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信息严重不对称行业规制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87.51KB
约76页
文档ID:48532814
4信息严重不对称行业规制_第1页
1/76

7.信息严重不 对称行业规制在本章以前,主要围绕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理论与实践 展开但政府规制的对象当然不只是自然垄断行业事实上 ,只要存在“市场失灵”,就存在政府发挥作用的空间众所周 知,不完全信息会导致价格机制的失效,从而造成“市场失灵” 虽然人们设计了许多机制,如状态依存的激励合约、强制 信息披露等,试图减少不完全信息的不利影响,并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但在一些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这些解决机制 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有时甚至还会产生新的信息不对称 ,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利用 其掌握的行政资源,采取各种规制措施,来保证市场的正常 运行本章拟以金融业为例,首先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政府 规制理论加以简要论述,进而对金融业规制政策进行分析7.1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l 信息是有价值的资源但不幸的是,这一命 题在经济学研究中被长期忽视了:在生产方面 ,技术被假定是已知的,生产者充分地了解自 己的生产函数;在消费方面,消费者的偏好也 被假定为已知的显而易见,这些完全信息的 假定是不符合现实的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往 往是不完全的,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不完全信 息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作用,甚至导致“市场 失灵”。

最近三十年信息研究施蒂格勒1961年发表的《信息经济学》首次对信息的 价值进行了研究施蒂格勒利用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 范畴和方法对信息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 人们需要信息,必搜寻信息,获得信息是有收益的 (如消费者买到价格较低的商品);而搜寻也是有成 本的(如搜寻信息要花费时间);搜寻必然在信息的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停止,这时当事人所获得的 信息量是最佳信息量,同时也决定了信息的价格施 蒂格勒的这一贡献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 影响但是施蒂格勒只是将信息视为特殊的商品,认 为信息的生产和其他商品的生产服从同一些规律的支 配, 因此信息的生产也是竞争性的,信息不完全不会 影响到市场的竞争性,从而没有必要将完全信息列为 实现完全竞争的充分条件之一l1970年阿克洛夫对旧车市场的研究开创性地提 出,市场交易双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会影响到 价格机制的作用,使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从 而导致“市场失灵”其后,斯蒂格里茨和斯宾 塞利用信息不对称分别对金融市场、劳动力市 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近二十年博弈论的不断 发展完善也为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强大 的分析工具,促使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的深度 和广度不断扩展,取得了众多引人注目的研究 成果。

l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 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在信息经济 学中,常常将交易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代理 人(Agent),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委托人( Principal)这两个概念来自法律,当A授权B代表A从 事某种活动时,委托—代理关系就发生了,A称为委托 人,B称为代理人信息经济学中一般用委托—代理关 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知情者是代 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这样定义的隐含假定是, 知情者的私人信息(行动或知识)影响不知情者的利 益,或者说,不知情者不得不为知情者的行为承担风 险l信息的不对称性一般可以按照不对称发生的时 间来划分: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称为事前 不对称性;发生在签约之后,称之为事后不对 称性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称为逆向选择模 型(Adverse selection),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 的称为道德风险模型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可以 用委托—代理关系涵盖所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但一般所说的委托—代理理论仅指的是道德 风险模型l●逆向选择l逆向选择指的是市场的一方不能察知市 场另一方的商品的类型或质量,由于获 取信息的高成本,低质量的商品最终挤 出高质量的商品,它有时也被称为隐藏 信息问题。

l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问题,除此 之外,现实经济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保险 公司向投保人提供保险产品、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雇主向雇员提供工资等情形中,都存在着逆向选择 因为保险公司、银行和雇主都无从获取交易对象的 私人信息,无法对其进行甄别,因此只能按交易对象 的平均质量(这里表现为投保人、借款人的风险,雇 员的工作能力)定价这时高质量的交易对象和低质 量的对象间存在着外部效应:低质量的对象的存在影 响到人们对市场对象的平均质量的直觉,使人们对高 质量对象的定价降低,从而低质量对象对高质量对象 产生负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 l根据科斯定理,如果能将外部效应内部化就可 以避免“市场失灵”因此人们可以利用信号示 意(signalling)或是信息甄别(screening)来 内部化外部效应例如高素质的雇员可以通过 高学历、低风险的借款人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抵 押、高质量的产品可以通过提供更长的保修期 限,来向购买者提供信号示意,以与低质量的 交易对象相区别;保险公司也可以针对不同风 险类型的潜在投保人设计不同的保险合同,投 保人根据自己的风险特征选择一个保险合同, 这样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信息甄别将不同类型 的投保人区分开来。

l但由于市场上交易对象的类型具有无限 多种,而且进行信号示意、信息甄别也 是有成本的,所以不可能将全部的外部 效应内部化,从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 场失灵”是广泛存在的l●道德风险l道德风险这一名词最初也来自于保险业,指的 是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范意 识减少提防行为,从而导致发生风险的概率增 大道德风险的产生也源于信息的不对称签 约时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约后委托人不 能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代理人可能从事败德 行为给委托人带来损害,因此道德风险有时也 被称作隐蔽行动问题l相对于逆向选择来说,道德风险在现实生活中 更是广泛存在因为只要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 益不一致,只要委托人不能完全观察到代理人 的行动,那么代理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就 有足够的动机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可 能对委托人的损害例如在企业中股东很难完 全知晓经理的工作是否勤勉尽职,同样经理也 不可能对员工的工作以完全的监督这时作为 代理人,企业经理完全可能以权谋私追求自身 的利益,员工也可能置工作于不顾去偷懒l为解决这种道德风险问题,委托人一般有两种方法可 供采用一是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督,但监督也是有成 本的,而且完全监督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委托人一般 是通过设计一个激励相容机制诱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 所希望的行动所谓激励相容机制就是指在这一激励 合同下,代理人所选择的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 行动就是委托人希望的行动换言之,委托人所希望 的行动只能通过代理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实施例如 ,在企业中股东给与管理层以股权激励,经理向工人 发放效益奖金;在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规定一定比例 的免赔额,要求投保人进行自保等l但这种激励相容的实现是以委托人让出 一部分自身利益为代价实现的因此在 涉及隐蔽行动的市场均衡中,通常包含 某种形式的配给——委托人本可以提供 得更多,但他们不愿意这样做,因为这 样做会改变代理人的激励因此这种均 衡相对于完全信息的市场均衡而言,通 常是低效率的l●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l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模型(lemons model)①开创了信 息不对称理论的先河在旧车市场中,买者和卖者在 有关车的质量的信息上存在不对称卖者知道车的真 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因而只 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但这样一来,质量高于 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进 入市场结果是,市场上出售的旧车的质量下降,买 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车 退出市场,如此等等。

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较低质 量的车成交,在极端的情况下,市场可能根本不存在 l① lemon的本意是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有次品的意思l l 原因分析l在一般在对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些不完全竞争 市场)进行经济分析时,并不考虑商品质量上的差异 ,这时也相应不必考虑不完全信息的影响但如果引 入质量问题,信息是否完全就会对经济分析产生不容 忽视的影响假定在某种商品市场中,商品的质量存 在差异但如果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具有完全信息, 消费者可以把不同质量的这种商品视为不同种类的商 品,相应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不同,这时质量问题 并不影响我们的经济分析但如果消费者只知道这种 商品有不同的质量,但并不具体知道其中哪一个质量 高,哪一个质量低这时消费者一般可通过商品保修 期限的长短、品牌等外在的差异来判断质量的高低 保修期限长通常意味着产品质量高,因为对于低质产 品来说,较长的保修期是不划算的l而品牌的建立需要长期的广告投入,如果产品质量低 劣,这种投入也是不经济的但如果这类外部差异不 存在,如同在旧车市场中一样,消费者就只能根据商 品的价格来判断商品的“平均”质量。

根据供需定理, 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市场上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减 少但在减少的供给量中,主要是那些质量较高的商 品,而不是质量较低的商品,因为生产高质量产品在 较低价格下不再划算,结果是,剩下的商品的平均质 量就下降同理,随着价格的上升,供给将增加,但 增加的主要是那些高质量的商品l这可以通过图7-1所示的商品的价格与平均质量之间 的关系更清楚地看出来q Op0qcpl图中横轴p代表商品价格,纵轴q代表商品的平均质量 价格—质量曲线qc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并且向上 突出这表示价格变动对平均质量的影响是递减的, 并且在价格下降到零以前,平均质量就已经下降到“零 ”利用商品价格与平均质量的这一关系,就可以推导 消费者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的商品需求曲线消费 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它的质量 因此我们可以将价格和质量这两个指标综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新的指标,即单位价格上的质量q/pq/p在图 7-1中的几何表示是:qc曲线在相应价格水平上的点 到原点连线的斜率由图可知,q/p在连线与qc曲线相 切时,即在价格p0时达到最大也就是说,q/p在一开 始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上升到最高点后,再随着 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p0 只POPDq q0 QSP图7-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l这一关系在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上表现为,消费者所追 求的q/p在图8-2上的价格p0上达到最大当价格由p0 水平上升或下降都会使消费者的需求量下降因此就 得到与一般需求曲线不同的需求曲线:它不再只是向 右下方倾斜,而是还包括一段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因此如果供给曲线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处与其相 交,就将出现非均衡状态因为尽管供求均衡时价格 为p,但它却不是最优的价格因为如果把价格从p上 稍微提高一些,则根据需求曲线,就可以增加产量, 而在较高的产量上,需求曲线高于供给曲线,即需求 价格高于供给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将获得更大的 利益因此最优价格为p0,但在价格p0上,生产者的供 给将大于消费者的需求,于是出现了非均衡状态,这 显然违背了帕累托最优标准l由以上分析可见,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 严重影响市场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 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市场失灵”7.2 金融业规制的理论依据l所谓金融,顾名思义即指资金的融通资金富裕者( 投资者)将资金提供给有投资项目但资金匮乏者(融 资者)使用,由后者向前者支付利息或股利这样二 者的境况都有所改善,实现了帕累托改善,并且从社 会范围看,通过资本的优化配置,进而促使整个社会 的投资的优胜劣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 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金融业也是信息不对称相 对严重的行业虽然在长期发展中,金融市场自身也 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定机制,以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 的不利影响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的负作用也 不可能完全消除,而且这些特定机制本身也带了新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