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越王剑历史典故

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2.11KB
约4页
文档ID:306298935
越王剑历史典故_第1页
1/4

越王剑历史典故 翌日早期,越王勾践传郑勤献剑郑勤递上剑,越王将剑拔出剑鞘,只见光芒四射,耀眼夺目,越王顿时喜形于色,众大臣也赞不绝口勾践为了炫耀一番,手执宝剑,对着十八般兵器,初试锋芒,果然削铁如泥,锋利无比,越王得意之余,心想:郑勤若再造出如此好剑,我勾践岂能称雄于世?想到此,他陡然声色俱厉,命武士将郑勤推出午门斩了,并通缉全国捉拿郑刚郑刚听说父亲被越王杀害,悲痛欲绝,又见到处有通缉自己的告示,感到身佩宝剑易于暴露,只好将宝剑埋藏在雁荡山中,并乔装打扮成一渔女,日夜兼程逃出越国,只身投奔楚国去了 郑刚来到楚国后,把从小随父亲学到的冶炼手艺,精心传授给楚人很快使楚国的冶炼业得到发展和提高,与越齐名不相上下郑刚从而为楚王所赏识,被封为冶炼吏这时,楚国进一步广征役卒,大造精良兵器,一时国威大振之后,楚王亲率数十万大军去讨伐越国楚军英勇善战,只杀得越兵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很快就攻破越都,直逼王宫越王见大势已去,只好用那把雌剑自刎而死恰巧楚王一步走来,连忙从地上拣起了越王剑楚王久闻此剑盖世无双,真是梦寐以求,本想留作自用,但又觉得它已不是吉利之物,便灵机一动,把它赏给了一位立了战功的武官。

后来,这位武官病亡,越王剑就成了他的殉葬品再说郑刚定居楚国后,虽然被楚王封为冶炼吏,但他怕再引起杀身之祸,一直到死,都没敢透露自己的身世,更闭口不谈铸造雌雄剑之事所以,那柄被埋藏在雁荡山中的雄剑,一直下落不明现在,那把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雌剑,终被人们从江陵的一座楚墓中开掘出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物 越王剑历史典故2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已经是尽人皆知了这个历史故事说的是:传说在春秋时期的一场战争中,吴国打败了越国,吴军把越王勾践包围在会稽山上,致使越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忍辱求和从那以后,越国成为吴国的'臣国,并受控于吴国越王勾践像奴隶一般在吴国宫中服役3年,后来吴王免去了勾践的罪,让他回国去了为了不忘亡国之痛、报仇雪恨,勾践在屋顶上面吊了一个苦胆,无论是出是进、是坐是站,就连吃饭睡觉,也要尝一尝苦胆之味,用来激励自己的斗志;他还既不用床,也不用被褥,累了,便睡在硬柴堆砌的“床”上,以此锻炼自己的筋骨越国最终灭了吴国,就是因为勾践这十多年的磨炼并实行了各种得力措施 闻名于天下的不仅仅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还有1965年12月出土于某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的越王勾践青铜剑。

考古工作者在挖掘的时候发现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有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严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现代的击剑运动用的剑则与中国古代的宝剑有很大区别,它比的不是剑的锋利程度,而是用剑技巧为了满足人们对击剑的爱好和需要,又不至于伤害生命,剑身一般较短,并且是呈菱形或长方形的钝头,分为重剑,花剑和佩剑三种运动员穿戴击剑服装和护具,在击剑场上以一手持剑互相刺击,被先击中身体有效部位的一方,为被击中一剑 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