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科安全管理 宁春仙 杨雄梅R197 A 1672-3783(2019)09-0265-01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重要工作之一[1],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而且与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在精神科病区中,由于受疾病影响,患者往往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别危险因素,也难以正确反映躯体的不适在各种精神症状影响下,容易发生伤人毁物,自杀,出走,跌倒等,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十分重要,这对保证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执行起着重要作用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涉及内容很多,主要介绍:环境安全,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患者安全管理,家属管理, 精神科护士自身安全管理1 环境安全管理精神科病房环境除美观舒适外,还必须考虑安全性1.1病室的陈设简单,方便,适用,色彩柔和;室内无易碎物品,如:玻璃等;床,床头柜,凳子等要固定,不易搬动;墙上无暴露的钉子,电线电源插座营有保护装置1.2病区门窗门窗必须牢固,开启高度不能让病人翻出去,办公室的門应有专用的门锁,治疗室和药柜等必须用双锁1.3病区环境安全检查制度专人,定期和不定期对病区环境安全进行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责任落实到人和班。
2 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病区内的危险物品必须妥善放置,严格管理2.1物品存放办公室内使用的刀,剪,针线,体温计和约束带等危险物品,必须定点,定量存放,使用后及时归还,每班有交接[2]2.2危险物品使用患者使用的指甲刀,针线等,必须在护士的监护下使用2.3有完善的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①新入患者,外出返回,家属探视后回病房时都要对所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危险物品,应交家属带回或统一保管,待出院时归还②病区定时对病房危险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登记三级护理单元每周1-2次,一级护理单元每日检查一次3 患者安全管理3.1建立安全巡视制度,专人负责巡视工作一级病房每半小时巡视一次,其它病房一小时巡视,并做好巡视卡记录,有异常响动时随时巡视3.2患者新入,外出返回时应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危险物品带入3.3根据患者病情,对有暴力行为,自杀,外走倾向的患者,适当限制活动区域,应在护士的视线内活动,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暂时不安排外出检查,必要时要求家属陪护,避免发生危险事件3.4住院期间,患者不能随意进入办公区,更衣室,治疗室,配餐室等,严防患者在办公区获取危险物品和药物等公室门上粘贴:“请随手关门”的警示。
3.5向患者做好安全宣教,包括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避免危险物品带入4 家属管理4.1做好家属的安全宣教工作,告知家属在探视时不得带入危险物品,接触患者时避免刺激性言语和行为,以免患者受刺激后发生冲动及其它危险行为4.2对留陪护得家属,应做好有关危险行为观察的指导,使家属能协助观察和发现患者的危险行为5 精神科护士自身安全管理5.1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执行病房的安全管理制度[3-4],做好规范操作5.2密切观察病情,对有攻击行为或严重自杀危险的患者,应掌握接触技巧和防范技巧攻击行为前兆:病人出现不满,气愤,要求过多,幻觉妄想,要警惕,必要时采取措施(冲动行为干预)5.3医护之间,护士之间应密切配合,相互帮助,相互提醒,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应做好口头或书面交班5.4女护士对存在钟情妄想的男病人,应减少接触,适当回避6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6.1完善和强化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组织,定期检查,定期召开会议,对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方法6.2将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和规范化,形成安全管理制度[5]:①安全检查制度;②巡视制度;③交接班制度;④约束带使用制度;⑤探视制度;⑥各种风险预警和处理方案;⑦意外事件汇报制度。
将这些制度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6.3建立风险评估和干预流程新入评估,期间继续评估,出院前再次评估6.4高危环节,高危对象,加强预见性措施,抓住关键,确保护理安全加强薄弱环节的人力配备,如:节假日,中夜班,交接班时段,外出检查,家属探视;对年老体弱,高血压,糖尿病等高风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强化重点管理6.5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素质教育,定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定期考核和抽查,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参考文献[1] 孔德慧,秦浩,李勇明.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7):208-209.[2] 马蕊.浅析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3(14):2494-2494.[3] 皮开琼.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191-192.[4] 杨慈平,孙晓波.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安全护理管理策略[J].养生保健指南,2019(3).[5] 王娴.精神科护理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8):482-48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