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点 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点1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2、调查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2、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
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2、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 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为生产者数量最多食物链中越往后数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越多终级消费者数量最少,毒素最多)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表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在生态系统示意图中,环境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为:环境与生产者打双向前头,分解者前头只指向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指向分解者。
第五节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 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点2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点3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点4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6、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9、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口腔胃小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蛋白酶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胃:部分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