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燃料管理效能审计管理办法

万****
实名认证
店铺
WPS
31.50KB
约10页
文档ID:109132614
燃料管理效能审计管理办法_第1页
1/10

燃料管理效能审计管理办法 第一节 审计目的第一节 审计目的 一、通过审计、检查、评价燃料管理过程的内控制度,强 调相关部门(岗位)间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作 用督促企业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 二、通过审计,核实燃料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资料的真 实性及合规合法性,真实反映燃料成本和企业经济效益状 况 三、通过审计,了解燃料管理状况,揭示燃料管理的风 险区域和环节,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督促企业进行整改 确保燃料采购资金的安全 第二节 审计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燃料管理内控制度审计 二、燃料采购的经济性,计划管理、合同签订及履行情 况审计 三、燃料采购成本的核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入厂煤检质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及亏吨亏焦索赔情况 五、入炉煤检质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和耗用燃料成本核算 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六、审查燃料的存储管理和盘点计量及入厂与入炉煤热 值差情况 七、审计燃料管理的效能状况 第三节 燃料全过程管理审计第三节 燃料全过程管理审计 一、总体性审计一、总体性审计 (一)审查燃料供应管理是否符合新的“五统一”原 则下各发电单位共同参予的大调运格局及燃料全过程规范 化管理标准。

(二)审查机构设置、 职责分工、 工作标准、 考核机制、 奖惩办法及管理业务流程图 (三)对燃料管理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性复 核,按不同口径进行比较分析,审查实际管理考核指标变 动的合理性 二、燃料供应管理审计二、燃料供应管理审计 (一)审查燃料采购计划管理情况(一)审查燃料采购计划管理情况 1、 燃料供应计划的编制是否真实可行,是否经过审批 2、燃料供应计划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3、市场采购计划是否根据国家年度计划内供应缺口的 大小制定,计划是否准,是否按程序经过集体研究和审批 4、对燃料的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的运行情况是否及时 进行跟踪分析和监控并适时地采取积极有效的调控措施 (二)审查燃料采购合同的管理情况(二)审查燃料采购合同的管理情况 1、订货合同是否按计划执行,合同条款是否对我方有 利,是否符合国家《合同法》及《工矿产品购销合同管理条 例》的有关规定 2、采购合同是否按管理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是否有 无合同供煤或先进煤后补合同现象发生 3、组织燃料订货时,对供应商的资质和诚信度是否进 行过考察;对其选择是否坚持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是 否坚持货比三家,择优选购的原则供货方式是否对我方有 利。

4、采购的煤种(品种)及相关质量标准是否符合锅炉 设计要求;是否经济适用 5、 供货合同的验收、 计价、 结算付款方式是否明确合理 6、市场采购合同是否建立了集体审批制度和内部约束 机制采购价格是否经过竞价确定,是否符合以质计价的原 则 7、是否严格按合同履行,对违约行为是否及时采取必 要措施 8、采购合同是否有专人管理,是否装订有序,是否建 档 (三)审查燃料运输、中转、接卸情况(三)审查燃料运输、中转、接卸情况 1、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是否经济合理 2、燃料运输是否安排计划;是否有运输合同;运输合 同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合同法》及相关的运输法规 3、运输单位的选择是否坚持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 是否选择优质服务单位,合同条款是否对我方有利, 4、运价是否按照国家规定价格或通过竞价确定;对企 业关联公司承运的,其价格是否根据国家定价或市场价格 确定 5、运输损耗定额是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 6、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变异或重量缺失(运耗定 额之外)及违约行为是否实现全额索赔 (四)燃料结算审计(四)燃料结算审计 1、审查燃料结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2、审查验收计价质量指标和数量是否完整、真实。

3、 审查财务部门与供方的结算情况 抽查部分结算业务 有无采购合同(或协议);有无正式发票和验收单;原始 凭证是否合法、合规;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与合同煤种 (品种)不符和质价不符现象 4、审查运输损耗的真实性,是否超定额;列帐是否合 理 5、查阅燃料验收台帐,核查来煤亏吨亏焦事项是否及 时办理索赔手续商务索赔帐目是否清晰 6、审查月终燃料已列但发票未列(或未结算),财务 部门是否根据燃料管理部门填制的标有“暂估”字样的入 库凭证并附验收单作“暂估”入库帐处理在发票到达后是 否用红字入库单冲减原暂估入帐金额(煤量),并办理正 式(实收)入库手续重点审查暂估数量及单价的真实性 7、 审查燃料收、 耗、 存是否一律按实际价格进行核算 即: 审查燃料的实际价格是否由购买价和采购费用构成;审查 燃料的购买价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其发票是否与来煤验收 记录相符;审查燃料采购费用(代理费等)的收取有无依 据,是否合理合法 三、厂内燃料管理审计三、厂内燃料管理审计 (一)入厂燃料验收审计(一)入厂燃料验收审计 1、 检查入厂燃料验收的内控机制 审阅入厂燃料数量与 质量验收管理制度,并对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

2、审查入厂煤采、制、化工作岗位是否分离,人员设备 配置是否到位,是否持有上岗证,监督制度健全有效 3、审查来煤计量设施是否配置齐全;是否经国家标准 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持有有效时限的准用合格证 4、审查火车进煤采用轨道衡计量验收率是否达到 100%;汽车来煤采用地中衡计量验收率是否达到 100%;船 舶运输来煤采用水尺计量验收率是否达到 100%;皮带运输 来煤采用电子皮带称计量验收率是否达到100% 5、抽查部分来煤验收单有无对应的矿发单(或铁路运 输货票)和进煤计量单,与入厂煤验收值班日志及来煤验 收日报核对是否相符;以此验证来煤计量验收的真实性 6、随机抽检月度入厂煤质化验数据汇总表并进行分析 性复查,看其原始支持资料(凭证)是否齐全,是否与报 表数据相符,以此验证月度综合报出煤质数据的真实性和 可靠性 7、对供方提供化验数据的供煤单位,应与到厂化验数 据进行比较,审查有无超出允差定额的质价差,并审查对 质价差是否进行了商务索赔 8、对备查煤样进行随机抽检,以此检验原化验数据是 否超差 9、审查采制样设备的精密度检验报告;审查有关化验 仪器设备是否经标准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并持有有效时限 内的准用合格证。

(二)燃料耗用审计(二)燃料耗用审计 1、审查是否实行正平衡计算煤耗 2、 审查煤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重点审查入炉煤计 量与检质的真实性 3、 审查入炉煤皮带称是否计量准确 实物校验装置是否 经当地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其精度≤0.1%,并持有鉴定部 门颁发的有效时限内的准用合格证电子皮带称每台每周实 物校验一次,确保其误差≤0.5%,且校验原始资料齐全 4、现场察看入炉煤自动皮带称是否正常运行,同时调 阅月度皮带称运行原始记录,定量地评价皮带称的投运率 5、随机抽查生产日(月)报耗煤量与皮带称原始记录 煤量是否一致,并审查生产月报中“其它用”一项的构成 是否合理合法 6、审查月终是否根据耗煤日报表的耗煤量汇总填制燃 煤出库单煤耗是否采用正平衡计算,用反平衡校对,误差 是否在皮带称的允许误差之内 7、审查入炉煤是否每班化验一次,全天加权平均计算 相关煤质指标 化验项目是否齐全 (包括全水分、 灰分、 挥 发分、发热量、硫分) 8、审查入炉煤是否采取原煤样;机械采样装置运行是 否可靠;采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各项性能检验指标是否达 到《国标》要求,且相关检验资料是否齐全 9、现场察看入炉煤采制样装置是否运行正常;同时调 阅月度原始运行记录,评价其投运率。

10、审查原煤实际平均单价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公式: 原煤实际单价= 本月进煤量月初存煤量 本月进煤金额月初存煤金额   11、审查当月发电(供热)燃煤成本是否等于原煤实际 平均价乘以生产耗煤量 12、审查发电(供热)生产耗用煤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规 定 13、审查发电与供热耗煤量的分摊是否合理 14、审查入厂煤与入炉煤的热值差是否控制在规定范围 之内,即:502j/g(绝对值)同时抽查调阅入厂与入炉煤 化验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性复核 (三)存储燃料审计(三)存储燃料审计 1、审查燃煤库存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重点审查燃 煤盘点制度 2、现场察看煤场存煤状况,看其是否组堆成形,是否 分类存放,标识是否明晰,干煤储备是否合理 3、 现场察看煤场的防洪、 防汛、 防风(喷淋)、 掺配等设 施是否配置齐全 4、审查燃煤库存管理是否坚持烧旧存新的原则;掺配 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安全经济效益是否明显, 跟踪评价措施是否到位 5、调阅审查盘点报告,主要审查:是否每月实际盘点 一次;参加部门及人员是否齐全;存煤堆积密度是否每次 实测;体积丈量及煤量换算是否准确;盘点后是否如实登 记台帐 6、审查煤场损耗是否在全月日平均存煤量的 0.5%之内, 列帐是否合理。

超过0.5%的部分是否计入盘亏 7、 审查盘点盈、 亏煤量的处理及审批程序是否合规合法 8、重点审查库存实物量与燃料管理和财务部门的帐面 结存量是否一致以此判定是否帐物相符 第四节 审计分类及方式第四节 审计分类及方式 一、审计分类一、审计分类 (一)效能常规审计 (二)燃料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 (三)立案审计 二、审计方式二、审计方式 (一)本部门自我审计 (二)本企业审计部门审计 (三)上级机关审计部门审计 (四)上级机关指定或委托的审计部门审计 第五节 其它第五节 其它 凡经审计,均出具审计报告,并做出相应结论与评价, 同时提出整改建议被审单位在接到审计报告及整改建议后, 须认真分析,并制定整改方案,及时进行整改 第六章 附则 一、《标准》制定依据一、《标准》制定依据 1、国家及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规定 2、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华电集团、华电国际、华电煤业颁行的各项有关的规 章制度、规定、办法等 二、 本 《标准》 的解释权归华电国际安徽分公司燃料管二、 本 《标准》 的解释权归华电国际安徽分公司燃料管理 部 三、本三、本《标准》《标准》作为试行本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作为试行本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