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形式逻辑的三段式与辩证逻辑的三分法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KB
约8页
文档ID:235437154
形式逻辑的三段式与辩证逻辑的三分法_第1页
1/8

形式逻辑的三段式与辩证逻辑的三分法通常人们在学习形式逻辑的时候,都会以“苏格拉底”这个典型实例进行比喻和解说具体内容如下:1、西方是形式逻辑的三段式金岳霖的形式逻辑汉语的简略表述形式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人都是会死的小前提(因为)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也是会死的苏格拉底也是会死的汉字中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因此“人”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同一性不需要添加“所有 的”量词进行注解所以”属于因果关系,在汉语中属于“逻辑专用词”,应该成对使用,也可以省略不 写由此构成汉语表达方式与西方的文字表述形式不同大前提一一小前提一一结论:依次表述出来,平列结构,语言逻辑显然,这是依据种属关系进行的逻辑推论从已知的命题出发,通过逻辑判断,把握隶 属关系,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由此构成本质存在和具体存在之I'可的同一关系在金岳霖的《形式逻辑》一书中,还记录了西方符号逻辑产生的源头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三段论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很少举具体的例子关于正确的形式, 他多数时候都是举的包含字母的图式他举出的图式是像下面这种样子的:如果所有B是A,(如B是阔叶植物,A是落叶,C是葡萄树)并且所有C是B,(数学逻辑用“是”,哲学逻辑用“属于”)则所有C是A。

“是”为等同关系,“属于”是种属关系)金岳霖的形式逻辑P314并且多数时候,他并不说“所有B是A”,而是说“A对于所有B有所述说”或“1\属 于所有B”下面是他举出的一个正确的形式:(柏拉图将这样的表达式称作“型”,明确 提出从一种型到另一种型,最后归结为善的型如果R属于所有S,并且P属于有些S,则P属于有些R《分析前篇》28b7)金岳霖的形式逻辑P315这样一来,表明逻辑关系就从原有的排序形式:ABC的关系转化为RSP的关系,这就是 用来表述逻辑关系的符号语言数理逻辑用函数符号,电脑则使用了儿何图像、箭头和流 程图等各种图型来表达逻辑关系,除此之外,还有真值表的形式)通过符号关系表述语句结构,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形式逻辑的鲜明特征可见,为了创 新逻辑学理论,他们需要在语言文字之外,创新出一种新的语言一一符号语言,通过符号之 间的关系,把相互之间的逻辑结构展示出来2、汉语是辩证逻辑的三分法汉语逻辑是将语言结构和认识结构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形式表述汉语逻辑的方法是用制 图符号连线和自然语言标注的方法,它不使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形式进行区分,也不 使用特殊的符号语言RSP表示句子的形态而是直接使用表明该语句的内容屈性、语句内容 Z间内在联系的词汇进行标注,我们将这种从内容Z间的联系出发进行标注的方法,称作辩 证逻辑,以便同西方从外部添加的表明逻辑关系的符号语言区分开来。

西方学者将这样的逻 辑学称作“自然语言逻辑学”逻辑结构图如下1认识对彖 2判断认识形态、本质属性 3洞见思维规则、结构方法厂人都是要死的一一本质属性,理性认识:一般「认识逻辑层次结构 逻辑结构+苏格拉底是人一一隶属关系、种属结构 卜两个层次三个环节1-苏格拉底也是会死的一一具体形态,个别——1从抽象到上升具体由此构成了汉语逻辑的解析方法,它是从认识对象岀发,通过判断它的认识形态、木质 属性的方法,标注出它的认识结构上面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它的结构方法、思维规则 由此构成一个立体思维的辩证认识的深化过程从形式上看,这是从抽象下降到具体,从本质过度到形式然而,马克思却使用了“从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语言描述它的内在结构在这里我们延续了马克思的表述方法事实上,逻辑属性是双向性的上升和下降是同一条路,这是巴门尼德论述的观点 所以,站在逻辑学高度,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表述方式改换到认识路径的时候, 就会使用“从抽象下降到具体”的表述方式逻辑图为: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学的语言(马克思的术语)同一条路T人(一般、抽象)—苏格拉底(个别、具体)1■从抽象下降到具体:认识的形态、路径(直观的描述)上升和下降是同一条路。

二者的区别在于思辨的深度不同,用来表述的词语不同3、易经强调图文并茂法,因此需要使用图像来正位如何构思逻辑图像呢?首先我们要判断出“苏格拉底”这个命题的本质属性:它是处在有限环节认识论视域(解说:命题相当于中国学者谈论的观点,屈于未经逻辑证明的形式西方将己经被逻 辑证明的命题称作真理中国将已经被事实证明的观点称作真理由此构成东西方在真理标 准和尺度上的区别中国强调眼见为实,观点要有实例为证西方强调逻辑证明,命题要符 合逻辑规则才能是真理,不然就属于个人发表的意见、看法由内容的本质属性(有限环节认识论视域)决定,它的逻辑图像不需要使用代表关系形 态的圆圈,而需要使用代表认识形态的金字塔其次判断“苏格拉底”命题的形式特点:属于观点理论范畴,处在认识过程环节,其中 包含逻辑的分类方法,种属关系由观点理论决定,它处在代表认识论的三角形里面,而与代表存在的梯形平台呈现出对 立统一的关系rti于认识论的最高层次不是观点理论、逻辑方法,而是思维规则、真理格式所以在代 表认识论结构的三角形上面出现了一个空缺,我们用灰色表明它没有涉及到思维规则、真理 格式的内容这样一来,整个图像的框架结构就建立起来了它是这样的形式:缺少的内容」整体的框架结构涉疳的范围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也屋余死的添加的内容真实存在I尧舜禹、苏格拉底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纪法:向上我们添加了灰色的三角形,表明这段话没有形成完整的 认识结构。

向下我们添加了绿色梯形平台,在里面除了有苏格拉底之外,还添加了中国古代 的三个帝王:尧舜禹由此构成存在环节的思维规则:两种形式(中国和古希腊)对立统一 四分法一一四者同一律,都是不同年代的真实存在的人符合系统认识一一河图四的特点下面解说认识论里面的颜色设定人都是要死的作为大前提,属于理性思辨得到的结论因此需要使用紫色苏格拉底是人作为小前提,属于逻辑坏节的分类,判断结果因此需要使用橙色苏格拉底也是会死的作为结论,属于存在环节的现象,变化的形态,因此使用蓝色整体排列的顺序,从上到下是语言结构从下到上是认识结构由此构成语言结构和 认识结构之间不是直接同一的形式,而是两个层次二律背反的矛盾关系黑格尔将这种两个层次二律背反的矛盾关系称作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一体关系具体表述 如下:不论在天上,在自然界,在精神中,不论在哪个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同时包含着 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列宁《哲学笔记》P103直接性和I'可接性一体,如果我们停留在字义表面上,很难把握住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关系 形态因为在语言结构和认识结构的关系中,两个结构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形式而是相反相成 的形态,这种相反相成的形态我们用层次结构和背反关系表述出来。

逻辑图为:厂直接性:语言结构,从上到下的文字排序,语言则是依次表述出来的 结构T两个层次两种形式:存在是并列形式,认识是层次结构(视角转换)1•间接性:认识结构,从下到上的句子排序,对象一现象一关系一属性至此,三段式法的逻辑图像就填充完了然而,依据汉语逻辑规则:语言逻辑、认识逻辑、哲学逻辑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开 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在这个图像的基础上,添加先验环节的认识形态、认识属性、逻辑结 构、思维规则即图中灰色部分的内容第一步是添加认识形态、认识属性具体方法是使用老子的道纪方法,从语句内容中直 接推论出它的认识形态采用判断力给出各个环节的认识属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直观形式的逻辑图认识结构 逻辑学视域认识论视域理性思擀人都是要死的逻辑判断 苏格拉底是人直观反映苏格拉底也是余死的真实存在】尧舜禹、苏格拉底 本体间接形式的逻辑图厂灰色:代表虚无一一认识结构卜紫色:代表观点一一理性思辨结构+橙色:代表逻辑一一判断关系卜蓝色:代表观点一一直观反映1•绿色:代表存在一一真实形态依据辩证逻辑规则,直接性和间接性二者不可分割开于是在这个图像的基础上我们 还需要进行反思,从中抽象出整体结构蕴含的思维规则、真理格式、论述结构。

这样一来,就会得到这样一个逻辑图:康德的图像正位法论述结构观点和逻辑一体两分法一同一律I rI理性思辨人都是要死的本质风性 逻辑现 畐鶴人种朋关系层次一体直观反映苏格拉底也是会死的具体形态 个别 一般和个别同一律真实存在】尧舜禹.苏格拉底在这个逻辑图中原来标注的认识结构指向了灰色三角形,然而在这里却看不到了原 因在哪里?辩证逻辑强调逻辑和历史的同一性具体说来,这个三段式属于亚里士多德的 工具论在亚里士多徳时代,哲学家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认识结构的观念,即使到了康徳吋 期,也没有明确提出认识结构的观念,可见,明确指出认识结构,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使用 的哲学术语为此,灰色三角形里面的内容就是空白的然而,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吻合的逻辑规 则,论述结构却需要添加在这个图像里面,因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他明确提出个别和 一般不可分割开同名同义和同名异义两种形式的思维规则所以上升到思维规则的高度, 就是本质环节的两分法一一同一律人和马等等都是一个个地存在着,普遍的东西本身不是以单一实体的形式存在着,而只 是作为一定概念和一定物质所构成的整体存在着P415亚里士多徳《形而上学》同单一并列和离开单一的普遍是不存在的。

P41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任何普遍的东西都不是单个的实体,任何单个的实体都不是rtr许多单个的实体构成的 P41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由此可见,个别与一般二者是不能并列起来的,它们是两个层次的产物个别是客观存 在,一般依附在个别身上,是它的本质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给出的认识逻辑一一层次结构 当然,还有更清晰的表述,那就是“物质在深层,属在表层”这句话将认识的层次结构清 晰地表述出來了我们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解析出他的逻辑形态:分为并列关系和层次结构两种形 式通过种属关系进行推论,这是亚里士多德三段式法的实质显然,这个逻辑图是应用河图模型法进行的金字塔定位,它已经超越了康徳的菱形结构 法对这个逻辑图像的解说:绿色梯形平台里面是真实的存在,通过尧舜禹、苏格拉底四种形式表现出来,符合四分 法一一四者同一律的思维规则蓝色、橙色、紫色、灰色构成完整形态的认识结构其中蓝色是直观反映,具体形态一一观点(一般)橙色是逻辑方法一一判断、逻辑规则一一两分法同一律判断种属关系紫色是理性思辨、本质属性一一观点(个别)灰色里面包含认识结构和逻辑规则其中认识结构处在深层,逻辑规则处在表层逻辑 规则的具体内容是个别和一般层次一体。

观点和逻辑不可分割开我们把逻辑规则放置在灰 色三角形的外面,表明这是已经显露出來的形式,而深层的认识结构处在虚无的状态,没有 显露出來这就是科学的论述格式:两个层次三个环节它源自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中对“立论和 驳论”形式的解说请看亚里士多徳在工具论中给出的逻辑规则1>逻辑规则的一般形式两分法和三段式构成了逻辑关系的基本形式,逻辑图为:11性:本质是一 形式:抽象形式是二 特点:具体形式是多极限规律 逻辑规则和客观规律 逻辑形式以及辩证法三大規律必然的(本质规律〉 永远的(规律形式)一 性(具体属性〉(三个环节)1 1 1 I理性层次2本质和形式(两个层次)知性层次逻辑规则,三段式(论述方法)注*逻辑图的第一行是逻辑規则的形式,第二行是我们添加的理性环节的实例,第三行是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的观点解说.第四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