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改革特点及启示 摘 要:日本所进行的以“自主办学”为主导方向的大学改革,通过赋予大学以法人资格,校产结合,灵活设置大学课程,多种形式办学,以及开展大学办学水平的考核评价等举措,给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生机,也为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提供了好的借鉴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等学校,启示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综合国力重要体现的教育处于一种基础的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大学是国家的一个“经济建设基地”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知识基础 日本的高等教育为日本社会经济跻身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作出过卓越贡献,日本的有识之士认为,日本经济和国力的快速增长,应归功于教育的成功,因而有“教育立国”之说但是在从工业化向信息和网络时代转变的过程中,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落在了后面为此,在2001年7月日本政府召开的“综合规制”会议上所提出的六大重点议题中,将教育摆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
据此,日本文部省提出了21世纪日本大学的教育改革方案 中国和日本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的教育体制和形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且目前都面临着同样的国际环境,两国的高等教育都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和任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日本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进行分析,可以给我们的高教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赋予大学法人资格以实现自主办学 “自主办学”(原文表述为“自由化”)是日本大学教育改革方案中所确定的改革方向所谓大学“自主办学”,就是要赋予大学更多自主权,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办学而自主办学改革的重要特点和前提则是赋予国立大学以独立行政法人资格 日本国立大学的基本财政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承担的,学校所担负的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则由国家直接下达,其计划、预算、经营和人事均由政府机构管理,学校没有自主权为了调动学校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必须赋予国立大学公共法人资格,实际上是使其处于特殊法人地位,即政府继续给予投资而由学校行使独立法人的权力学校取得独立法人资格后,在接受政府拨款和承担政府任务之外,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学校机构、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调整,发挥学校各自的办学优势和教学特长。
二、学校与产业结合以增强大学办学活力 大学参与产业界的研究与开发,不仅使大学更直接地参与了国家经济建设,同时也为大学研究经费拓展了一个重要的来源这是日本大学实施自主办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日本,国家所负担的大学研究经费较少,尽管日本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使国立大学以及文部省所属的研究所的研究经费由1989年的500亿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1500亿元,却无法与日本日立公司每年3500亿元的科研经费相提并论尽管欧美发达国家用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1%以上,高于日本的0.5%,但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也并不是单靠国家的投资,而是大力开展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组成高效率的校企联合体,如斯坦福大学和伯克立大学等与硅谷紧密合作,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市场化的转化 由于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日本大学研究成果的市场转化效率低下,到1998年全国仅有东北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两个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在自主办学的实施过程中,广岛大学与日本电气公司(NEC)于2002年开始了校企联合的合作,学校派出10名教授参加NEC的科技攻关,NEC则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并提供其它方面的资助此外,国家鼓励大学创办高科技园,扩大与民间企业的合作等。
三、改革课程设置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日本大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比较单调,各大学的调和设置雷同且多年不变,缺少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教学方式偏重教师的课堂灌输而缺少学生的讨论与社会实践,使日本大学学生的厌学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学习质量几年前,日本数学协会的大学基础教育研究班曾就“现在学生的数学基础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对日本全国的数学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认为“提高了”的为0,认为“降低了”的为75%,还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变化” 在自主办学的政策引导下,在课程设置上政府只规定了少数的必设课程,大学则可以自主设置其它课程,可以开设跨学部、跨专业的公共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日本大学审议会提出了一些有关改革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的建议,如实行课堂授课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并对每个学生安排科目指导教师东京大学教育学部的荆谷教授提倡用“讨论式”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讨论阐明观点,博采众长,开拓思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四、多种形式办学以适应社会需求 利用实施自主办学的契机,对大学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及研究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是增强大学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
自主办学使大学根据其教育和科研水平自主招生成为可能日本现行的招生方式是会考,偏重于测试考生的死记硬背能力,因此,改革招生制度必须从改革考试方式入手在升学考核时,改变单纯依赖考试分数的做法,而是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表现,重视对学生特长和能力的评价岩手县立大学的软件情报学部废除了会考,取而代之的是更注重考生实际能力的考试札幌国际大学推行了所谓入学选拔办事处型的大学选拔考试,以面试代替笔试,通过面谈及阅读、写小论文等方式进行选拔 各大学可结合自身特色及所处地域的特点进行专业学科的设置如札幌国际大学为促进北海道的旅游业和保护环境而设立了“观光学部”北海道大学的前身是札幌农学院,其兽医学、经济学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大阪大学除了医学、药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以外,它还曾培养了许多著名手工艺人私立的亚细亚大学提出他们不期待天才、英雄,而是以培养“中产阶级”为目的,重实学和重个性 与社会对研究生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不相适应的是日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太小,如每千人中研究生数,日本是1.1,而法国是3.6,美国是 7.7尤其是金融、工商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生严重缺乏,如与美国相比,1996年美国毕业的经济和法律专业博士人数是日本的17倍。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研究生院敬而远之,就业范围不广通过自主办学改革,大学可放宽研究生入学资格和修业年限,从而吸引更多考生,并与大学以外的研究院所共同培养学生等具体做法上可以在适当减少本科生数量的同时增加研究生数量东北大学的工学部学生直接接受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六年制教育,受到社会的欢迎 五、强化考核评价以促进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 大学被赋予独立行政法人资格后,还应该从大学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采取有效的保证措施以提高教学与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在大学内部,建立“大学自我考核评价制度”是实施自主办学改革后对学校的约束和担保制度它指的是大学应自觉认识到其社会性的使命和责任,根据大学的根本理念不断地检验评估其教育、研究和对社会的贡献考核评估的结果对社会予以公布,同时,大学的教育、研究的信息要向国内外广泛公开,以增加社会对大学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与监督 考核评估制度不仅仅限于各大学的自我评估,同时还在“大学团体”的成员学校中开展互相评估;以及开展来自大学以外机构如政府教育研究机构、其它科研院所等进行的第三方评估 通过上述各种评估制度认定“合格大学”和“不合格大学”,发挥了大学团体自治的活力,也可推动大学的合并与重组。
政府则可以根据这些评估有重点地扶植和培育一批具备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日两国教育体制和形式的相似性,使日本大学的改革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目前,我国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方位地持续展开,扩大办学自主权对于充分调动高校办学积极性有着根本性的意义产学研结合,创办大学科技园,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和武汉“光谷”等已是成功的范例大学课程设置强调宽口径与厚基础,学分制的试行等都使培养的学生对社会需求有了更好的适应性部分高校试行自主招考学生,招考学生由传统的每年一次改为每年两次,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使大学为社会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进程加速对大学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估受到来自高校和社会两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利于高校自觉增强自我约束和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为学校上水平而努力的积极性可以预见,经过持续的探索和改革,我国大学的办学水平必将得到整体的提高,并将出现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