯曲,D正确,C错误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P2砂岩 BT1泥岩CT2泥炭岩 DT3石灰岩答案:A解析:岩层有层理构造,表明为沉积岩,沉积岩越靠下,年龄越老。

丙处岩层为P1,在丙处垂直钻探,可能发现的地层是比P1年龄更老的P2砂岩,A正确,B、C、D错误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3该地的几次主要地质作用,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断层P2、断层P1B断层P2、断层P1、褶皱C断层P1、断层P2、褶皱D褶皱、断层P1、断层P2答案:A解析:图中显示褶皱上部岩层a、b呈水平分布且褶皱顶部平缓,说明a、b两岩层出现在褶皱之后;另外,断层P2破坏了褶皱,说明断层P2发生在褶皱之后,但断层P2没有破坏b沉积层,说明断层P2出现在b沉积层之前,而断层P1破坏了b沉积层,说明断层P1出现在b沉积层之后4c岩层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被a、b岩层覆盖B没有发生沉积作用C抬升以后遭到外力侵蚀D下陷侵入d、e岩层答案:C解析:在没有形成a、b岩层之前,P2右侧c岩层随地壳抬升而出露地表,后被外力侵蚀破坏掉,然后该处岩层又下降形成图中状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