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35 页目录序前言修订版说明第一章 影视艺术与剪辑功能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第三节 剪辑在影视创作中的地位第二章 影视艺术要素与剪辑因素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三大要素第二节 影视创作中的三个剪辑因素第三节 努力追求创造性的剪辑效果第三章 蒙太奇与影视剪辑、编辑第一节 蒙太奇的基本含义第二节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第三节 蒙太奇与长镜头论第四节 蒙太奇与剪辑艺术第四章 影视片的三类剪辑手法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 特技”第二节 无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 跳切”第三节 有画面技巧与无画面技巧双技巧剪辑——“ 混剪”第四节 影视片的线性剪辑与非线性剪辑(数码剪辑 ) 第五章 剪辑与镜头语言的运用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第三节 镜头组接画面的方向性第四节 镜头组接的逻辑性第五节 主体动作的连贯性第 2 页 共 135 页第六节 造型衔接的有机性第七节 镜头画面的分剪、挖剪和拼剪第八节 资料、景物和借用镜头的运用第九节 群众场面和战斗场面的剪辑处理第十节 影视片门面 ——字幕的剪辑要点第六章 剪辑与视听语育的构成第一节 前期录音的剪辑第二节 同期录音的剪辑第三节 后期录音的剪辑第七章 剪辑与影视节奏的掌握第一节 掌握影视片节奏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营造影视片节奏的剪辑手段第八章 各类影视片的剪辑特点和要領第 3 页 共 135 页第一章影视艺术与剪辑功能一、影视艺术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电影,社会文化艺术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并且有机结合的产物。
电影诞生和发展:19C 末法国奥古斯特 .卢米埃尔和路易 .卢米埃尔兄弟充分利用前人的科技成果,研制成功活动电影机,解决了影片的拍摄、制作和放映等诸多难题1895.12.28下午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售票公映《火车到站》、 《水浇园丁》等影片,取得极大的成功,宣告人类文化史上一类崭新的艺术,电影的诞生1905 中国人独立拍摄的第一部戏曲影片,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成京剧著名艺人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1913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难夫难妻》1927.10 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爵士歌王》推出上映,开始有声电影的时代1931 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歌女红牡丹》1932 瞿秋白领导,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成立由夏衍负责的电影小组,开展左翼电影运动1935 第一部彩色影片,美国《名利场》问世人们利用三色法的原理制作出彩色片1936 第一部宽银幕电影推出, 突破了用 35 毫米曝光放映的普通银幕的局限,使观众视野大为扩展,临场真实感大为增强1938 党在峡甘宁边区成立延安电影团,拍摄一些表现八路军和边区人民战斗生活的纪录片,成为人民电影事业的起点1948 中国第一部彩色片,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
这之后,环幕电影、立体电影、球幕电影、全息电影相继出现,加上电影的单声道也发展为立体声, 真是使人眼花缭乱, 如同置身于实地现场, 又像进入了迷宫幻境20C90y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电影应运而生高清晰度数码成像电影摄影机的研制成功, 标志着电影的拍摄进入了无胶片时代,影院也不需用传统的放映机和放映员 数字电影的出现, 促使电影的制作流程、 运行方式将会发第 4 页 共 135 页生根本性的变化 数字电影的影像质量更高, 艺术表现力更强, 制作发行成本更省,将电影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初期的电影,只是拍摄一些街道、工厂、集市和人群等景物,作为活动照相的杂耍玩意儿,放映出来供人们猎奇观赏之后,拍摄了一些短小的游艺片、新闻片和通俗教育片20C 初 真正意义上的故事片出现,形成了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四个基本片种的电影电影的先驱者们和几代电影艺术家,电影表现手段, 镜头的组接蒙太奇特有的叙述形式和艺术手法,电影艺术流派,电影的形态、语言、手段和技巧电视出现和崛起:电视,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它是通过光电转换系统, 使景物图像在远距离之外迅速、 连续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供人们接受和欣赏, 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最快捷、最真切、最广泛的传播媒介,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和欢迎。
19C 末-20C 初 人们就开始对于电视的科学原理的研究, 并进行相关技术的试验1925.10.2 英国科学家约翰 .贝尔德在伦敦,他的实验室里传送出电视图像,标志着电视发明成功1926.1.26 约翰.贝尔德 公开作电视传送师范,宣告电视的问世1936.11.2 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开始定期播出黑白电视,人们把这一天作为世界上电视开播纪念日1954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次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1958.5.1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 开始实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1958.9.2 开始正式播出黑白电视节目20C70y 科技人员又研制成功电视多路播放的新技术,可以使用一个频道同时播送多路节目, 从而使频道利用率大为提高,使节目更加多样化, 播放质量也明显提高20C80y 卫星传播电视成为现实,加拿大是第一个使用卫星转播的国家,通过卫星,电视实现了全球性的传播,成为世界上最迅速、最直观、覆盖面最为广阔的第 5 页 共 135 页大众传播媒介20C80y 中国电视进入彩色电视的新阶段20C90y 中国已有上千家电视台、有线电视台、转播台,上百家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每年有上万集电视剧投入摄录。
20C 末 由模拟技术转为数字技术,数字电视研究成功数字电视: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和编辑,到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最终接收的全过程都实现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可以发送新的宽屏幕、 高清晰度格式的电视节目,其图像质量能够接近和达到35 毫米电影的水平电视台播放:新闻、文艺、娱乐、服务和电视剧等节目电缆电视、数码电视、多声道电视、声像立体化电视、卫星直播电视、家庭录像电视、激光视唱盘、双视机等新的电视形态都陆续进入社会和家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电影、电视差异性:1.科技制作方面(电影)感光化成像法,画面需要洗印加工,声画以不同方式运行,画面是间歇运转,声音是连续运转,声画不同步,声音与画面相差19又 1/2 格,声音在画面前 20格处发出,允许公差正负0.5 格的空间距离每秒24 画格,以英尺计算长度, 16格为 1 英尺, 1 分钟 90 英尺, 1440 画格,电影摄影机、电影录音机、电影放映机这三机运转都是同步的 电影摄影机可以进行顺拍, 也可以进行倒拍, 还可以进行变速拍摄即加快或减慢的拍摄电影画面附加技巧的运用, 制作繁杂, 时间长,成本高,难以保证技术质量 字幕写定后不能随意更改, 必须一次拍摄成功,否则有损技艺质量。
电视)电子扫描成像法,画面不需洗印,摄录现场可见屏幕效果,声画同时连续运转,声音与画面绝对同步,无空间距离每秒25 帧,以时间计算长度,电视的摄录、传送、接收系统均以此为准电视摄像机只能进行顺拍,不能倒拍,也不能进行变速拍摄,只有在电视特技机上才能做出倒放、加快、减慢等效果电视画面附加技巧的运用,制作简单易行,时间短,成本低,质量高字幕可以根据变动的第 6 页 共 135 页需要,立即修改,随意增删,可保证艺术技术质量2.传播形式方面(电影)在影院放映,一定的观众群体,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观看同一影片,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欣赏氛围,看电影是一种群体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艺术欣赏方式由于社会环境、文化水平、地理条件和时间季节等方面的制约,影院放映影片有一定的局限性, 决定了放映的场次和观众人数不可能无限度地膨胀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加之发行层次多,拷贝周转耗费时日,有时还要考虑安排上映档期,电影从筹划到创作到制作到发行到放映是一段漫长的时间,电影的时效性比较差电影由于制作、放映技术成熟,胶片感光性能优良,声带音质美妙,银幕宽大,多种音响立体环绕,影像声音俱佳,影院放映效果甚好,场面浩大,景深通透,画面清晰,色调优美,影像质量极佳,声画合一,情景交融,观看电影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
电影拷贝可以几百次放映, 只要胶片不受到损伤, 影片的音像质量可以长期保存,影像仍然清晰,声音仍可保真电视)被称之为家庭艺术, 观看电视, 是一种自由的个性化的艺术欣赏方式由于实现了卫星传播,电视已经覆盖全球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播放快捷,见效很快,不少电视节目还可以现场直播,时效性大大提高 目前使用模拟技术的电视, 解像力弱,宽容度差,屏幕窄小,无立体声,屏幕图像不够清晰,声音不够优美,电视音像质量都还需要改进提高,直到过渡到使用数字技术 电视的磁带如果多次转录,反复播放,音像质量就会急剧下降, 导致图像模糊变形, 声音杂乱失真,直到过渡到使用激光视盘和数字技术3.艺术创作方面(电影)题材选择而言, 受放映时间的限制, 影片的长度是有规定的, 这种长度的局限性决定影片的艺术处理必须精粹洗练,而不能繁杂拖沓 就艺术手段而言, 电影主要通过动作、形象和语言叙述,可以表现抽象的情绪,营造诗化的意境,闪现流动的意识,可以淡化情节,要求语言精炼镜头运用而言,由于银幕宽大,影像质量优良, 可以自由地采用景别和变速镜头,充分地展现影片内容 画面展现而第 7 页 共 135 页言,银幕宽大,景深度强,便于展现宏大深远的场面。
艺术效果而言,电影的艺术、技术手段远新兴的电视成熟,总体艺术水平较高于电视电视)题材选择而言, 电视剧可以连续地摄录播放,十分自由, 具有电影故事片不可能具有的长度 就艺术手段而言, 很难想象制作出诗意化或意识流的电视剧,戏剧化的情节铺排和不间断的人物对话,情节化对话多 镜头运用而言, 由于屏幕窄小,图像质量较差, 只可多采用中景、 近景及特写, 以避免出现不良的屏幕效果,不能用变速镜头拍摄 画面展现而言, 电视屏幕和技术的限制, 很难达到大场面的气势和震撼力艺术效果而言,电视需要从电视中学习、汲取、转化,进一步完善艺术手段,提高艺术水准电影、电视其他差异性:1.电影电视在一些艺术部门的具体艺术处理手法方面,摄影、录音、剪辑、美工2.参与电影和电视的创作人员,编辑在电影与电视创作中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电视创作中的导播、主持人、记者之类在电影中没有3.摄影师和摄像师有所不同影视艺术统一性:1.电影和电视都是运用音像结合、时空复合的手段塑造视听形象的艺术,它们都是通过传播手段再现的声画合一的视听艺术,都是时间和空间综合为影像一体的时空艺术2.电影和电视都是使用共同的艺术的表现手段3.电影电视在并存共处和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在制作手段上,逐步互相利用,互为借助。
4.电影和电视在传播方式上也呈现出相互渗透、交流融合的态势5.数字电影和数字电视的出现,不但表明电影和电视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标志着电影电视进入了迅速融合并逐步形成为一个全新的艺术形态的新时代影视: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结晶新兴的综合艺术科技是影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电影和电视:视听形象的逼真性、运动性、综合性、技术性等等,都是电影和电视共有的艺术第 8 页 共 135 页特性电影运用造型、音响、表演和蒙太奇等手段来塑造视听形象,电视也充分运用,不分轩轾包括蒙太奇独特的表现手法,电视也照搬不误影视艺术特性的同一性,决定影视表现手段、艺术手法的共同性电影在现场拍摄时,大都同时使用电视录像系统观察影像画面效果,对提高、保证电影艺术质量很有助益,弥补电影只有等到胶片冲洗后放映时才能看到画面效果的缺陷,电影的特技制作,成本高,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 后来采用电视的技术手段来制作特辑画面,省时省事电视为了保证影像的艺术质量,在必要时,也先用电影胶片拍摄,然后再转录为电视片播放胶装磁,磁转胶,在影视制作中已经成为通常之事,在制作过程中相互推动进一步扩展电视台播放电影影片, 开辟电影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