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高速道岔专项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有碴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2007年8月) 2、客运专线铁路道岔铺设手册2009年8月) 3、钢轨焊接技术条件铝热焊) 4、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2009年9月试行) 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0年12月) 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010年12月) 7、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0年12月) 8、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2011年2月) 9、设计院对本段线路下发的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等 10、依据公司对工程队管理模式制定的《工程队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度》二、编制说明 1、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道岔的铺设因其精度高,工艺新,决定其铺设难度大为道岔首件工程评估的顺利通过,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以指导现场施工2、管段内共有6个车站,高速道岔数量多,在施工过程中道岔铺设工艺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从而总结一套比较完整的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道岔群施工工艺和工法,为以后工程提供可借鉴的施工经验三、工程概况管段内共涉及6个车站(长汀南站、和田站、冠豸山站、上杭北站、龙岩站、铁山洋站),其中长汀南站、上杭北站为新建车站,其余车站为改建车站。
标段范围内道岔其型号与数量详见下表: 道岔数量与型号统计一览表序号轨型辙叉型号图号长汀南站冠豸山站上杭北站龙岩站铁山洋站1P6018#左开客专线(07)0042、4、8、72、4、6、11、9、298、1、5、39、11、19、17L2右开客专线(07)0041、3、6、55、3、1、18 7、2、4、6L118#左开GLC(07)02 1031 右开GLC(07)027、20、89 12#左开SC3309右开SC33012左开专线424917、14、333923、48、50、52、L3右开专线424912、13、27、2131、37、7、527、14、16、31、29、2、4、12、10、6、85m交叉渡线专线762841、43、49、452P5012#左开专线425714、1125、35、10、15、W325右开专线425722、16、37、239、339#左开CZ 2209AW1W1、专2、W4W3787、5、G2、61、59、57、55右开CZ 2209AW3、W219、H1、专1、W2W4、W1、W2 82、84、80G3、1、3、G1、71 本作业指导书以正线(07)004为例,其它类型的道岔可套用。
07)004道岔全长69m,岔前31.729m,岔后37.271m,辙叉角度4°10′47″,总重38.9t道岔前后端及道岔内接头采用铝热焊接头,其绝缘接头采用胶结绝缘,岔枕全部垂直于道岔直股方向四、总体施工方案1、道岔铺设过程中遵循“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原则,由四项目部按工程队模式组建专业工程队负责首件工程的铺设和后期道岔的铺设、焊接,整个施工过程配备(使用)专用机械设备 2、黎塘西站南广线的Ⅱ-1和Ⅱ-3两组道岔作为首件工程评估对象,采用原位法铺设来宾北站和五塘车站的道岔根据到货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原位法铺设,待线路铺至岔区,铺轨机调头转至另一线,道岔利用轨道运至岔区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施工 3、如果道岔不能按时到位,在不影响正常铺轨的前提下,考虑降低道岔在非正式运营中造成局部变形几率,减少施工干扰,拟采取提前开通到发线或在进入岔区前铺设1组临时渡线用于调车转线,从而保证一线行车,二线铺设道岔利用一线卸二线道岔,二线道岔铺设完成后开通,卸一线的道岔五、工期安排 考虑道岔到货、图纸和现场CPⅢ设置评估时间,首件道岔原位法铺设时间暂定于2011年8月10日开始,各工序时间安排如下: 道岔焊接型式试件:7月20日前试件焊接完成,9月10日型式试验报告出具。
2、道床平整:(具备布枕条件)8月14日平整碾压,压实度达到要求3、安装组装平台:8月15日~8月16日4、布设岔枕和安装垫板:8月17日~8月23日5、道岔轨件就位与连接:8月24日~8月30日6、道岔粗调:8月31日~9月2日7、顶升道岔并拆除平台:9月3日~9月4日8、道岔就位并上碴捣固(小型内燃道岔捣固机):9月5日~9月7日9、道岔内部细调与工电联调:9月8日~9月12日10、道岔焊接:9月13日~9月15日11、评估前的准备工作:9月16日~9月19日六、 原位法方案流程 流程图见下页七、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1.1道岔在厂内组装、调试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出厂时,施工单位根据发货明细表检查轨件数量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铺设图、铺设说明等1.2专业工程队进场,各工种人员、必要的工装和机具满足施工要求1.3 CPⅢ网由建设单位组织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给铺架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根据评估成果对道岔进行精确定位1.4组织人员进行业务与安全质量培训,掌握基本知识与设备操作技能2、测量放线道岔铺设前,依据CPⅢ轨道控制网(评估后的成果表)使用全站仪(1"级)分别测设岔前、岔后、岔心、岔前100m和岔后100m控制基桩。
桩撅砼包¢12的钢筋桩,桩顶刻十字丝 测量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道岔铺设流程图 队伍进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 岔枕与轨件运输岔区道床平整与碾压搭设组装平台软首首件工程评估 摆放岔枕、安装垫板 人工配合机械吊卸 轨件就位与连接道岔粗调软轴捣固作业 顶升道岔并拆除平台焊联、放散及锁定前准备工作上碴 整道与捣固 道岔细调道岔内部焊联08-475道岔捣固机作业工电联调、转换系统调试 道岔养护 岔内及两端焊联 放散及锁定 质量检查 整理现场 完善资料2、道床摊铺与碾压参与评估的Ⅱ-1和Ⅱ-3岔区道碴使用汽车运至岔位,ZL50型装载机平整(人工配合),18t轮胎式压路机静压道床随后试验员检测道床平整度(10mm/3m,每组道岔检4处与压实度(1.7g/cm3,每组道岔检3处达到设计要求在《客专有碴道岔铺设技术条件》中对预留道岔捣固机不大于5cm的抬道量;《高速铁路轨道验标和技术指南》内明确预铺道床厚度宜比设计小8cm~10cm结合以往道岔施工施工经验,本次预铺道床厚度定为27cm,预留8cm作为08-475道岔捣固机共4次的抬道量。
道床摊铺过程中电子水准仪现场跟踪测量控制厚度 3、搭设组装平台 为达到整组道岔整体状况良好,便于连接轨件,此次铺设过程必须搭设组装平台每根枕下摆放一块方木(5cm*5cm),然后在方木上摆放支撑岔枕的方钢(5cm*5cm),方钢一侧做出岔枕摆放位置标记(1、2…130) 4、布设岔枕与垫板 岔枕以直股方向取齐,以测量控制桩为方向调整枕间距和方向岔枕以编号和箭头方形排列,同时用电子水准仪调整岔枕高低,保证相邻两根岔枕高低差小于2mm,整组道岔的岔枕高低差小于5mm 按图纸所示将塑料垫片、垫板及橡胶垫板依次摆放于岔枕之上,并将岔枕螺栓手工入扣 5、岔件的吊卸与组装 5.1岔件的吊卸拟采用2台14t(根据单件重量确定)汽车吊车进行,单件长度小于25m的配轨使用特制扁担梁和柔性吊带定点起吊(吊点间距最大4m),避免过程发生扭曲变形 5.2 由于黎塘西站未铺设线路,不具备火车运输条件,Ⅱ-1和Ⅱ-3两组岔件到达铺架基地后,单件利用特制炮车运至岔位根据道岔设计图和道岔测量控制桩开始组装道岔岔件摆放连接顺序依次为可动心轨辙叉、尖轨基本轨、导曲线轨5.3两台吊车配合进行吊装,各部件摆放到位后紧固岔枕螺栓,把可动心轨实际尖轨中心调整到事先标定的位置。
5.4安装直上股钢轨及曲线尖轨检查尖轨轨底与滑床台表面的间隙:尖轨轨底应与滑床台表面接触,牵引点前后各一块滑床板与轨底的间隙应<0.5mm,其余滑床台与轨底的间隙<1mm,不允许连续出现间隙,若有超点,调节岔枕高低使其达标5.5移动岔枕及垫板根据所做标记精调垫板及岔枕的位置,其偏差不得大于3mm,同时用扭矩扳手紧固直上股钢轨垫板的岔枕螺栓,一个垫板上应先上对角的两个螺栓,在道岔粗调时再上其余螺栓5.6安装曲下股钢轨及直线尖轨安装方法及相关技术要求和直上股钢轨及曲线尖轨相同,保证尖轨尖端到心轨实际尖端的距离53323±10mm5.7方正道岔工具:大直角尺;偏差≤5mm;标准:图纸给定的框架尺寸进行调整5.8曲下股轨枕的调整用石笔在钢轨上标记岔枕位置按同样方法调整岔枕及垫板,并紧固螺栓6、道岔粗调道岔内部的钢轨轨缝控制在8mm,用轨缝调节器进行调整6.1道岔水平调整此道工序应采用电子水准仪、1"级全站仪完成,利用岔区控制网进行,测量前应进行控制桩复测水准仪器对道岔轨面逐点测量,确定道岔标高调整数值轨面标高精确调整后,道岔高低、水平不超过设计限值,滑床台板坐实坐平,垫板与台板的间隙不超标6.2道岔方向调整先从线路中线控制桩引出,每10m设置外移桩,用其控制线路方向,用液压拨道机进行调整。
6.3总体调试各部件尺寸6.3.1由于在铺设过程中要反复移动岔枕,所以在各部件安装到位后应再次检测直股钢轨的直线度及水平,并将其调整到验收标准范围内6.3.2首先调整直股,以直股为基准调试轨距,转辙器部分轨距偏差应调整至≤0.5mm,其余轨距偏差调整至≤1mm6.3.3转辙器部分的调整应和电务同步进行:在没有安装电务连接杆前,基本轨与尖轨的密贴没有问题,在调整空调板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水平及轨距等行位尺寸的控制调整时建议要对尖轨和滑床台板的总体状况综合考虑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在此工序中不要按垫板顺序逐一调整,否则会造成密贴调整难以进行的状况 6.3.4转辙器调试完成后,应根据图纸给定的尺寸调整尖轨与基本轨沿顶铁中心线的距离,调整合适后安装顶铁,将尖轨与基本轨拨至密贴顶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安装,顶铁与尖轨轨腰的间隙应≤5mm7、上碴整道道岔整体抬起后应及时补充道碴,在预留8cm的起道量的情况下,先用 软捣进行养护,然后在再利用08-475道岔捣固机进行养护,使道岔方向、水平、高低达到要求,捣固前要对尖轨和可动心轨进行覆盖,避免道碴进入8、道岔精调道岔粗调后开通直股,对道岔进行通过量不小于5万吨的压道量,压道时速度不超过5km/h,根据合武、石太线的经验,每进行10次压道时需要对道岔整体系统进行精调,压道精调完成后使线路几何行位指标符合验收标准,轨距、水平、高低、方向误差均在1mm范围内。
道岔捣固作业应严格控制大机走行步距,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