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中项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定义: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项的比为一个不为0的常数就是等比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中项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9、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如何求通项公式30、向量相加:向量相减:实数与向量相乘:平面向量的模的公式:平面向量的相等公式:平面向量平行公式:平面向量垂直公式:31、 内积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32、 向量的平移公式 33、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公式、直线的方程斜率坐标公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 (a,b不能同时为0)34、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直线的距离公式:35、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直线相交; 两直线重合36、 直线平行或垂直时斜率的关系37、 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 圆心坐标:(a,b)半径:r 圆心坐标:半径:38、 椭圆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a,b,c三者 间的关系:离心率: 两准线之间的距离:焦点到相应的准线之间的距离:39、 双曲线的定义、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 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离心率:两准线的距离公式: 焦点到相应的准线的距离:40、 抛物线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41、 移轴公式42、 弦长公式:直线方程一曲线方程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时:直线方程一曲线方程化为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时:43、 频率、频数与样本容量的公式: 44、 平均数:45、 标准差:46、 方差公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