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教案文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教案文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 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2.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二)学习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习,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习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平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平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习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平均分,有时不能平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习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教案文案2 通过对《2-5的分与合》这一内容的教学活动,我深有体会:这一节课,我觉得学生学得很有趣,学生都 “动”起来,思维都“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活动内容,引发学生兴奋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分桃子,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思维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摆发,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小组动手操作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 在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改,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现将我个人在教学活动中的所获如下: (一)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 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迁移,利用迁移能力学习后边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此,我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因为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并逐渐抽象成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因此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2)操作活动要适时、适量、适度适时就是说并非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适合动手操作这一教学方式;所谓适量就是说操作既不是多多益善,也不能浅尝辄止,走走过场;所谓适度就是说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教案文案3 第几和分与合 1、 2、 3、 课型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学会 5 以内数的组成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数字卡片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 1、师生交流 境: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 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 18 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 探求新 1、初步感知 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 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 2 的(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 4 和第 5 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 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 指一指排在第 5 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 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 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 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 人是 谁--同学是 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1、 2、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
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组成 时间 4、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 请你拿出 4 个小棒, 摆一摆, 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 4 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 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 学生汇报操作结果, 边板书边问: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1 3 2 4 2 3 4 1 (4)读的组成 先领读:4 可以分成 1 和 3,1 和 3 组成 4 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组织 学生讨论,然后 再发言) (先分成 1 和几,再分成 2 和几,再分成 3 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 2 个就可以了) 5、学生合作:学习 5 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 4 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 几根小棒就是 5 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 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 5 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 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 同的分法吗(根据学 生回答,老师板书) 5 1 4 2 5 3 3 5 2 4 5 1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 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a 小老师带读 c 师生对口令 e 试着背一背 b 小组开展竞赛读 d 同桌对口令 6、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 4 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 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 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7、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1、投影出示: 5 只小鸟 把左边的 4 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 只小鸟涂上颜 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三、 反馈练 习: 先 4 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3、完成第 20 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 评价 4、第 19 页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这题的第 3 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 方法吗 1、学生结本课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不明白问题,可以提出来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1、书第 8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四、小结: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 排第几奶奶和 爸爸排第几等 2、预习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五、作业: 板 书 设 计 第几和 5 以内数的组成 自然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 几 5 的组成: 5 ^ 1 4 1 4 的组成: 5 ^ 2 3 5 ^ 3 2 5 ^ 4 4 ^ 13 4 ^ 22 4 ^ 31 3的组成: 3 /\ 12 2的组成 3 /\ 21 2 /\ 11 教 学 后 记 通过教学使学生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学会 5 以内 数的组成。
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教案文案4 分与和 (一)2—5的分与和 一、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