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69KB
约10页
文档ID:507105560
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基本要求_第1页
1/10

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1.热工作业基本监护要求:   〔1〕施工人员劳保用品必须配戴整齐;   〔2〕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3〕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焊带不得有破皮露铜现象,氧气天然气皮带不得有漏气,并且使用短接;   〔4〕在密闭舱室内施工必须正确佩戴好防尘口罩;   〔5〕进入密闭舱室内施工挂好进舱卡;   〔6〕切割作业人员戴好防护眼镜;   〔7〕夜间施工必须进行申报,现场坚持有效的照明;   〔8〕施工现场使用的管线必须进行有效的架空;   〔9〕已经串油的油舱管系和不明管系施工时,第一节必须已手工拆掉;   〔10〕热工作业申请单必须悬挂在施工现场;   〔11〕使用的脚手架必须经过确认;   〔12〕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或消防水,使用的灭火器或消防水必须完好有效;   〔13〕在高处作业做好防坠落措施;   〔14〕施工部位四周的易燃易爆物必须清理干净;   〔15〕涉及的油舱、油管必须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在油舱内施工时舱室内的可燃性气体含量小于爆炸下限1%以下、氧气含量为19.5%-23%;   〔16〕在已加油的油舱毗邻舱室作业时,必须做好油舱标识、画好切割线;   〔17〕施工四周的孔洞边必须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   〔18〕施工人员不得有违章操作行为;   〔19〕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必须扣好安全带;   〔20〕施工现场不得存有立体交叉作业;   〔21〕施工人员上下梯道时必须从正规通道上行走。

  2.脚手架搭/拆作业基本安全监护要求:   〔1〕现场监护人员必须配置口哨;   〔2〕所使用的脚手架材料〔包括钢管、扣件、脚手板〕必须经点检合格,并有点检标志;   〔3〕搭架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劳护用品〔穿软底安全鞋、使用双钩安全带、安全帽帽带是否扣好〕,不得有破损现象;   〔4〕搭架作业人员使用的扣件袋不得有损坏现象;   〔5〕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四周的层高差不得超过两层;   〔6〕搭架作业人员不得高空抛物;   〔7〕脚手架材料不得堆放在安全通道;   〔8〕搭架作业人员在搭设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双钩安全带;   〔9〕传递脚手材料时,主传人与接受人都已确认对方抓牢或系牢再松手;   〔10〕施工人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进行作业;   〔11〕在传递材料时,不得将两根钢管绑扎在一起进行传递,用麻绳传递单根脚手管时必须绑扎双道;   〔12〕在脚手架搭设施工区域必须拉设好安全警示带;   〔13〕搭架作业人员使用的扣件必须悬挂牢固;   〔14〕脚手架在搭设/拆掉过程中必须挂好安全警示牌;   〔15〕搭架作业人员在搭设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双钩安全带;   〔16〕在竖脚手架立杆时,将脚手架下方人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脚手架搭设超过四米时,剪刀撑和斜撑必须及时搭设到位,同时底下的安全网也必须拉设到位;   〔17〕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层同时作业,在拆架时四周必须同时进行,每一面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两层;   〔18〕脚手架在拆掉过程中脚手架底部人员必须全部撤离;   〔19〕脚手架在拆掉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将钢管直落大舱;   〔20〕脚手架搭/拆完毕后做好现场6S工作   〔21〕拆掉过程中严禁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掉状况交代清楚   〔22〕如同作业区域内与其它作业在进行,或脚手架搭、拆靠近通道,必须拉设安全警示带,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3.起重作业安全监护要求:   〔1〕必须遵守起重作业“十不吊〞要求;   〔2〕在吊运过程中吊物下不得站人;   〔3〕在吊运之前,物件上的浮动物必须全面清除;   〔4〕吊运过程是否按照策划方案要求进行吊运;   〔5〕使用的起重工索具必须点检合格,并有点检标识;   〔6〕施工现场照明度符合要求;   〔7〕多台起重机协同起吊一重物时,重量分布不超过每台起重机额定其重量的80%,并确保各台起重机之间坚持足够的距离;   〔8〕多台起重机协同起吊一重物时,必须指点专人指挥吊运;   〔9〕吊运作业过程中禁止用手直接矫正被吊重物张紧的绳索,在重物就位固定前,严禁解开吊装索具;   〔10〕禁止施工作业人员随同吊装的重物或吊装机具升降;   〔11〕吊运作业时,被吊重物应尽可能放低行走,严禁被吊重物从人员上空穿越,所有人员不得在被吊重物下逗留、观看或随意走动,不得将重物长时间悬吊于空中;   〔12〕重物吊运是要坚持平衡,应尽可能避免振动和摇摆,作业人员应选择合适的上风位置及随物护送的路线,注意招呼逗留人员和车辆避让;   〔13〕重物装车运输时,应摆放均衡,防止偏载,堆码摆入时要捆绑牢固,必要时电焊固定,做好防倒塌、滑动的安全措施;   〔14〕在监视重物运输的全过程,随时注意检查装载物的偏移状况,如发现装载物有异动,应马上通知驾驶员停车进行整理加固;   〔15〕严禁在六级以上风力〔包括六级〕的状况下进行大件吊装作业,不同意在雨天、夜间、雾天进行大件吊运作业,如有特别状况,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用严密的安全保证措施;   〔16〕15T以吊耳必须要进行探伤试验;   〔17〕施工吊装时应进行试吊,在离地面200mm时,停止起升,检查起重设备、吊索具、缆风绳、地锚等受力状况,确认无问题后才干正式起吊。

  4.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1〕向安全人员进行申报审批;   〔2〕在作业点四周20米范围之内拉设好安全警戒线,不得任何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内   5.二氧化碳气瓶安装后,二氧化碳间作业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1〕所有进入二氧化碳间内的作业人员名单已经做好记录;   〔2〕被同意进入二氧化碳间内的作业人员已经接受过安全交底并明确要求,已被警告不能触动任何开关;   〔3〕施工人员进入之前在二氧化碳间气瓶总阀处悬挂“请勿乱动开关〞的警示牌;   6.管路泵压试验作业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1〕已经串油的管系施工,管系两端的阀门已经拆掉,管系已经清洗和通风;   〔2〕已加油油舱和串油管系经测氧测爆合格后,用法兰封闭非施工关系的两端;   〔3〕管系加热泵压前,必须将氧气天然气皮带、电焊皮带拉出舱外;   〔4〕拆掉必须补焊管系两端的阀门,用法兰封堵,管系已经清洗和通风,并重新进行测氧测爆;   〔5〕禁止交叉作业;   〔6〕进舱查漏人数不得超过2人;   7.密闭舱室涂装作业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1〕施工作业区域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2〕在作业进行中必须坚持通风,作业结束后必须持续通风24小时;   〔3〕属有毒有害的,施工人员必须配戴符合要求的防毒面具;   〔4〕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及存在的危险性讲解;   〔5〕施工结束后必须将剩余的油漆及空桶带下船并认真检查现场无遗留。

  〔6〕进入油舱或特涂作业舱室,使用的工具经安全监督人员检查合格;   〔7〕进行密闭舱室涂装作业必须经安全监督人员审批后可以作业;   〔8〕进行特涂作业舱室的毗邻舱室不同意有热工作业;   〔9〕密闭舱室涂装作业20米区域拉设好安全警戒线,放置好静电释放板,悬挂好安全警示牌,进入警戒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必须释放身上的静电,进入5米警戒区域内关闭通讯设备;   〔10〕在涂装完成后,所有的设备,铜矿砂〔喷砂〕和涂料罐必须移出工作区如果作业过程中有涂料溢出,则在作业完成后要清理干净;   8.密闭舱室作业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1〕进入密闭舱室作业前必须填写《受限空间作业申请单〔不合适于涂装〕》经安全人员审批后方可进入;   〔2〕舱室内的可燃性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必须检测合格;   〔3〕舱室内必须坚持有效的通风照明;   〔4〕进舱作业人员将进舱牌挂于舱口护拦上;   〔5〕做好密闭舱室孔洞的安全防护措施;   9.压载、去除压载作业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1〕经安全人员审批;   〔2〕压载/去除压载水的准备工作已完成;   〔3〕拟灌水的舱室和压载管路经过的舱室人员已确认撤离;   〔4〕压载水相邻舱室及相关舱室内的人员都已撤离,等30分钟后对相邻舱室及相关舱室确认无漏水现象后方可进舱施工;   〔5〕相邻舱室的舱壁中无热工作业及其它不相容作业;   〔6〕码头组对船舶缆绳和登船梯进行监护的人员已到位;   〔7〕压载/去除压载已得到船方签认。

  10.清油舱、加油作业安全监护基本要求:   〔1〕经检测,氧气含量为19.5%-23%,可燃性气体含量为爆炸下限的5%以下   〔2〕清油作业时所使用的通风、照明设备及工具是防爆型的   〔3〕道门口挂有油类作业警示牌   〔4〕进入舱室内清油作业人员均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及将打火机、、BP机等火种或非防爆物品放在舱外   〔5〕进出舱室的人员实施挂取牌制度   〔6〕清油作业前,已停止四周与清油作业相抵触的作业   〔7〕进舱人员已戴防毒口罩   〔8〕个人连续进舱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   11.救生艇吊承重试验作业安全监护要求:   〔1〕试验保险措施已经到位;   〔2〕坞内作业时坞底已安排专人监护并设置警戒区;   〔3〕承重试验的配重符合规范要求;   〔4〕水上作业人员已穿好救生衣;   〔5〕作业现场闲杂人员已经疏散;   〔6〕救生艇和救助艇进行航行试验时应尽量安排在港内进行,安排拖轮进行配合和监护   12.锅炉点火作业安全监护要求:   〔1〕炉膛已清理、扫气完毕;   〔2〕泵、阀件、雾化器、液位继电器等正常,水位正常;   〔3〕必要时对炉膛进行暖炉加温;   〔4〕无关人员已经撤离;   〔5〕由专人进行操作。

第 1 页 共 1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