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初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美国股市又相 继爆出了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丑闻,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在其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政府将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视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加入WTO的承诺 使得全面系统地处理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紧迫公司治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委托代理的问题,而委托代 理关系必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 纪70年代的开创性研究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奠定了基础, 他们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 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斯宾塞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的约 瑟夫•斯蒂格利兹,他们因在不对称信息市场领域的出色研 究而获得了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三名获奖者不仅揭 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而且对现代公司治理的改革和实 践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与指导意义一、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简介阿克洛夫在1970年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 定和市场机制》是信息经济学的代表性论著文中提出了旧 车市场模型,说明信息失衡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瘫痪或者形成 对劣质产品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 下,信息优势方可能会故意隐瞒私人信息,以求在市场交易 中获取更多利益,而信息劣势方则可能因缺乏信息而利益受 损。
这往往还会妨碍市场达成'‘有效率的交易”斯宾塞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 对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拓展斯宾塞在论文中研 究一厂市场上处于信息优势的行为主体如何向处于信息劣 势的行为主体传递他们的相关信号,以避免产生逆向选择问 题其中信号传递是指信息优势方主动采取行动,使处于信 息劣势的行为主体了解产品的价值或质量,消除逆向选择, 并从中获利,使市场有效率斯蒂格利茨和罗斯查尔德在197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竞 争性保险市场均衡:关于不完全信息经济学的探讨》的文章, 深化了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研究文章以保险市场为 例,讨论了处于信息劣势的行为主体如何进行市场调整来改 善市场效率,消除逆向选择两位作者的研究显示,保险公 司(信息劣势方)可以通过信息甄别(screening),给它的客 户(信息优势方)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显示他们的风险状 况其中信息甄别是指保险公司通过提供差别保险合同,来 对投保人的风险程度进行甄别,以提高市场效率以上简单介绍了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一些代表性论 著: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由竞争使市场资源自由配置,市场 中交易双方拥有完全相同的交易信息,这其实是一种假定的 理想状态。
现实中的市场情况是,市场中交易双方掌握的交 易信息并不相同,而且经常是一方掌握较多的交易信息,另 一方掌握较少的交易信息,这就是不对称信息市场不对称 信息市场理论使经济学家对实际市场机制有更为客观的理 解,在经济实践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二、公司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经 理层、监事会各司其职,保证公司正常运行,其最终目标为 股东利益最大化董事会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拥有公司日 常事务的决策权,经理层由董事会提名选出,负责公司日常 业务管理,监事会成员也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负责监督董 事会与经理层表面上看来,公司治理体制很完善,各部门 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但具体分析后就会发现,公司各部 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公司治理体制的 有效运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股东与经理层之间公司股东为公司所有权人,而经理层掌握着公司的经营 权对比两项权力性质不难发现,经理人员所掌握的公司相 关信息量远远多于公司股东,这就造成了股东与经理层之间 的信息不对称由于经理层属于信息优势方,在日常经营管 理中必然会考虑个人利益,而忽视公司利益,进而损害公司 股东权益。
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处于信息劣势方 的公司股东对此毫无办法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 会产生“逆向选择”,公司经理层会逐渐掌握公司各项决策 权力,进而形成“内部人控制”2、 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公司董事会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大股东由于其出资比 例,会在选举过程中占据绝对优势因此董事会人选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大股东的意愿,而广大中小股东基本上没有话 语权公司重大决策由董事会执行,大股东在其中扮演了重 要的角色,小股东只能被动接受这就造成了大股东与小股 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为信息优势方,小股东为信息 劣势方在多数情况下,小股东利益会受到损害3、 董事会与债权人之间公司向债权人举借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现代公司管理 的一项重要内容债权人在借出资金后所关注的是能否按时 收回贷款本息,即资金的安全性,而董事会在借入资金后关 注的是如何利用借款进行投资,即资金的收益性由于资金 借出后不再由债权人管理使用,董事会掌握借款的使用情况 及收益情况,这就使董事会比债权人更加了解债务风险,进 而造成董事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常情况下,董 事会为了股东利益会损害债权人利益具体表现在董事会不 经债权人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要高的项目,如果项 目成功,债权人仅能得到合同规定的利息额,得不到项目带 来的超额利润,如果项目失败,债权人要与公司股东共同承 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三、“逆向选择”行为的防范措施针对公司治理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逆向选择” 问题,如何加以防范是当前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紧要问题根 据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解决:一是信息 优势方主动向信息劣势方传递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是信息劣 势方通过“信息甄别”来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对于不同的信 息不对称主体要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公司管理风险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通过完善信息 披露制度加以解决处于信息优势方的管理层应该主动进行 “信息传递”,即定期公布公司重大决策信息,使股东能及 时了解公司运作情况,避免“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许 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不作为,致使股东利益受损 因此政府相关监管机构应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惩 罚措施,规范公司信息发布行为,努力保护公司股东利益 并且信息披露制度不一定局限于上市公司,可将其应用到所 有公司的日常规章制度中例如,建立管理层定期汇报制度, 向公司股东出具管理信息简报,定期召开股东见面会,通报 公司运作情况,并听取股东意见和建议2、 增加机构投资者,保护小股东利益大股东与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从本质上来说,也是 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大股东与公司董事会的密切关系使其 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小股东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致 使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为此,政府监管 机构应出台有效的优惠政策,提高机构投资者在公司中的持 股比例,通过机构投资者来达到约束大股东的目的由于机 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远远高于中小股东,可有效发挥其监督 作用,限制大股东对董事会决策的控制权,保护中小股东利 益3、利用“信息甄别”控制借款风险债权人相对于董事会来说处于信息劣势方,在借出资金 后无法准确预知资金还款情况,董事会可能将资金投资于风 险较大的项目,损害债权人利益为降低债权人借款风险, 可在借款过程中设计不同的合同条款,以甄别公司还款风险 的大小债权人根据公司选择的借款合同条款,便可了解公 司的还款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债权人可制定不同的监督管 理策略,保证公司按时归还借款本息在运用“信息甄别” 时,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合理制定借款合同条款,使 风险甄别更有效;二是对公司借款使用情况的监管措施要得 当有效,既不影响公司运作,又能准确评估公司还款能力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