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库练习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 总分:______分 姓名:______一、选词填空: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 这项技术突破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他仍然坚持不懈地探索,最终取得了成功3. 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各部门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畅通无阻4. 这幅画笔触细腻,色彩丰富,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才华5.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沉着应对,冷静分析,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7. 这项政策旨在减轻民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8. 他从小就对科学充满好奇,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科学家9.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包容10. 这篇论文论证严密,论据充分,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二、片段阅读: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智能到智能家居,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率。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就业问题、隐私问题、伦理问题等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材料二: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需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材料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1. 下列对材料一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1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3. 材料二主要强调了什么问题?14. 下列对材料三中“文化自信”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15. 根据材料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16.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共同涉及到了一个重要议题,该议题是:17. 下列说法中,能够同时体现材料一和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18. 根据材料二,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9. 从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间可能存在怎样的联系?20. 阅读以上三段材料,可以推断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什么?三、语句表达:下列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1. 由于他的努力,使得这个项目提前完成了任务2. 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3. 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否则就会落后于人4. 他不仅知识面广,而且写作能力也非常强5.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四、文章阅读: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如何避免信息的干扰和误导,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深度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深度阅读不仅要求我们读懂文字表面意思,更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与文本进行对话深度阅读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本,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过程,并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深度阅读也需要我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度阅读深度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深度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深度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阅读不同的人物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然,深度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信息所干扰,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进行深度阅读,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21. 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22. 根据文章,深度阅读与普通阅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3. 文章认为深度阅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4. 文章中提到“深度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5.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起到了什么作用?26.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应该如何进行深度阅读?27. 文章认为深度阅读的意义是什么?28. 文章中提到“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进行深度阅读”,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9. 阅读这篇文章,你认为对你未来的学习或工作有什么启发?30. 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来论述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试卷答案一、选词填空1. C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由于”和“因为”都可表示原因,但“由于”后面常接名词性短语,“因为”后面常接分句。
此处“由于”后接“生产效率的提高”,搭配得当从而”表示结果或目的,“进而”表示进一步此处强调因果关系,用“由于”最恰当2. A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尽管”和“虽然”都表示让步关系,“尽管”语气更强一些面临”和“面对”意思相近坚持”和“持续”都表示不间断,“坚持不懈”是固定搭配,更强调意志力最终”和“终于”都表示最终的结果,“最终”更强调结果的确定性根据“仍然”可知,此处强调面对困难的态度,用“尽管”更恰当3. D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加强”和“增强”都可表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加强沟通与协作”是固定搭配确保”和“保障”都表示保证,“确保”更强调结果的确定性此处强调信息畅通无阻,用“确保”更恰当无障碍”和“畅通无阻”意思相近,但“畅通无阻”更强调过程的顺畅根据“各部门需要”可知,此处强调需要加强协作,用“加强”更恰当4. B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展现”和“体现”都表示表现出,“展现”更强调显露出来的状态笔触”和“画风”都指绘画的技巧和风格,“笔触”更具体指线条和笔法丰富”和“多彩”都表示颜色多,但“多彩”更强调色彩丰富多样充分”和“完全”都表示程度深,但“充分”更强调足够艺术家的创作才华”用“充分展现”更恰当。
5. C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面对”和“面对着”意思相近,但“面对”更常用突如其来的”和“突如其来的”意思相同沉着”和“冷静”都表示不慌乱,“沉着”更强调遇事不慌乱的态度应对”和“处理”都表示采取措施,“应对”更强调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冷静分析”是固定搭配,更强调分析时的状态找到”和“找出”都表示找到,“找到”更常用解决问题的办法”用“找到”更恰当6. A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都形容历史悠久,但“博大精深”更强调知识丰富、深刻蕴含”和“包含”都表示包含在内,“蕴含”更强调包含的内容深刻智慧和哲理”用“蕴含”更恰当值得我们”和“我们应该”意思相近,但“值得我们”更强调值得做的程度深入学习和传承”是固定搭配,更强调学习传承的态度7. D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旨在”和“目的是”都表示目的,“旨在”更书面化减轻”和“降低”都表示变少,但“减轻”更常用于负担、压力等民众负担”用“减轻”更恰当提高”和“提升”都表示变高,但“提高”更常用生活质量”用“提高”更恰当受到”和“得到”都表示收到,“受到”更常用于欢迎、影响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用“受到”更恰当8. B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
从小就”和“自幼”都表示从幼年时起,“从小就”更常用对……充满好奇”是固定搭配,更强调对事物的兴趣通过”和“经由”都表示方式、途径,“通过”更常用不懈努力”是固定搭配,更强调努力的程度成为”和“成为”意思相同杰出的科学家”用“成为”更恰当9. E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尊重”和“尊敬”都表示敬重,但“尊重”更强调平等地看待不同的文化习俗”用“尊重”更恰当促进”和“推动”都表示使向前发展,“促进”更强调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包容”用“促进”更恰当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和“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意思相同,但前者更简洁10. C 提示:考察近义词辨析论证”和“证明”都表示用论据来证明论点,“论证”更强调逻辑推理的过程严密”和“严谨”都表示态度认真、细致,“严密”更强调逻辑结构的紧密论据”和“证据”都表示证明事实的材料,“论据”更常用于论证过程充分”和“充足”都表示足够,“充分”更常用于论证过程扎实的学术功底”用“体现了”更恰当二、片段阅读11. A 提示:概括材料一主要内容材料一首先肯定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积极作用,然后指出了其带来的挑战A项准确概括了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2. D 提示:分析材料一,判断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影响。
材料一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但也带来了挑战,如就业问题、隐私问题、伦理问题等D项“人工智能技术会导致人类失业”只是材料一中提到的一个挑战,不能代表其全部影响,且过于绝对13. B 提示:概括材料二主要内容材料二主要描述了气候变化的严重程度和带来的危害,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受破坏等B项准确概括了材料二的主要内容14. C 提示:理解材料三中“文化自信”的含义材料三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C项准确理解了“文化自信”的含义,即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15. D 提示:分析材料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材料三提到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D项准确概括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6. C 提示: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涉及的议题材料一涉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挑战,材料二涉及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危害两者共同涉及的议题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17. E 提示:分析能够同时体现材料一和材料三观点的说法。
材料一提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材料三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E项“科技进步与文化传承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能够同时体现两者的观点18. A 提示:根据材料二,分析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材料二提到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A项准确概括了材料二提到的措施19. B 提示:分析人工智能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联系材料一提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材料三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两者可能的联系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开发智能化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等B项提出了这种可能性20. D 提示:分析三段材料的核心信息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材料三提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三段材料共同的核心信息是,在发展科技、应对挑战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21. B 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论述了深度阅读的定义、特点、条件和意义B项准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2. C 提示:分析深度阅读与普通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