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矛盾——马克思原理经典著作《矛盾论》阅读感悟能动XX班XXX【摘要】“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对改革开放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深化改革开放任重道远,在新阶段 更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统筹兼顾解决好 次要矛盾本文基于毛泽东的《矛盾论》简要分析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并 阐述了自己对于《矛盾论》的一些理解和认识目的在于使作为九零后的大学生在面对更是 复杂与多样的矛盾时,能够止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在矛盾中寻求前进,在人 生这一普遍性问题中创造自己的特殊性关键词】矛盾论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原理经典著作《矛盾论》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时代感文章的直接目的,是在总结 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从方法上揭露党内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错误,教导共产党员要把自 己的思想纳入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渠道在时至七十余年后的今天,矛盾论对于当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具有强大的指导实践作用本文将以毛泽东《矛盾论》为纲,简要分析我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同时在大学生感性认识层面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矛盾是事物的根本法则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⑴《矛盾论》在第一部 分即论述了两种宇宙发展观,第一种是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即用孤立的、静 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第二种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即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 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用联系的、运动的和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亳无疑问, 第二种观点是适合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 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因而矛盾分析法是认 识事物最根本的方法至此,必须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矛盾?矛盾并不是韩非子在其寓 言中所说的,坚固的盾,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不穿它;锋利的矛,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 它都刺得穿,这只是人们思维上的矛盾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 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本质是扬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 多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的矛盾 等等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 义:其一,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时时有矛盾,每一事物 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耍坚持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 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逐渐显露出来了各种矛盾政治上,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尤为严重,奢侈浪费、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基层官员和组织软 弱涣散,办事效率极低,官员与人民日益站在了对立面上;经济上,财政平衡压力和通货膨 胀压力过大,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调整的难度较大,全民所有制的企业经营机制与计划经济 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文化上,网络存 在着大量的低俗文化,人民喜闻乐见的积极健康的大众文化欠缺;社会上,城乡区域发展极 其不平衡,社会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问题、教育问题、社会治安等切实关 系到人民利益的问题亟需解决;生态上,虽出台了各种措施但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但就垃 圾分类一项,美国分三类,日本分七类,而我国则不管青红皂白随手一扔,人们渴望的优美 环境与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这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矛盾是 普遍存在的,随时随事都具有矛盾正如毛泽东所言,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 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 分科学研究的领域⑴。
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横向上, 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而都有其特点;纵向上,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 个矛盾的各方而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具体而言,又有三种情形,其一,不同的事 物有不同的矛盾;其二,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其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 矛盾的各个方面各有特点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 活的灵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方面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岀但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世界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同时确立 了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兴办乡 镇企业,鼓励农副产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自实行开始,就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姓 “资”姓“社”之争,邓小平解释道:“改革开放边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资本 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 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⑵在实行过程中,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 部分地区发展慢一点,先发展起來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⑵根据 这一指示,我们制定了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策略和模式,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西部 大开发计划、建立环渤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有计划地发展我国经济在新阶段,地方、企 业和职工一方而将继续从改革获得好处,另一方而也可能要失去部分既得利益例如,住房 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医疗制度的改革等,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都是负担一点, 不可能都摊在国家身上这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就是i种新的矛盾特殊性对这些新阶段中出 现的新的矛盾特殊性,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并加以正确解决⑶矛盾本身具有唯物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髄它们相 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 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它们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 性表现岀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空间上,一定范I韦I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I韦I为内可能变为特殊性,反之也成立; 时间上,在一个阶段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阶段上可能变为特殊性,反之也一样。
这就要 求我们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程序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 作务虚会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⑷“过去搞民主革命,要 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岀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⑷人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使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共 性而我国的实践则是个性,这就体现了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从我 国现实来看,改革开放是当时的不二选择,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关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论》中并未清晰明确指岀其内 在关系从内涵上讲,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包含的一个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 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指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其地位和作用不平 衡,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曲从外延 上讲,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血 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谈到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含义: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许 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这 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从属地位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 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 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反过来又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化c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这种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 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矛盾的主要方商和次 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是二者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要坚持 两点论和重点论党的十三大上提出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就是主 要矛盾,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劳动人民H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 的矛盾说白了,就是经济增长问题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就业问题、群体事件问题、环境 问题以及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过大问题上⑸因此要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特別注意 抓住改革和建设中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并带动解决其他问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体 现了矛盾的本质和发展的发展的真止动力具体而言,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 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 体中;二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 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此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现在较为突出的是官员和人民之间的矛盾,有调侃说:中国社会现阶段 有四大矛盾,其一是民众日益提高的智商和官员不断下降的道德底线之间的矛盾,其二是中 央不停地喊着反腐败和地方官员拼命腐败之间的矛盾,其三是官方不断地公布所谓真相和人 民愈来愈不信任之间的矛盾,其舛是官员口 口声声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愈来愈害怕被服务之间 的矛盾例如某房管局的办事员在临近中午下班时,有人前来办事,他不给办,反喊到:“我 是给党办事不是给人民办事!”这很明显地割裂了官员和人民的同一性,只注重二者之间的 斗争性的典型实例权力在官员手中,法律在官员手中,政策也由官员制定,要解决这种现 状,就要加强官员和人民的水火情,更多的是需要官者达到一种制度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 为了政绩和GDP置人民的利益与不顾,而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官员在基本的社会矛盾的 环境中,要保持先进性,当然以“发现真理”、“宣理”为己任,而追求真理必须“与时 俱进”,“与时俱进”的活的灵魂就是“否定之否定”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矛盾论》在新时代的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采用矛盾 分析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一种方法论的思维方式,在当代社会仍然发挥着巨大 作用。
作为新青年九零后的我们,正处在蓬勃向上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当 我们面临不同实际问题时,我们是选择跟随家长们或他人的愿望,还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 去寻求一个能够实现自我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止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 题,在矛盾中寻求前进,在矛盾中寻求发展,在人生这一普遍性问题中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 性参考文献:⑴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⑵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J].当代陕11,2001 (2).⑶梁超伦.坚持运用“两论”促进改革开放[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3).⑷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⑸沈东生.坚持矛盾论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视野,2007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