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系列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7MB
约22页
文档ID:47971488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系列_第1页
1/22

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一、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一、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1、体会语言风格特色;2、分析常用修辞手法;3、评析炼字炼句的作用二、语言特色(风格) 清新明快清新明快( (雅致、雅致、淡雅淡雅) ) 平淡自然平淡自然( (平实质朴平实质朴) ) 明白如话(晓畅)明白如话(晓畅) 质朴(朴素、朴实)无华质朴(朴素、朴实)无华 简洁洗炼(浅显)简洁洗炼(浅显) 通俗易懂通俗易懂 缠绵哀怨(悱恻)缠绵哀怨(悱恻) 悲怆幽怨悲怆幽怨 含蓄蕴藉含蓄蕴藉( (隽永隽永) ) 委婉含蓄(委婉含蓄(运用典故)运用典故) 粗犷豪放粗犷豪放 雄健浑厚雄健浑厚 藻饰华丽藻饰华丽( (绚丽飘逸绚丽飘逸) ) 词藻华丽(绚丽)词藻华丽(绚丽) 沉郁顿挫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凉低沉 雄浑雄浑悲壮悲壮 隋唐五代 王 勃 劲健婉畅 韩 愈 古朴奇险 陈子昂 古朴雄浑 柳宗元 明净幽峭 高 适 苍凉高壮 白居易 流丽坦畅 岑 参 雄奇瑰丽 元 稹 精警浅切 王昌龄 自然雄浑 刘禹锡 清新豪丽 王之涣 晴朗雄健 李 贺 奇诡璀灿 孟浩然 闲静淡远 杜 牧 俊爽明丽 王 维 幽静谐和 李商隐 幽婉典丽 李 白 飘逸豪放 温庭筠 精巧艳丽 杜 甫 沉郁顿挫 李 煜 凄婉柔丽宋金 梅尧臣 朴素平淡 陈师道 雄劲幽邃 苏舜卿 轩昂奔放 欧阳修 清新疏畅 王安石 遒劲峭拔 晏 殊 闲雅婉丽 柳 永 伤感缠绵 苏 轼 豪放旷达 秦 观 清丽典雅 黄庭坚 瘦硬新奇 范成大 清新妩媚 杨万里 浏亮晓畅 周邦彦 富丽精工 陆 游 雄放流畅 李清照 凄婉清丽 姜 夔 峭拔雅丽 辛弃疾 沉郁豪放 文天祥 沉郁悲壮元明清 萨都剌 清丽俊爽 王 冕 纯朴自然 马致远 清隽流畅 关汉卿 泼辣清新 张养浩 警辟深远 睢景臣 新奇辛辣 于 谦 朴直浅近 顾炎武 苍劲沉郁 王士祯 含蓄清远 袁 枚 空灵浮坦 朱彝尊 清新疏淡 纳兰性德 抑郁婉约 龚自珍 清奇瑰丽 郑 燮 刚劲清新 黄遵宪 浅俗新颖三、三、几种常见语言现象(修辞)的作用几种常见语言现象(修辞)的作用1 1、典故:把所要抒发之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典故:把所要抒发之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 。

例句:例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用:作用:①①借古抒怀,表达诗人情感;借古抒怀,表达诗人情感; ② ②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2 2、谐音: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谐音: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 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 果例句:例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 还有晴作用:作用:①①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 蓄、机智,耐人寻味;蓄、机智,耐人寻味; ② ②有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有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3 3、叠字:重叠使用词语叠字:重叠使用词语例句:例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作用:作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 种独特的韵律美;增强情感的表达种独特的韵律美;增强情感的表达/ /体现事物体现事物 特征4 4、语序或词序颠倒:、语序或词序颠倒:例句: 例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作用:作用:适合平仄、韵律等要求,突出表现某种情景适合平仄、韵律等要求,突出表现某种情景 5 5、纯用名词组合:、纯用名词组合:例句:例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霜月,人迹板桥霜作用:作用: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 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四、炼字题中应该关注的现象四、炼字题中应该关注的现象1 1、活用的词;、活用的词; 2 2、含有修辞或表现方法的词;、含有修辞或表现方法的词; 3 3、数量词;、数量词; 4 4、形容词;、形容词; 5 5、叠音词五、语言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五、语言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1 1、、评价评价(定性):即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是什么(定性):即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或怎么样如或怎么样如语言特色、修辞方法、炼字特点、表语言特色、修辞方法、炼字特点、表 现方法现方法(如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等)如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等) 2 2、、分析分析:即诗词中具体如何体现、怎样表达的即诗词中具体如何体现、怎样表达的。

分析一定要中肯、具体分析一定要中肯、具体 3 3、、效果效果: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或表达效果或表达效果题题1.1. 回乡偶书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结合全诗,赏析本事的语言风格6分)六、实战演练:六、实战演练:诗歌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风格看似明朗实则含蓄看似明朗实则含蓄(步骤一)步骤一)诗诗 歌前两句写到少小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歌前两句写到少小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 疏落,不禁令人感慨;后两句疏落,不禁令人感慨;后两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 问客从何处来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的,儿童的“ “笑问笑问” ”出于天真自然,然而出于天真自然,然而 在诗人心中却是重重的一击,引出他的无穷感慨自在诗人心中却是重重的一击,引出他的无穷感慨自 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看似平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看似平 常的一问中了常的一问中了(步骤二)步骤二)这看似明朗的诗句却表达这看似明朗的诗句却表达 了诗人了诗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离家老大回” ”的年华老去,人事已非的复的年华老去,人事已非的复 杂心态,里显出一种含蓄美杂心态,里显出一种含蓄美(步骤三)。

步骤三)答题模式: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 特色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 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 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 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世,因为不 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 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 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 味十足等等 题题2.2. 送柴侍御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简析简析““青山一道同风雨青山一道同风雨””一句语言特一句语言特 色此句主要用了此句主要用了拟人拟人的修辞方法的修辞方法(步骤(步骤 一)一),诗人将青山人格化了,友人远行,诗人将青山人格化了,友人远行 ,而青山似乎有情,和他一路共同分担,而青山似乎有情,和他一路共同分担 风雨风雨(步骤二)(步骤二),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 人对远行朋友的劝慰和激励朋友人对远行朋友的劝慰和激励朋友(步骤(步骤 三)三)。

题3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为什么?答: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 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 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 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 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答题模式: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 中描摹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后面三点可概括为: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 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题4.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诗眼诗眼” ”是是“ “有情有情” ”二字。

全诗扣住二字全诗扣住“ “风风” ”的的“ “有有 情情” ”二字来写前面从二字来写前面从“ “有情有情” ”写它带给林壑写它带给林壑 以清爽,后面又由以清爽,后面又由“ “有情有情” ”赞美它赞美它“ “为君起风为君起风 声 ”这首诗以这首诗以“ “风风” ”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 “加加” ”字仿佛字仿佛 风是急人所需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风是急人所需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 ,用,用“ “驱驱” ”、、“ “卷卷” ”、、“ “寻寻” ”、、“ “出出” ”、、“ “为君为君” ”等字等字 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 画得惟妙惟肖读本诗,要把握住画得惟妙惟肖读本诗,要把握住“ “咏风咏风” ” 即即“ “咏人咏人” ”————咏有为之士)咏有为之士)(2)这首诗写“风”,主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 要分析其表达作用题5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 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 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步骤一)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二)这种 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 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 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情感,抓住这个词命题 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 程度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 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 虑关键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n明确主旨n勾勒形象n烘托环境n抒发情感作业:作业: 锦 薛 莹札札弄寒机,功多力渐微惟忧机上锦,不称舞人衣1)试分析“寒”、“微”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 果2)诗中第三句的“忧”实际上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