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小麦生产情况及价格走势 分析与预测河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可耕地面积达600多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河北省也是全国三大小麦集中产区之一,大部分地区适宜小麦生长,高产稳产集中产区在太行山东麓平原,全省常年种植小麦3500万亩左右,总产量一般占到全省粮食产量的1/3以上目前,我省小麦即将开镰收割科学分析我省小麦生产和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对实现河北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2000年以来河北省小麦生产和价格波动特点(一)小麦播种面(一)小麦播种面积积和和产产量量变变化情况化情况1、我省小麦年播种面、我省小麦年播种面积积先降后升,先降后升,2005年以后窄幅波年以后窄幅波动动基本基本稳稳定受城市化进程加快及种植结构调整影响,2000-2004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走势,至2005年以后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并保持窄幅波动走势,但总体仍低于2000年水平2000-2010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1 18 80 00 0. .0 02 20 00 00 0. .0 02 22 20 00 0. .0 02 24 40 00 0. .0 02 26 60 00 0. .0 02 28 80 00 0. .0 02 20 00 00 0年年2 20 00 01 1年年2 20 00 02 2年年2 20 00 03 3年年2 20 00 04 4年年2 20 00 05 5年年2 20 00 06 6年年2 20 00 07 7年年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2 20 01 10 0年年万万 万万万2据统计部门调查:我省小麦2000-2010年平均播种面积为2433.3千公顷,其中2000年播种面积最高,达到2729.9千公顷;2004年播种面积最低为2161.5千公顷,比2000年下降20.8%,且低于平均水平11.1%;2010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为2455.2千公顷,略高于平均水平,比2004年增长13.6%,比2000年下降10%。
2、我省小麦年、我省小麦年总产总产量呈先抑后量呈先抑后扬扬走走势势,近五年来,近五年来总产总产量基本量基本稳稳定2000-2004年,我省小麦年总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05年以后开始逐年增长2000-2010年期间,我省小麦平均总产量为1164万吨,2000年总产量最高,达到2080.5万吨;2003年产量最低,为1018.8万吨2010年我省小麦总产量为1243.7万吨,比2003年增产22.1%,略低于2000年产量3、我省小麦、我省小麦单产单产呈呈阶阶梯式攀升走梯式攀升走势势2000-2010年期间,我省小麦平均单产为4785.8万吨,2009年小麦单产最高为5136千克/公顷,2001年最低为4351.8千克/公顷2000-2010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8 80 00 09 90 00 01 10 00 00 01 11 10 00 01 12 20 00 01 13 30 00 01 14 40 00 02 20 00 00 0年年2 20 00 01 1年年2 20 00 02 2年年2 20 00 03 3年年2 20 00 04 4年年2 20 00 05 5年年2 20 00 06 6年年2 20 00 07 7年年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2 20 01 10 0年年万万 万万32010年我省小麦单产为5065.6千克/公顷,比2001年增产近10%,比2008年下降1.4%。
二)我省小麦价格(二)我省小麦价格变动变动情况情况2000年至2003年我省小麦价格一直处于低价位平稳运行态势2003年10月中下旬小麦价格快速大幅上涨,由0.52元(/500克)涨至0.58元,至年底涨至0.76元,至2004年3月涨至0.83元,创出新高主要原因是2003年在小麦越冬后期,华北地区出现气温波动,异常升温和大幅降温天气较多,影响了小麦越冬质量,部分地区越冬小麦遭受了冻害,小麦产量和质量均因灾出现下降,受供求关系、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国家库存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03年10月下旬,销区意识到充实粮食库存的紧迫性,加大了收储力度;收储企业惜售心理较重,开仓出货量少;华北五省市联合治理公路超载行动,导致这些地区小麦以及面粉运输不畅,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粮价出现大幅上涨2005-2006年期间,小麦价格进入缓慢下行趋势受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2006-2000-2010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3 38 80 00 04 40 00 00 04 42 20 00 04 44 40 00 04 46 60 00 04 48 80 00 05 50 00 00 05 52 20 00 02 20 00 00 0年年2 20 00 01 1年年2 20 00 02 2年年2 20 00 03 3年年2 20 00 04 4年年2 20 00 05 5年年2 20 00 06 6年年2 20 00 07 7年年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2 20 01 10 0年年万 万 万 万 / 万 万42007年小麦价格呈平稳略升态势,基本保持在0.7-0.83元之间。
2009至2010年受北方干旱和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影响,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至2010年底价格达到1.07元的高位以上结果表明,单产单产水平提高,已水平提高,已经经成成为为支撑我省粮食支撑我省粮食增增产产的主要因素;小麦制种、种植、施肥等相关技的主要因素;小麦制种、种植、施肥等相关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成成为为小麦小麦单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推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动因素小麦总产量受播种面积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小麦单产增幅有限情况下,稳定和提高小麦产量的重点应当放在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上此外,政策导向与农民种粮积极性之间也有密切关系,制定并执行正确的粮食政策,是小麦生产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二、影响小麦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家粮食政策影响一)国家粮食政策影响从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为农民安排良种补贴资金;2004年又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005年开始实施小麦等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考虑到化肥、农药价格飞涨,2000-2010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0 0. .2 20 0. .4 40 0. .6 60 0. .8 81 11 1. .2 22 20 00 00 0年年2 20 00 01 1年年2 20 00 02 2年年2 20 00 03 3年年2 20 00 04 4年年2 20 00 05 5年年2 20 00 06 6年年2 20 00 07 7年年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2 20 01 10 0年年万万 万/ 500万5中央财政又从2006年开始实施农资综合直补,同时对农机具购置提供补贴,并对粮食主产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助。
2006年,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同期取消了许多涉及农民的税费,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了种粮收益2004年在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背景下,国家在主产区先后执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政策实施以来,我省粮食价格总体水平保持了稳中有升趋势,小麦和玉米价格保持了高位运行态势,粮食价格上行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宏(二)宏观经济观经济影响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农户库存占粮食总库存的60%,农户存粮行为,直接影响粮食供应经济通胀情况下,农户持有粮食的成本比现金低,农户更愿意多存粮而农户存粮惜售行为,使得市场供应量有一定减少,价格压力变大而通货紧缩情况下,农户持有现金收益增加,存粮成本上升,存粮意愿下降,降低库存行为增加了市场上的供应在粮食生产周期谷底,如果遇到宏观经济紧缩情况,由于农户消减存粮,市场供应增加,而且生产具有黏性,所以粮价不上升粮食生产继续在低位徘徊类似情况发生在从2000到2003年上半年直到宏观经济通胀来临,本来低迷的供应,遇上农户存粮增加导致供应进一步减少小麦价格在供应不足和通胀这两个基本面下,价格上行压力加大三)国(三)国际际市市场场影响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及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粮价影响明显增强。
一方面,国际市场粮价变动对国内市场的传导作用加大6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国际依存度不断提高,这既增强了国内调控粮食风险的能力,同时,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乃至石油等相关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影响显著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市场的传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市场风险明显增加四)供求(四)供求变变化影响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粮食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受自然环境、粮食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变化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品种上也存在丰欠变化在1997-2002年间,我国粮食价格除2001年略有上涨外,其余五年粮价持续下跌,粮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退耕还林,导致2003年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减产2003年以来,我国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粮价呈逐年上涨趋势五)种植成本影响五)种植成本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模式已经发生重要转变,人力、畜力和农家肥等传统生产要素使用比例不断降低,燃油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逐步取代传统生产要素而占据主要部分我国粮食生产渐趋石油化,受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影响,粮食生产成本正在向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方向发展。
近几年,国内粮价虽然不断攀升,但种粮比较收益仍然较低,农民对粮价上升的预期仍然比较强烈六)自然灾害影响六)自然灾害影响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备、抗灾减灾能力弱,粮食生产的自然7风险很大近年来,极端天气灾害大面积、频繁发生,30年一遇、5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灾害并不鲜见,由此导致粮食生产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影响小麦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强三、2011年我省小麦价格走势分析及后期预测今年以来,我省小麦价格高位运行、缓慢攀升,5月份收购价格每500克1.09元,比年初上涨1.9%,同比上涨4.8%受国际粮价回落、部分地区减产、种植成本增加以及需求多元化、国家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近期小麦价格走势趋稳一)推(一)推动动小麦收小麦收购购价上升的因素价上升的因素下一阶段,推动小麦收购价上升的因素及稳定小麦价格的因素将共同作用,影响后期小麦收购价格运行一)推(一)推动动小麦收小麦收购购价上升的因素价上升的因素1、国家小麦最低收、国家小麦最低收购购价政策形成托市效价政策形成托市效应应去年10月份,国家决定并公布了再次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2011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8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和7元。
国家逐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支撑粮食市场价格稳步上扬的主导因素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频发增增强强了粮食减了粮食减产预产预期尽管农业部调查预测今年夏粮种植面积将有所增加,但是去冬今春持续的干旱冰冻不可忽视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6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251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3033万亩在小麦杨花、灌浆的关键时期出现严重干旱,不能不增加人们对小麦产量的担忧3、生、生产产成本提高成本提高导导致致农农民民对对小麦价格上小麦价格上涨预涨预期增期增强强今年新产小麦,不仅遭遇冰冻、干旱、虫害等灾害,增加了抗灾成本,还面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成本明显上升将导致种植收益下降,农民寄希望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