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计划(部编版)四篇 2023年最新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计划(部编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了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xx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单元目标分析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五、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六、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题目课时备注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6 1读懂彼此的心2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2 3弘扬优秀家风2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6 4我们的公共生活2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2 6我参与我奉献2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12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2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2 9中国有了共产党2 10争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 12富起来到强起来2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 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
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教学重点: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一下,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什么?(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学生回答)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我们的亲人当我们快乐的时候,他(她)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当我们烦恼的时候,他(她)会听我们倾诉衷肠家人给我们慰藉和爱心,我们将在家人的关爱下度过童年,渐渐长大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的照片请你在自己的小组里讲一讲你小时候和家人的故事吧学生先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互相介绍) 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吧! 二、实话实说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温馨实话实说的家!爸爸妈妈用深情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舌头也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说说你的心里话。
如果不想说出来,也可以把心里话写在本子上 2、师:看来,你们对爸爸妈妈不理解的地方还真不少,你能说说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吗? 三、听听父母的心声 1、师: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有的爸爸妈妈可能把对你的爱表达得明显一点,有些父母则隐藏着这份爱让我们走进父母,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 2、播放家长心里话的视频 师:听了两位妈妈和一位爸爸的心里话,你们想说些什么? 小结:只要我们的是生活中多一些尊重,孩子尊重家长的建议,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我们的家庭就更加和睦 3、爸爸妈妈做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我们的爱为了给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他们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休息? 四、总结 虽然爸爸妈妈很忙,现在你能体会到他们的辛劳了吗?你可以回家和他们说说心里话2023年最新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计划(部编版)篇2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 4.我们的公共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公共生活,这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 板书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 二、新课讲授 (一)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活动1: 1.我们通常在哪些场所参与公共生活? 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商店购物消费、去旅游体闲、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具、区电影院等 2.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1)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3)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活动2: 1.说一下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再讲述一下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派对,践踏草坪、损坏公务,在公共厕所吸烟,外出旅游随意刻画等等 影响: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必要性)? ①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③在对外开放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