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生物(专题06)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试题(含解析)

lizhe****000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0MB
约25页
文档ID:47558889
中考生物(专题06)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25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解读考点解读考点重要概念重要概念: :1.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2.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3.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直击考点直击考点: :1、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起主导作用2、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3、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也叫做神经细胞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神经元由胞体(代谢中心)和突起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短,是树状分支;轴突:长,分支少神经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功能分布:中枢部分的胞体构成灰质(色泽灰暗),神经纤维构成白质(色泽白亮)脊髓的灰质在内,白质在外;大脑的白质在内,灰质在外周围部分的胞体构成神经节,神经纤维构成神经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基本结构包括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 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感受器(主要是指感受神经末梢,也叫传入神经末梢。

人的真皮中富含感受神经末梢)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5、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比较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生来就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大脑皮层刺激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任何无关刺激反射弧永久的、固定的暂时的、易变的适应性适应范围小,只使用与不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叫非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条件刺激6.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1)、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叫大脑皮层,其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表面积大脑皮层大约有 140 亿个神经元细胞,总表面积达 2200 平方厘米,一层厚度约为 2-3mm可以接受上行传到冲动和发出下行传导冲动,生理活动叫做高级神经活动2)、大脑皮层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分别管理对侧肢体的随意运动和感觉语言中枢使人对具体信号抽象出的语言、文字建立条件反射语言中枢分为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视觉中枢(与视觉有关)和听觉中枢(与听觉有关)7、眼的结构和功能(1)、眼球的结构由眼球壁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由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视网膜)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视觉感受器:视网膜2)、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原因:睫状体舒缩,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3)、远视和近视的形成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远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后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镜矫正 8、耳的结构和功能1)、耳的结构外耳(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听小骨由锤骨,钻骨和镫骨组成听骨链);内耳(耳蜗含听觉感受器,前庭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2)、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锤、钻、镫)→耳蜗(耳蜗内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冲动)→位听视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9、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感受器的适应。

10、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区别外分泌腺有导管;进入体内管腔或排出体外;唾液腺、肝脏、肠腺、胃腺、皮脂腺等 内分泌腺无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10、激素: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它们在血液中量虽少但作用非常显著,特别是对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调节是不可缺少的11、主要激素及作用1)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促进 生长 幼年: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2)性激素由性腺分泌,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3)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幼年:不足→呆小症(智力低下);成年: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缺碘导致合成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措施:1)食盐加碘 2)常吃含碘丰富的海带等海产品 (4)胰岛素由胰岛分泌,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分泌过少——糖尿病 ☞☞2 2 年中考年中考[2014[2014 年题组年题组] ]1.(2014 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错误的是 A.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其轴突或长的树突组成神经纤维 C.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它在神经组织中大量存在 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神经元 【答案】C【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2014 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各项人类疾病中,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A. 巨人症和色盲症 B. 坏血病和糖尿病C. 夜盲症和佝偻病 D. 糖尿病和侏儒症【答案】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常见激素异常引起的病症3.2014 年济宁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生 物 学 试 题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耳的结构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外耳道和耳廓,主要收集外界的声波;内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是一个椭圆形的薄膜,主要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声波进一步向传递;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其中耳蜗是耳的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外界产生的声波传到耳蜗,产生神经冲动,能过位听神经传向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听见外界的声音;半规管则含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当头部位置变动使这里的感受器刺激也产生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相应的中枢,产生头部位置变动的感觉故本题 A 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结构和各器官的作用。

4.(2014 年济宁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生 物 学 试 题) 下列哪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A.听妈妈说买了酸杏流口水 B.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后激动不已C.看一篇文章感动的热泪盈眶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低级的神经调节,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后天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高级神经调节活动,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神经调节方式,物体的形状、大小、硬度、气味、声音、颜色等可以建立条件反射,是由具体的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人与动物都可以建立;同时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中枢,以语言、文字作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是人类特有条件反射通过以上分析,听说酸杏流口水、看一场精彩演出后激动、看文章感动的热盈眶,都是以语言文字刺激所致,是人类特有的,而动物是没有的,所以选项 A、B、C 不符合题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则是由具体的信号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再次遇到绳子以为是蛇而害怕,这种条件反射则动物和人都可以建立,故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选项 D 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同时以抽象的语言、文字建立起来的反射是人类特有,与语言中枢有关 5.(2014 年湖北省十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某同学是个足球迷看 2014 年巴西足球世界杯比赛时,当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他欢呼雀跃,并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参与调节作用的是神经调节 B. 激素调节 C.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D. 血液调节【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6.(2014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组成反射弧的细胞主要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叫 2)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要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这是因为反射弧的[ ] 位于该部位(方括号内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内4)人体通过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叫做反射答案】:(1)神经元;(2)②感受器;(3)脊髓;(4)神经系统【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7.(2014 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013 年 3 月我国报道了全球首例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例,到 2014 年 4 月 22 日我国共确诊 421 例,病死率最高时达 50%以上2014年 5 月 7 日我国首先发现了与 H7N9 禽流感严重程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为早期判断病情、进行干预提供了依据1)H7N9 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禽类和人等动物的活细胞中动物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 2)临床上常给危重病人点滴葡萄糖和吸氧,用细胞学的知识解释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 3)对患者检查采血时,针刺破皮肤,病人会感觉到疼痛如图所示,痛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是 用箭头和图中代码表示)(4)在禽流感流行的高峰期,市场上买卖禽类的交易基本停止,人们进入市场后,看到写着“禽类区”的标牌也会绕道而走看到写着‘禽类区’的标牌绕道而走”是一种复杂反射,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视觉中枢、 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5)H7N9 禽流感是禽——人传播的传染病。

2014 年 2 月时浙江患者还很多,在政府采取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的措施后,病人很快就减少,现在基本上没有病人了这说明 是预防 H7N9 禽流感的重要措施答案】(1)细胞核 (2)能量(或物质和能量) (3)A→C→E→F→H(4)语言(5)控制传染源【解析】(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组成,同时低级的反射中枢在脊髓,同时接受的信号还要受到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图中 A 是感受器,接受针刺产生了神经冲动,经过 C 传入神经元传到 E 神经中枢,将神经冲动经过 F 脊髓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到 H 大脑的感觉中枢,才感觉到疼痛,因此对患者检查采血时,针刺破皮肤,病人会感觉到疼痛如图所示,痛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是 A→C→E→F→H4)人体的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低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