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学计划2023

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48KB
约9页
文档ID:357232148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学计划2023_第1页
1/9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学计划2023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学计划1 一、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从12月中旬至期末考试约复习8课时 从近期考试2个班的总体成绩来看,在教学中要重点抓好一班、三班的中游学生,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能忽视 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二、复习重点及难点: 1、第一单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禅让制 2、第二单元:夏商周的更替、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屈原、扁鹊、孔子 3、第三单元: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丝绸之路、蔡伦 4、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王羲之、顾恺之三、具体措施: 1、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2、特别要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 3、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4、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四、期末复习课时安排: 关于期末复习,我主要分了两个阶段.前6课时主要是基础阶段,最后两个课时主要是提升阶段 第一课时:着重复习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禅让制 第二课时:夏商周的更替、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屈原、扁鹊、孔子 第三课、四课第五课时: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丝绸之路、蔡伦全书重点和难点) 第六课时: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王羲之、顾恺之第七课时:复习已考的试卷,查找不足的地方 第八课时:最后一节课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纲式的复习归纳总结,查缺补漏,从全书的角度总结一些历史事件(以少胜多战役,定都洛阳的朝代等);讲解考试注意事项五、期末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争取多一些达到及格,尽能力使历史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尽努力,争取让同学们取得的成绩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特别紧,从12月26号至期末考试二周复习共3课时。

从期中考试17个班的总体成绩来看,在复习中要重点抓好46,49,50班、56,57班的中游学生,51,45班、59班的下游学生,44、45、60班的优秀生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能忽视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从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复习重点及难点概述: 1、第一单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禅让制 2、第二单元:夏商周的更替、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3、第三单元: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屈原、扁鹊、孔子 4、第四单元:秦始皇统治措施、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与丝绸之路、蔡伦发明造纸术 5、第五单元: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王羲之、顾恺之的贡献三、具体措施: 1、以单元为复习单位,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2、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复习中存在的不足 3、组织小组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4.及时检验当堂复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5.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复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过关。

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复习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7、加大个人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分层教学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四、期末复习课时与进度安排: 5个单元分3课时复习,第一课时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第二课时是做题提升 第一课时: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精心设计好复习学案上课时,先由教师概述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记忆教师规定记忆时间和内容,接着检查提问或默写,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课时:达标检测,及时反馈做单元练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进行小检测并及时反馈,使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正确认识,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做练习,从检查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答题规范各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同时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应试素质 第三课时:做检测题,综合训练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学计划3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实 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 3.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学情分析 双基情况: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学有困难的学生依然很多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收集、整理、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有待提高,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不强 学习情感: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比较多,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较差,学习目标不明,有混日子思想课堂学习气氛相对比较活跃 三、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各种资料;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过于挖深拓宽,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 1.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积极搞好集体备课,充分利用脑力资源共享; 2.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3.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通过谈话、鼓励等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4.建立复习互助小组,让优秀生对学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帮助,通过互助,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信心,提高成绩。

5.在课堂复习时,注意力和重心向学困生倾斜,让他们有更多的发言表现机会 6.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倾;课后强化 7.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过于挖深拓宽,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 总之,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用扎扎实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才能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出好的成绩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学计划4 一、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从1月4号至期末考试约复习8课时从近期考试2个班的总体成绩来看,在教学中要重点抓好班上的中游学生,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能忽视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复习重点及难点: 1、第一单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禅让制 2、第二单元:夏商周的更替、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屈原、扁鹊、孔子。

3、第三单元: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丝绸之路、蔡伦 4、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王羲之、顾恺之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 2 、特别要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 3、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4、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四、期末复习课时安排: 关于期末复习,我主要分了两个阶段.前6课时主要是基础阶段,最后两个课时主要是提升阶段 第一课时:着重复习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禅让制 第二课时:夏商周的更替、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屈原、扁鹊、孔子 第三课、四课 第五课时: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丝绸之路、蔡伦全书重点和难点) 第六课时: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王羲之、顾恺之。

第七课时:复习已考的试卷,查找不足的地方 第八课时、第九课时:归纳总结,查缺补漏,从全书的角度总结一些历史事件(以少胜多战役,定都洛阳的朝代等);讲解考试注意事项 五、期末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争取多一些达到及格,尽能力使历史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尽努力,争取让同学们取得的成绩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学计划5 一、复习目的要求: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复习,使七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线索更加清晰,并且对新课标的思想有所领悟同时,也要使学生把以前所学的中国历史知识能与现实生活中现象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二、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隋、唐、宋、元、明、清朝的建立情况,巩固措施,经济发展的情况,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情况,每个时期在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各个朝代之间的更替情况 难点:历史教材中各个朝代间不明显的转折,宋朝与其它少数民族并立,对每个民族的特点的分析,各个朝代中具体的介绍比较概括,时间少,内容多等等这些问题是七年级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难点。

三、复习方法和措施: 1、将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要分类汇总,整理成资料 2、复习的重点要放在复习印发的资料,其中又要把注意力放在客观题上 3、抓好重点题的过关工作 4、检查以13个学习小组组长签背为主,教师抽查为辅 初一历史上学期复习计划(二) 一、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从12月中旬至期末考试约复习4课时 从期中考试四个班的总体成绩来看,在教学中要重点抓好一班、二班的中游学生,而且三、四班的特长生还需拔高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能忽视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复习重点及难点: 1、第一单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禅让制 2、第二单元:夏商周的更替、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屈原、扁鹊、孔子 3、第三单元: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