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版) 教案第四单元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12KB
约13页
文档ID:277484988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版) 教案第四单元_第1页
1/1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版) 教案第四单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版) 教案第四单元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一) 第一课时: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j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k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l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j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k小组或全班交流 l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m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n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 - 1 第二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教学用具:桃子图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j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k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 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 3.书上第44页的“试一试” 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 - 3在花瓶里,该怎么插呢? 明确要求: (1)出示条件: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 (2)提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插这些花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 自主探索,请学生上教台示范插花。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2、第2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3、第4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8个苹果 A提出要求:j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 k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B学生到黑板上动手分别操作分一分 C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4、第6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5、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的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结果每份都是相同的,这都是平均分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3、5题 课后反思: - 567第六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 53、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二( )得八 三( )十二 二( )十二 2×( )=8 ( )×3=12 2×( )=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 )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插图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8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8÷2=) 提问:算式中的8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8÷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8÷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八,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12÷ 3、10÷5 请学生们读一读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30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进行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 (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 (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 (2)学生默算 (3)学生开火车比赛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5、6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六、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第七课时:练习九(1) 教学内容:课本第55—56页练习九第1-8题 教学目标: 1.巩固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 2.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看一看谁算得最好、最快 二、计算练习 1.口算:完成练习九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九第2题, (1)学生一组一组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它们分别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3.完成练习九第3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注意对班级准确率、速度的记录 4.完成练习九第5题 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5.完成练习九第6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说说这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7题 (1)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想一想:题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并说说列式的理由 四、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 4、8两题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九(2) 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练习九第9-1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相关问题,学会正确计算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10÷5= 6×2= 4×3= 4×6= 15÷3= 5÷5= 12÷3= 2×3= 3×6= 5×5= 3×5= 12÷2= 6÷3= 18÷6= 8÷4= 30÷5= 学生口算,并说说其中几题的计算过程 2、口答 (1)3个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18里面有几个3?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9题 (1)出示第9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口答 2.出示练习九第10题的表格,学生独立思考填空,指名口答订正 3.练习九第1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再独立完成计算,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4.完成练习九第13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独立思考完成,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菊花的? 三、课堂作业:练习九第12题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复习 教学内容:复习,教材第 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除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复习第1题 学生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完成后说说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第2题,学生同桌合作完成,一人说口诀,另一人根据口诀写出两道除尘算式集体交流时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