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伯牙善鼓琴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1KB
约3页
文档ID:466474379
伯牙善鼓琴_第1页
1/3

复习课导学练案执教人:郭彩云 向晓华【复习目标】1、复习背诵课文2、掌握诗歌人物形象及作品感情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学会赏析诗歌【复习重点】1、复习背诵课文复习难点】1、掌握诗歌人物形象及作品感情2、积累中华经典诗文,学会赏析诗歌【复习方法】自主复习,教师点拨【复习时数】三节课教学过程一、展示原文,自主背诵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

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的听力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逃不过你的耳朵!”二、自主学习,复习考点(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志在登高山: 2. 钟子期必得之: 3. 更造崩山之音: 4.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5. 、钟子期善听: 6.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二) 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阴 卒 逢 暴 雨 止 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之三)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1、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译文: 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译文: 7.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译文: 三、 合作探究、深入学习(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2.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两组:( )A.善: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B.乃:心悲乃援琴而鼓之.伯牙乃舍琴而叹曰.C.于: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D.之:钟子期必得之. 更造《崩山》之音检测练习,迁移拓展《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的基调( )3、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 写的是静景4、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 )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举例:A、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 )3、请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景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风顺而风和,帆端端直直高挂着4、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景象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经显现春意5、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A、首联点题,诗人此刻在船上,之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以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又为颈联中“江春”作铺垫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答案]一、①想着;②领会、领悟; ③既而弹奏;④放下二、①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②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三、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难遇也比喻乐曲高妙知音:比喻真正了解自己答案参考 :1.(1)擅长 (2)好 (2分每空1分)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每错、加、漏一处就扣1分,扣完为止)3.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意思对即可)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A.善:伯牙善鼓琴.________擅长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好B.乃: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________于是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________于是,就C.于:止于岩下. ________在吾于何逃声哉. ________从D.之: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它的。

知道,明白必定准确的知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