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梁启超--- ---浅论浅论“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交运交运11081108班班 何小敏何小敏简介n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 学家和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n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 n主要成就: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1894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1895年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年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激起国激起国民的愤怒民的愤怒18951895年年4 4月月2222日,康有为、梁启超日,康有为、梁启超写出一万八千字的写出一万八千字的“ “上今上皇帝书上今上皇帝书” ”十八省举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 5月月2 2日,由康有日,由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为、梁启超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集“ “都察院都察院” ”门前请代奏门前请代奏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8951895年年8 8 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宣传变法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宣传变法 18971897年年1111月,德法英等国强占我国土地导致月,德法英等国强占我国土地导致 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 治实践18981898年年4 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 京成立京成立“ “保国会保国会” ”,为变法维新做了直接准备为变法维新做了直接准备 同年同年6 6月月11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日,光绪皇帝颁布了“ “明定国是明定国是” ”谕谕 旨,宣布变法开始旨,宣布变法开始9 9月月2121日,慈禧太后发动日,慈禧太后发动 政变,将光绪皇帝软禁于南海瀛台,戊戌维政变,将光绪皇帝软禁于南海瀛台,戊戌维 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历时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历时103103天思想思想l l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于是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于是近 世所谓社会主义者出而代之世所谓社会主义者出而代之 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于不等中求于不等中求 平等社会主义,其必将磅礴平等社会主义,其必将磅礴 于于2020世纪也明矣。
世纪也明矣 ”((《《干涉干涉 与放任与放任》》)) l l反对在中国反对在中国立即立即进行社会革命进行社会革命 ,而主张对资本生产加以扶助,而主张对资本生产加以扶助 • • 中国需要有一个中国需要有一个“ “中等社会中等社会” ”在他看来:一个国在他看来:一个国 家的进步和强盛,靠的是富人而非贫民,在经济家的进步和强盛,靠的是富人而非贫民,在经济 发展方面尤其如此梁启超为自己的发展方面尤其如此梁启超为自己的“ “富人富人” ”概念概念 作了一个定义:排除了那些作了一个定义:排除了那些“ “剥削兼并他人之所有剥削兼并他人之所有 以为己肥,乃窖之而藏之以为己肥,乃窖之而藏之” ”的剥削者之后,所余存的剥削者之后,所余存 的的“ “中等社会中等社会” ”,颇类似于今天所谓的,颇类似于今天所谓的“ “中产阶级中产阶级” ” 梁启超主张先在中国造就一个梁启超主张先在中国造就一个“ “中等社会中等社会” ”,然后,然后 再由这部分人去发动社会革命,坚决反对直接革再由这部分人去发动社会革命,坚决反对直接革 命命————• • • • 梁启超说:直接革命必然导致以梁启超说:直接革命必然导致以“ “富人富人” ”而不是社而不是社 会制度为革命对象,这会破坏中国经济发展的前会制度为革命对象,这会破坏中国经济发展的前 提。
中国的历次提中国的历次“ “革命革命” ”已经证明:已经证明:“ “夫所欲用之以夫所欲用之以 起革命之多数下等社会,其血管内皆含有黄巾闯起革命之多数下等社会,其血管内皆含有黄巾闯 献之遗传性也献之遗传性也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l梁启超认为:1、布新不除旧;新旧相间,矛 盾百出,最后必然失败2、变事不变人光 绪皇帝没有权利,很难推行变法,真正贯彻了 的百无其一,仅为一些具体事的变革,而非整 体法律制度的更新并且执掌法律制度的官员 无全局更换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l后人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不仅仅是没有贯彻 落实变法的主体内容,还在于当时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 基础相当狭窄同时,维新派本身还具有局限 性:1、不敢否认封建主义,只是幻想依靠光 绪皇帝;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想要救亡 图存,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3、惧怕人民群众小结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具有强 烈的爱国意识,希望通过变法来实现救亡图存 ,思想解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理智性,比如 说对于光绪皇帝的过分依赖改革或者变法都 是以强大的人民力量作为后盾,脱离人民群众 站立在高位进行改革,必将导致改革的不彻底 乃至失败。
谢谢观看!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