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穿行在阆中这座具有明清风貌的古城街道上综述

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6.70KB
约2页
文档ID:190011216
穿行在阆中这座具有明清风貌的古城街道上综述_第1页
1/2

穿行在阆中这座具有明清风貌的古城街道上,历史遗风扑面而来置县已有 2300 余年历史的阆中, 2007 年被联合国地名遗产(中国部)专家小组确定为 “千年古县 ” 漫步其间,百余条古街巷古韵、静谧、闲适,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探询这方承载着悠远历史的土地吧伏羲不但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也是最早的巴人祖先 华胥于古阆中孕人祖伏羲, 因此阆中被称为人类文化发祥之地古代常用伏羲八卦图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 阆中的古民居建筑中, 随处可见八卦图案,阆中古城区中天楼就倒悬着巨大的伏羲八卦图实际上,西汉的阆中大天文学家落下闳也是精通占卜的,落下闳在阆中观察天象、创制《太初历》《太初历》确定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改变秦和汉初“以冬十月到次年九月作为一个政治年度” 的历法制度 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 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 这一天,又是在“ 24 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的前后所以人们称之为“春节” 自从落下闳的《太初历》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过 “春节 ” 的习俗被统一后,阆中民间过年的习俗中,伏羲八卦的占卜文化也开始无处不在地渗透进来在阆中,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有所谓 “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 每门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 内容最全 常见的有天地神联: “天恩深似海, 地德重如山 ”; 土地神联: “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 ”; 财神联: “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 ”; 井神联: “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 ”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 ; “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 “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 ”; “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 ”等等举行过灶祭后, 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民间把这段时间叫 “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贴门神 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门神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年画 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 “熬年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 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岁的习俗,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大年初一放爆竹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 “开门爆竹 ”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 “爆仗 ” 、 “炮仗 ”、 “鞭炮 ”吃年夜饭 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 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拜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春节期间拜年的形式也超越了传统的串门送祝福,而出现了新的拜年形式,如拜年,贺卡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 否则会扫走运气、 破财, 而把 “扫帚星 ”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阆中正月十六游百病习俗历史悠久, 传说这一天登高游走, 就会将身上的病灾游掉, 一年四季健康通泰。

古城的木雕窗花,多以鹿鹤同春、腊梅报春、年年有鱼(余)等图案,凸显了春天的浓厚气息,寄托了年节里的喜庆、祥和的良好祈愿无论是从远古神话时代的祭祀活动还是制定历法来看,阆中这座有着 2300 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都与春节起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所谓“天数在蜀,阆中是源 ”不管怎样说,远古的巫祝祭祀活动都是和人类最初的梦想联系在一起的, 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和驱逐鬼魅的法宝, 文明发展到现在, 虽然从春节的盛典中不难看出远古或神话时代祭祀的影子, 但从巫祝、祭祀演变为今天的庆典和祝福,人类总是在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辉煌!上述一些渗透在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中的行为,其实都是伏羲文化在阆中人生活、社会活动中的体现是受《太初历》对阆中的深刻影响中国春节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一脉相承,从阆中丰富的春节文化习俗和节目展示来看, 阆中可谓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精神家园, 是中国春节文化的活体标本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